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走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疙(双月flj) 2008年第1期(总第32期) 走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口唐跃军 口赵伟韬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在当前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 竞争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专注于构建电子化的全程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IOS系 统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建立核心竞争力联盟并积极运用竞争力外取策略,才有 可能真正和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联合起来,赢得广泛的技术、在质量和可靠性方 面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持续的成本优势,应对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关键词:全程供应链管理;跨组织系统;信息整合;核心竞争力联盟;竞争力 外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01(2008)01—0050—06 一、引言 当今的企业处于顾客驱动(Customer—driven)的生存环境中,而且市场竞争 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断变化,并日趋复杂。企业在新的环境中要 想求得生存与发展,需要广泛的技术、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 持续的成本优势。但只有极少数实力强大的企业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 这些。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上的应用, 给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以强有力的冲击,企业间的竞争格局由此更为动荡,以 往拥有的竞争优势很容易就丧失了。并且,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使企业面临着 各个方向上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全球竞争环境中,企业 需要和具有互补性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提高竞争地位,共同满足顾客的需要。 现在,没有供应商的全力合作,企业要想在设计、生产、质量和服务方面取得大的 收稿日期,2007—07—10;修回日期,2007—12—10 作者简介:唐跃军(1978一),男,湖南武冈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司 治理、战略管理;赵伟韬(1977一商务沟通。 一),男,云南鹤庆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5O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突破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要想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行供应 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④的能力。供应链上的企业需要对供应链内部从采购、生产 到销售的一系列过程和职能进行计划、设计、控制和协调,通过建立一种控制和反馈机制,对供应链上 单向流动的物流以及双向流动的信息流进行管理,增强供需双方的合作关系,使供应链上企业的活动 达到整体最优,从而寻求一种整合的方式来满足最终顾客的需要。 实际上,诸多富有远见的学者和业界精英业已指出:未来竞争将不再主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 争,而将主要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文结合案例探讨电子化的全程供 应链管理、基于10S系统的信息整合和核心竞争力联盟及竞争力外取策略,试图帮助企业应对供应链 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二、电子化的全程供应链管理 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客户和供应商网络进行有效的协作,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增强 顾客服务的潜力,但潜力变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有赖于电子商务的有效应用,图1即为EC(Elec- tronic Commerce)大致的运作模式: 品类管理 可靠有效的作业 串连接驳 Il 垫 ll [二 ][二亘][ ][二巫] 图1 EC运作架构 如图1所示,电子商务的运作,建立在三个基础架构上,最底层是技术(Technologies)体系,包括 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资金移转(FEDI or EFF)等,中层是产品补充(Product Replenishment)体系, 包括自动化订货(Automated Store Ordering)、同步生产(Synchronized production)等,上层是品类管理 (Category Management)体系,包括最佳品目(Optimize Assortments)及产品上市(Optimize Introduction) 等,各系统之间均能彼此串连接驳(Cross Docking),迅速提供交易决策的信息及可靠有效的作业。 显然,信息的质量比以往更加重要。实际上,从信息角度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将正确相关的 信息在正确的时候提供给正确的人。企业间需求信息、库存状况、订单确认、供应商和其他业务活动 信息的交流将改变企业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和结算收款方式。电子化的供应链将把企业、顾客、供应 商在全球范围内紧密地联系起来,及时地交换信息。快速、集成的信息流可以使供应链中的每一实体 及时响应实际的顾客需求从而相应调整实际的物流。对许多企业而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新的利 润增长点和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但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无疑将来源于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来源于由扩 展的ERP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完美结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持。也就是说,我们将借助 lT创新各环节业务流程及业务模式,实现全程供应链管理,即以EIP(企业信息门户)组织起来的 “CPC(协同研发制造)+ERP/SCM+CRM+物流+EIP”模式,如图2所示,在这种模式中,企业将E 化到这样的程度:供应商可以轻松地管理下游企业的库存(VMI)。 案例1:通用电气公司供应链的电子化管理模式 在很多公司,采购人员需要为日常交易性事务花上大量时间。珍贵的资源被投入到以处理大量低 价值的维护、修理及运行(MRO)为特征的订购中。适应工厂和胡乱翻动文件变成比管理供应链更加重 一5】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唐跃军赵伟韬 走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图2全程供应链管理 要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已经绕过这种费时方式,采用TPN邮件式因特网通讯同供应商联系,基本流程 如下:工厂提出正式请求;而后集中成批处理;图纸、说明书、商业数据和材料标准被汇聚起来;请求引证 被以电子方式送往现有的或潜在的供应商;答复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传来;通过特定的屏幕进行在线评 估;对合同立即判定;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传送购买订单;通过电子资金转账结算支付。采购人员利 用“每周报告”监控运行过程,通过通用电气供应商的记分卡获取供应商表现的数据。 毫无疑问,供应商是热心的,因为这个系统帮助他们得到了业务。通用电气的购买商也同样如 此,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有资格的供应商进入美国的其他地方,通往欧洲和亚太地区直至遍布全球。经 过这种改革,成本节约提高至20%;增强了质量;进入了更大的供应网络;实行无纸化办公且加工时 间从两周减至两天。最重要的是,将职员的时间出来,而转向高增值的供应工作。 可以发现,通用电气公司依托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与其供应商共同构建电子化的全程供应链管理 系统,确保“将正确相关的信息在正确的时候提供给正确的人”,实现通用电气公司和供应商网络的有效 协作,在极大地缩短时间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显著地增强了整条供应链的顾客服务的潜力。 三、基于IOS系统的信息整合 IOS(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的概念在二十世纪60年代被提出来,在80年代引起了广泛的 关注。Cash and Konsynski 第一次用“跨组织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指被两个或者两个 以上组织共享的信息系统。随着IOS允许信息流到别的组织,组织边界被重新定义并被扩展至一个 企业的供应链的范围。跨组织系统对发起企业(sponsoring organization)和其他的参与企业都产生了 重要影响,带来很多好处。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与其他企业建立信息联系以获得竞争优势。考虑到这 些,Kumar et a1.13 把IOS定义为“规划和管理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机制”。Bakosl4 指出了IOS 的三个特征:(1)它降低了通过伙伴企业获取和交换信息的成本;(2)随着加入网络的企业数的增加, IOS创始企业的利益也得到扩大;(3)一个企业从一个IOS转换到另一个要花费巨大的转换成本。 传统的IOS仅仅被看作是对企业的供应链提供信息支持,IOS通过提高所有参与企业间沟通的 效率而创造了竞争优势 。但是,企业采用这种系统,必然和其他外部企业存在某种相互作用,也必 然存在某种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实际上,采用这种系统会在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相互关系等 方面带来显著的变化,要求跨时间和空间的努力。IOS的应用过程是一个进行信息整合,构建企业间 合作的支持平台的过程。Gurbaxani and Whangl6 认为,资源导向的合作动机可以帮助企业扩大经济 规模和节省交易成本。Konsynski and McFarlan 71的研究表明,“信息伙伴关系”的驱动力是分享硬件 和软件方面的巨额投资,节省培训费用,从而降低潜在的风险。共同承担技术投资的动机促使企业参 与信息伙伴关系,特别是当一个项目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并且,企业间的合作能使 界面标准化,这样,顾客和不同的公司打交道就不需要学习不同的界面。IOS系统对建立供应链上企 业间的互惠关系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Porter and Millar于1985年提出了一个价值链模型来分析从供应商到顾客这一链条上的主要的 活动 J。人们利用先进的IT和网络技术发展了网络市场和信息化的组织结构,从而使价值链上的相 一5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邻的步骤可以更紧密地整合在一起。信息化联系方式的发展大大缩减了信息交换的时间和成本,把 从供应商到购买者这个过程更紧密和有效地联系起来,帮助他们为每项交易搜寻和挑选合适的交易 方并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就是被Malone et a1.I S]定义的信息化联系的效果:信息化沟通的效果,信息 化中介的效果和信息化整合的效果。 现在,IOS对运营层面和战略层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运营层面来看,IOS系统可以提高标 准化文件交换的准确性和缩短传送的时间,从而可以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从战略层 面看,IOS系统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从事商务活动的模式。很多企业已经从传统的IOS发展 到基于Internet的IOS技术。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和其供应商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可以把不同来源的 知识在一个共用的平台共享,可以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关键的问题上,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顾客服务 水平,增强战略柔性。具体地,IOS的影响体现在如下的两方面: 组织边界扩展②的效果IOS的效率使得企业能够用电子化的方式和其他企业交换大量信息以 及建立新的沟通形式。持续、流畅的信息流是电子化整合IOS中的企业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扩展组 织边界。American Airlines,Citibank和MCI建立的IOS通过顾客数据的分享,为每一个参与企业拓 展了市场范围和组织边界。Konsynski and McFarlan 说过,IOS能够使企业看起来和感觉上是一个 大企业,行动上也像一个大企业。 组织边界缩减的效果IOS也能够缩减组织边界。Williamson 认为交易成本是组织边界范围 的决定性力量。IOS的采用使交易成本得到大幅降低,这就可能导致企业缩减组织边界,变成更小的 组织。特别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控制成本这些类型的交易成本是能够随着IOS系统的应用而降 低的。因此,IOS对其使用者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增强了企业资源外取的能力,从而导致成本的减少 和管理的复杂程度降低。根据Clemons and Reddil10]的说法,IOS导致了更大程度上的资源外取,同时 使企业能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和一些与自己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企业广泛的资源 外取使得组织边界的缩减成为可能,企业变得更为精干和高效。 四、核心竞争力联盟和竞争力外取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多样的生产技术以及把众多的技术 流一体化。它也和工作组织和价值转换有关,是交流、介入以及跨越组织边界的深人工作,它涉及很 多层次的人以及全部功能…J。其特征有三:(1)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通向多种多样市场的潜在通道; (2)核心竞争力对最终产品蕴涵的顾客价值作出巨大贡献;(3)核心竞争力是竞争者难以模仿的。 我们认为,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也许可以更为有效地接触到未来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在此,我 们认为未来供应链管理将专注于核心竞争力联盟(Core Competence Alliance)的建立和在联盟中有效 地运用竞争力外取策略(Out—competence Tactics)。核心竞争力联盟指具备不同或相同核心竞争力 的企业在供应链的范式下对整体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机的优化、整合、创新而结成稳定、高效 的联盟体系,以应对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竞争力外取策略是将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稀缺 的,难以模仿的竞争资源。单个企业不可能具备全面的核心竞争力,但竞争是全方位的,此时,企业必 须执行竞争力外取策略,通过单个契约或全线、全面联盟的方式,低成本、高效地取得或控制自己不具 备但是又必须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如图3所示的竞争的演化也许能给我们在研究和应用供应链管理时以有益的启示。企业与企业 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较量。然后,随着竞争的需要,各企业间结成各种各样的战 略联盟,开展合作与竞争。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成熟和广泛运用,各竞争主体之间各种各样的战略 联盟以供应链为基础进行战略重组,从而结成供应链联盟,至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实现向 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的过渡。而核心竞争力联盟则是从核心竞争力的层面,对供应链联盟进行 富有创新意义的重新优化,广泛、稳妥、有效地运用竞争力外取策略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在未来供 一5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唐跃军赵伟韬 走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培育有效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占得先机。 图3竞争的演化 注:资料为笔者设计。 案例2:杜邦公司的竞争力外取策略 杜邦公司是全球性的化学、能源企业,它将自己的信息技术系统委托给计算机科学公司和安达信 咨询公司,在十多年中,交易额达40亿美元。按照协议,在杜邦公司总部的2600名杜邦员工被派往 计算机科学公司,另外500名被派往安达信。大约1100名信息系统的员工,包括负责发展和维持公 司信息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仍然留在公司内。这种变动是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加快商业流程、创造 精干的系统、增加产量。并且杜邦在外购中保持了成功的整合者的地位。 实际上,杜邦公司以供应链为基础,通过建立核心竞争力联盟和在联盟中有效地运用竞争力外取 策略,运用外部最好的专家和完整的专有技术来满足自身需要,同时能够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在核心 竞争力上。杜邦信息主管琳达・A・豪曼说,这一措施使杜邦“优中取优,共同合作”,为赢得供应链 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提供了保障。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正如前文所述,企业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管理的能力。有鉴于 此,本文认为,在当前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背景下,企 业需要专注于构建电子化的全程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IOS系统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建立核心竞争 力联盟并积极运用竞争力外取策略,才有可能真正和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联合起来,赢得广泛的技 术、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持续的成本优势,应对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应当说,本文的研究是初步的。首先,文中仅在一般意义上提出构建电子化全程供应链管理系 统,在后续的研究中有必要针对不同行业甚至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设计更为个 性化和具体的电子化全程供应链管理系统;其次,如何具体应用IOS系统在供应链的不同企业之间进 行信息整合,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影响IOS系统成功的关键变量并制 定相应措施,以便增加通过IOS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可能;最后,如何做到广泛、稳妥、有效运用竞争 力外取策略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联盟,也是以后需要努力的研究 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国华.新汉普决战全程供应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3—25. [2]CASH JR J I,B R KONSYNSKI.Is redraws competitive boundaries[J] 134—141. [3]KUMAR K,DISSEL H G,P BIELLI.The merchant of Prato—Revisited:toward a third rational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J].MIS Quarterly,1998,22(2):199—226. [4]BAKOS J Y.A strategic analysis of electronic marketplaces[J].MIS Quarterly,1991,15:295—310. [5]PORTER M E,V E MILLAR.How ifonmatr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5, 63(4):149—160. ....——5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DUSl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6]GURBAXANI V,S WHANG.The impact of infi)rmation systems on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6,34(1):59_73. 『7]KONSYNSKI B R.W F MCFARLAN.Information partnerships—shared data,shared scale[J].Harvard Business Re— view,1990,68(5):114—120. 『8]MALONE T W,TATES J,R I BENJAMIN.Electronic market and electronic hierarchi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87,30(6):484---497. 『9]WILLIAMSON O.Markets and hiera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M].Free Press,New York,1985. [10]CLEMONS E,S REDDI.Some propositions regard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A].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Vo14[C].Maui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1993.8O9—818. [11]PRAHALAD C K,G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_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___91. [12]ELLRAM L M.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industiral organization pespectrive[J].Intenar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ir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1991,21(1):13—22. [1 3]HARLAND C,WILLIAMS D,L FITZGERALD.Supply chain methodology[J].Human Systems Management,1993, 12(1):l7—23. [14]VOLLMANN T,C CORDON.Building a smarter demand chain.In Maste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tr 4[M].Fi— nancial Times,1999. 注释: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Ellram 以较宽的视野,把工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 和竞争战略理论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Harland,Williams and Fitzgerald 13]等人以最终消费者满意 为基础,研究了过程管理、过程/服务组合的管理以及供应链上资源的管理,来有效地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要。 vo11mann and Cordon 】 则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管理整条供应链,在企业和其供应商之间展开合作,使整条链上的企 业的活动达到整体最优化”。 ②在扩展方面的一个例子是IOS网络在欧洲食品批发业的应用。这个网络使批发商能够在整个欧洲范围内收集和比 较商品价格,同时这个系统也使得小的或者中等规模的批发商能够联合起来和大的供应商交易,改变了双方的谈 判地位。也就是说,基于IOS的信息交换和电子化整合,使得由IOS联结起来的食品批发商可以有效拓展自己的市 场范围和组织边界,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提高经营效率。 (责任编辑:雨珊) Approach to Competition between Supply Chains TANG Yuejun,ZHAO Weitao (School of Management,Fudan Univesirty,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The competition will be not between companies,but mainly between supply chains in the future.Company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o(1)constucrting electronic whole SCM system,(2)information interatgion based on inter-organi— zation system(IOS),and(3)building core competence alliance and developing out—competence tactics in order to ally with other companies in the supply chain to get extensive technology,quick response ability in quality and reliability,and continu— OUS cost advantage to survive and win in competition between supply chains. Key words:who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ter-Organization system;ifornmation integration;core competence alli— ance;Out—Competence 一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