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数学_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九壹网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1.细胞

2. 解指数方程中的指数 学生口答结果 二、学习新知 (一)对数的概念

【探究活动一】已知幂值和底数,指数的存在性

2x3,则 x是否存在?为什么?若存在的话唯一提出问题:若

吗?

借助指数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师生合作研讨,得出结论:指数是存在的、唯一的。

教师介绍对数的发展简史,介绍纳皮尔与卡瓦列里,引入语言叙述和符号。

【探究活动二】用规范的语言和符号表示对数 (1)用文字叙述,初识概念

(2)用规范的符号表示对数,小组内成员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数的实质:既是一个数,又是一种运算 (3)根据具体实例归纳概括对数的一般定义 由特殊到一般,层层深入,将知识系统化、一般化。 (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小组交流讨论、总结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练习指数对数互化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log515 (2)62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 (3)log1010003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 (4)2x13612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答案,教师展示PPT上的正确答案。 (三)对数的性质

根据指数与对数的内在关联,学生自主书写3-5个对数,并同学交流对数的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对数中字母a,b,N的范围并说明原因,由学生思考后主动发言;教师板书性质N0

(2)对数值为0的对数存在且有无数个,即性质loga10 (3)对数值为1的对数存在且有无数个,即性质logaa1

logaNaN (4)对数恒等式

学生完成探究5,求对数值log1010000,log14,log48

23log392log25

三名学生板演对数求值的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四)常用对数

由学案探究5中的(1)引出常用对数,课件PPT展示一般性的概念。 三、知识小结 畅谈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3.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板书设计

对数概念

1.定义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3.对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运算及指数函数,对于指数函数中的函数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活实例及数学中的指数方程探求对数的概念,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兴趣。但本节课内容思维量较大,而高一的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不强,创

造力较弱,看待与分析问题不深入,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使得学生在对数的推导方法探求上有一定难度。

效果分析

本节课以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发现”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为指导,通过问题引入、数学建模、探究归纳、典型例题、回顾小结、步步引导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够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充分探究问题,生成新知,有效的实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这次课发现部分学生在规范书写及正确求值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下自习时进一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3版)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3.2.1对数的概念。这一节内容,是对指数函数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对数作为指数运算的逆运算揭示了对数定义的实质,是解决对数求值的基础。因而对数本身是指数运算的延伸,同时在航天及天文学中应用又十分广泛。

2.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对数概念”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指数运算及指数函数等基础上,对指数运算的进一步深化,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对数的发现及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初步体会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的潜能。

评测练习

一.课前导入练习 求下列式子中的x值. (1) (2) (3)

x若 8.8=1则 x=__________

若 3x1x()9则x =___________ 若 39 则x =____________

(4)若 25x5则 x=____________

二.课堂探究 1.

试着将下列各式中的x表示出来

(1) 若 8x则 x

= =_____.

1x2(2) 若 则x=

32

= ______.

42则 x= (3) 若

x= _____.

56则x= (4) 若

x 2.

小试牛刀:将指数式与对数式进行互化

1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log515

1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 36(2)62

(3)log1010003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

(4)2x12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试牛刀:求值

(1) log1010000 (2)log14

2

(3)log48 (4)3三.当堂检测 1. (1)log

2.求下列各式中的x值:

2log392log25

12+ log21=___________ (2)log2=____________

8 (1)log2(log5x)0 (2)log3(lgx)1.

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课题引入、数学建模、归纳定义、例题讲解、变式练习、课堂小结、检测练习、布置作业。

2、本节课,我立足于所设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过程,学生成为对数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切身感受了创造的苦和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3、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4、时间安排有些紧凑,没有时间完成当堂检测,另外学生作答步骤不规范,需要在后续时间中进行练习。

课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2)会用规范的语言和符号表示对数; (3)理解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自主、问题探究、交流讨论的过程,体会对数的概念;。

(2)经历理论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略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的思想 。 三、德育目标

(1)体会生活中的对数模型,生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对数概念的研究历程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 (3)体验自主学习过程,养成乐于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

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对数的定义及指数式、对数式的互化 ●教学难点

对数的发现与理解及对数的求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