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技术概述
防守技术是指防守队员对持球的进攻队员所运用的一系列防守技巧。它可分为抢。断、堵、铲、争顶五大类,每类都具有不同的技巧特征,适合运用于不同的场合。这些防守技术构成全队防守的基础。
防守技术运用的一般顺序:第一选择是断截球。第二选择是盯堵,持球队员转身。第三选择是抢夺球。第四选择是正面阻缓。第五选择是采用铲球破坏技术。
由于足球比赛场上情况十分复杂,防守技术的运用也要视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无论是抢、堵、断、铲、争顶哪种防守技术,在具体的运用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接近”“角度”和“距离”这三个要素。
接近:是指防守队员跑向持球队员的一段距离。接近的速度要尽可能地快,但快中又要稍有控制,留有余地。如果快到自己都无法控制的速度,对手可以轻松变向摆脱这样猛扑。
如果断截传球十分有把握,则必须十分果断而快速。
如果当对手背身接球时,也应全速逼上,紧逼对手,以其转身。
如果对手已经拿好球,或当防守队员欲上前紧逼时,进攻队员有可能将球控制好。这时,开始接近的速度尽可能快,但最后几步必须稍加控制,放慢一点。以便当进攻队员在最后一瞬间突然带球快速摆脱时,能够及时随之变换方向,争取有效的防守措施。
角度:是指以球和守方球门中点连接的直线为基准的迎上盯抢的方向(角度)。一般来说,接近的角度同球与本方球门中点连接线是一致的。但要分清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能够很有把握断截传给所盯进攻队员的来球,则应准确无误地选好切入传球路线的断球点。    如果在对手接控球的一瞬间,能够迎上去紧逼持球者,逼上的角度应正对持球者,并尽可能阻止对手转身(图76)。
接近对手的角度应力争做到:尽快站于“线”上,尽快贴近持球队员。
图76                              图77
如果随便跑入线上,持球队员将有可能获得时间射门、传球和运球(图77)。     如果不考虑尽快插入“连接线”上,而是直奔持球队员,同样有可能给对手造成射门。传球或运球的机会(图78)。
图78                             图79
如果能兼顾上面提及的两个因素,以一定的弧度跑入“线”上,将有利于防守与抢球(图79)。                               
距离:防守队员与持球进攻队员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是阻止射、传还是运球。     如果是封堵射门和传球,距离应比防堵运球更贴近对手。     从兼顾各种情况而言,最好与对手保持约1.5米左右的距离,这样既可封堵对手向前的活动,又可他的活动空间,达到紧逼盯人的目的。
比赛中运用防守技术的注意事项:
1.要有好的准备姿势,即稳定的身体平衡,保持较低的身体重心,能清晰地看到球。     2.两眼要始终注视对手脚下的球,球不动,人不动,不受对手身体、腿部、神态、眼光等假动作的欺骗。
3.要有耐心,不贸然出脚去抢,耐心可赢得时间。
4.要观察周围的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决定何时该抢、何时该堵、何时应兼顾临近的两个对手,延缓其进攻速度。
5.要与同伴互相呼应,保持协调一致,充分发挥集体配合的力量。
6.要有夺回球的强烈欲望和自信心,这是获得防守成功的重要的心理基础。     7.要特别注意时机,尤其是在追盯对手企图采取侧面抢以及断抢、铲抢时,判断抢球时机的难度较大。
8.要注意不同的场区,处于最后一道防线时,抢球要谨慎,在本方罚球区内特别要注意不能犯规。有经验的对手,往往在罚球区内故意造成防守者犯规,以获得罚球点球的机会。
9.必须有两手准备,一旦抢球失败,应即刻回追或与前来保护的同伴换位。     10.要善于运用假动作,真真假假,使对手难于猜透防守者的真实意图而上当就范,失去控球能力。
11.尽量避免显露自身髓部和大腿部的动向,因为控球的进攻队员常凭借此发觉抢球者身体重心开始移动的信号,从而带球躲开防守者的抢夺。
12.防守技巧应用的三个基本要素:
(1)争夺球的场区若在本方后场,应小心谨慎,决定出脚抢球时,必须考虑到是否有把握、有无临近同伴的可靠保护。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大胆抢夺。
(2)同伴的位置。如已有良好的保护,则可采取积极的抢截。如处于1防2或2防2时,则应考虑采取封堵,以等待适宜的时机。
(3)对手的能力。对对手能力的了解,直接影响到防守者的行动策略。例如,对手擅长沿边下底传中,则可注意封堵外线,迫使他向不擅长的里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