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障碍及对策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障碍及对策探析

来源:九壹网
2018年第7期(2018年7月)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No.7 2018doi:10.3969/j.issn.1674-9499.2018.07.00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障碍及对策探析

王振杰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现其大众化发展是确保其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精华的主观意愿。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中,遇到理论世俗化、宣传单调化、探索经院化、成果低效化等障碍,要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形式、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培养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团队监管这四个维度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以此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大众化与我国实际需求相契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8)07-0003-02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党明确指出:要全面促进特色社会主义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是当前时代的根本需求。现阶段,社会群众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而哲学中的无用理论也逐渐让更多人的精神系统受到影响,并渐渐在我国出现了普通大众不理解哲学、相关工作者漠视哲学的不良现象。这样的状况也侧面表明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受到真正的重视,进而对整个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大多数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并不能完全理解,无法正确认知其世界观,让许多人的信仰陷入了一种危机境地。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新整理,就必须要依托于有效的实际行动,将对哲学的认知与社会实践有机整合,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活动,让更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障碍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世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俗化主要指的是一种较为畸形、简化的、具有玩笑倾向的将某些严肃的学说传递给广大受众群体。回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进程,能够发现其存在着严重世俗化的错误认识与偏差性的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始盲目地直接抄袭苏联模式,并未有效结合自身国家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行为注定会对整个国家造成严重影响。世俗化的现象在我国文化大时期彻底将其推向了高潮,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思想理念错误性的理解成斗争,进而促使更加血腥的斗争掀起。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旧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世俗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偏激地理解成是由马克思及列宁主义共同构成的哲学体系,错误的将思想拆分成单篇,将理论分散成单段,这样的形式化主义将其中的精髓完全忽视,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单调化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我国展开宣传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方式是利用教育来传播其相关知识,从小学到各大高等院校中,始终都是从教材当中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宣传形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对于并未在校园接受过教育的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却一无所知。还有许多报刊杂志等也在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但这些纸质的宣传方式所面向的大众范围比较狭窄,无法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发展,透过上述这些宣传方式,充分说明了在宣传上的单调性。在现代网络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均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就应积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拓展其宣传渠道、丰富其宣传方式,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2]。

3.马克思主义哲学成果低效化

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研究中,大多数学术专家为了得到更多的研究经费,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逐渐开始盲目注重研究的数量。专家的研究并未真正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属性,也没有对其展开深入的探究及思考,更没有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进而无法实现质量上的协调统一。这样的学术研究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有大量的学术论文、专题及项目等,但却都是高产量低质量的恶性循环状态。这样水平极低的研究不仅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人们对其的深入了解制造了较多的困难。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1.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形式

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信息的传播

收稿日期:2018-06-09

作者简介:王振杰(1993—),男,河南登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3

2018年第7期(2018年7月)十九大精神理论探索No.7 2018 

渠道愈发广泛,因而也就形成了特有的大众文化,其与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及生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扎根于广大群众中,并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与青睐,且这种大众文化有着信息互动平等性与普及性等特征。想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与欢迎,就应对其宣传形式作出科学的革新,在社会大众中间实现真正的大众化。而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多元化互动平台,这也充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宣传提供了更多选择。此外,在当前发达的网络信息背景下,各种网络视频自媒体成为宣传工作的最佳选择,其覆盖范围广、观看人数多、影响力大,工作人员可以开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专题讲座、主题展示等系列活动,将视频及时上传到网络中,这样就能让更多有所需求的人们对其进行下载观看,为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应积极运用各种网络资源,制作出大众喜爱的网络视频,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的发展进程[3]。

2.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培养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大力推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工作人员应融入到群众当中,在实际生活上充分发挥领导的引导作用,对此,工作人员应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先进的思想观念,要主动结合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要努力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作为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还要具备宝贵的品质及熟练处理各项业务的工作能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当下时期,要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在各大高校中积极选拔有志青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此外,还要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训,要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且要定期进行统一考核,掌握他们真实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认知水平。因此,重视并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是创新工作的有效路径之一,能确保广大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及其工作热情。有关部门也要积极组织社会大众努力学习党制定的新中的内容、主动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专题影片等,让社会群众能够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加强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意识,以此来促使广大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发挥

其积极作用。

3.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团队监管

按照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应全面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掌握社会群众的意见与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更多群众积极主动地加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行列中,进而引导全民共同实现主义建设。完整且科学的工作能够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有效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此,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的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照制度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使整体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高效,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新格局。

三、结语

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思路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继续维持内心科学性的基础理论,合理解答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大众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构建起能够顺应全新形式的科学方及世界观,全面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哪种理论的发展及革新都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只有在社会群众的实际行动中,才能积极宣传与推广马克思主义哲学,革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够真正带领我国的不断发展与建设。此外,当代社会应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形式,制造更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欢迎的内容,进而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赞同,并通过丰富有效的现代化宣传形式,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中充分发挥群众的正向作用。主动提出我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意见,让社会群众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对象,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社会大众的实际行动有机结合,从而更加从容面对新时期下的各种挑战与难题。参考文献:

[1]刘丽.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措施[J].文化学刊,2016(8).[2]胡艺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形成和发展[J].研究,2015(2).[3]郭金龙.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原则及实施路径[J].河北企业,2016(12).

An Analysis on the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Abstract: In the system of Marxist philosophy, realizing the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ensuring its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the subjective intention of social essence. However, the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will encounter such obstacles as the secular theory, drab propaganda, scholastic exploration, inefficient results, etc. In that cas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innovating the basic theory, expanding propaganda form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alent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team supervision. All the measures can ensure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actual demand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obstacles; 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师清芳]

Wang Zhenjie

(School of Marxism,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