常用绝缘材料的电性能
1.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是绝缘材料表征其存储能力的重要参数。它是绝缘材料中电场与介质中本身极化所产生的电场之比。介质的介电常数一般大于真空介电常数1,在绝缘应用中,常用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通常在2到15之间。较高的介电常数意味着绝缘材料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荷,具有较高的电容性能。
在常用绝缘材料中,空气的介电常数接近于真空的介电常数,约为1、聚乙烯的介电常数约为2.2,聚氯乙烯的介电常数约为3,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约为3.4,云母的介电常数约为6-7,而玻璃的介电常数较高,通常达到9-11
2.介质损耗角正切
介质损耗角正切是绝缘材料中电能转换为热能损耗的参数。它与介质的损耗性能密切相关。较低的损耗角正切表示绝缘材料更能有效地存储电能而不产生大量的热能损耗。
在常用绝缘材料中,空气和聚乙烯的损耗角正切非常低,常常小于0.0001、而聚氯乙烯的损耗角正切较高,一般在0.01左右。聚酰亚胺的损耗角正切约为0.006,云母的损耗角正切为0.002-0.007,玻璃的损耗角正切在0.001-0.01范围内。
3.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材料导电性能的参数。它表示绝缘材料对电流的阻碍能力,越高则表示绝缘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差。
常见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在不同条件下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标准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聚氯乙烯的绝缘电阻通常在10^12 Ω·cm以上,聚酰亚胺的绝缘电阻可达10^14 Ω·cm,而云母的绝缘电阻通常在10^12-10^15 Ω·cm范围内。
4.耐电压
耐电压是指绝缘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它衡量了绝缘材料对电压的耐受能力。高耐电压意味着绝缘材料能在高电场强度下仍能保持绝缘状态。
综上所述,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绝缘电阻和耐电压是常用绝缘材料的主要电性能指标。不同绝缘材料在这些指标上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