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平行进口汽车行业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方向
作者:李俏梅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25期
摘要:随着我国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平行进口汽车的进口量增长到一个重要水平,整体形势也越来越好。当然,也有一些危机,如有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的国际摩擦问题,如何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最重要的。本文分析了影响与发展中国平行进口汽车产业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启示。
关键词:平行进口;汽车产业;国际贸易         一、中国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环境分析         (一)平行进口汽車概念及产业链分析
通过分析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环境,我们可以发现,平行进口汽车概念,在贸易过程中未经品牌制造商授权的过程,从国外市场购买汽车,并且进而销售到我国的一种商业模式。涉及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多数品牌,其中以当前我国销售的高端汽车品牌的热销车型为主。同时也是由当前我国按照标准生产制造的,主型车辆与按国家规定生产的汽车之间的共同商定的,如转向灯的颜色,结构等都不相同,然而,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也不相同,对于设备,操作系统等都不符合当前我国的标准,因此,平行进口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国际汽车运输业,下游产业主要是国内分销和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对行业销售有更直接的影响。         (二)我国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环境分析
2015年1月,上海发布了平行进口汽车试点项目通知。该通知明确允许注册的汽车经销商进行自由贸易,根据商务部进口许可汪,从事外国汽车进口业务,开启了中国平行进口试点工作的序幕。
此外,为了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其平行进口车辆的,2015年12月,平行进口汽车行业行业协会发布了”保税区平行进口车辆认证试点计划”和8个部委的通知。它主要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简化了当前汽车系统管理,降低了管理的成本,提高了整体的效率,同时放宽了对于试点企业之间的要求,可以更好的让认证企业推动行业的发展。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问题阻碍了平行进口汽车在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三)中国平行进口汽车行业市场运行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6年11月,商务部等7个部门致函天津、上海、四川、、大连、宁波等,贸易试验区开展四个试点省、自治区、市支持发展平行汽车进口业务。
2017年5月,批准7个地方成为平行进口车辆的进口口岸,使平行进口车辆的进口口岸数量达到26个,涉及了23个平行进口车辆进口港。
试点省、自治区和平行进口车辆进口口岸范围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平行车辆进口的快速增长。根据数字显示在2017年,平行进口汽车的达到182万辆,同比增长了37.25%。         从平行进口汽车热品牌来看,2016年丰田、陆虎、奔驰、等六大品牌占了8个。所有进口汽车中平行进口的比例正在上升。
随着国家对汽车平行进口的日益支持,2017年,中国平行进口汽车的比例是15.19%,比2014年增长7.53个百分点。未来,随着效应的不断释放,中国的平行进口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二、我国平行进口汽车现状及特点         (一)世界汽车产业贸易特点
汽车工业规模要求比较高,它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汽车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同样,对外进口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三个国家,如欧洲联盟、日本和美国。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低的,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但一些快速增长的国家已经进口了更多的汽车。         (二)平行进口汽车速度加快
中国平行进口汽车始于1957年。当时,主要是根据国家之间的协议,应用免费外援的形式。20世纪80年代,随着汽车专业人才的引进,产品已经开始发展了。在此期间,汽车产品的整体进口水平仍然很低。整车的进口量很小,种类也不多。由于数量不稳定,它们大多都是为维持市场而提供的低级产品。中国汽车工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促进汽车工业发展,增加了产品组成,提高了产品质量。1990年至1999年,我国汽车产品进口发展迅速,进口量增长了10倍左右。
(三)进口市场多元化态势
目前,中国从世界上172个国家进口汽车。它广泛分布在世界六大洲。主要品牌汽车己成为我国汽车进口的主力军。其中,进口前三的品牌分别为:宝马、奔驰和雷克萨斯。许多自有品牌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制定了进口计划。亚洲和非洲的汽车进口在国际市场上稳步增长。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进口到亚洲的汽车总价值为27.2亿美元,占第一位,对非洲的进口约占100项进口的20%,排名第三。
三、中国平行进口汽车行业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垄断造成金融领域资本迅速积累
汽车工业是一个具有显著规模经济的产业。通过兼并来扩大市场是很常见的。在这样一个市场上进行大量的资本投资将会实现,对实物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工业后,各国的发展是不同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工业起步较快。汽车贸易带来的技术创新与多指标配给的建立,使汽车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各国之间的变化是密切的,导致技术交流比较频繁。因为它必须依赖更先进和更多发展的技术。橡胶、冶金、电子等行业密切相关,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但是,各国国情不尽相同,资源优势不同,汽车工业与钢铁橡胶工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进口贸易的增加对进口国的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全球市场上,需求增加导致供应增加。汽车银行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规模经济产业,它可以显著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二)零部件合作造成国际贸易的更加繁荣
重组和垄断,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间的交易和并购也十分活跃。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针对性的生产及其各自的优势也为不同地区的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贸易合作机会。一个两国之间进口的增加促进了国内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两国之间的外汇流量也有所增加,还在各自市场的交换中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工业投资和经济投资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扩大将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口。
(三)新的科技技术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例如,在金融危机前后,2008年的美国平行进口汽车市场明显不同。与此同时,环境保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新能源环保车辆,太阳能汽车。在这一点上,第一个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将首先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四)平行进口汽车行对未来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影响
汽车工业的全球化越来越快。从原料加工,这一初级产品生产到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同时,随着世界国际通行标准越来越高,资本也将随着行业的转移和转型而发生变化,进口汽车银行也是国际资本投资的方向和工业增长的方向,该金融发展投资是不可预测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中国平行进口汽车行业发展方向         (一)增强的扶持
设立平行进口汽车扶持标准符合性整改场所。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前提下,允许己开展汽车平行进口扶持工作的有关省市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标准符合性整改场所,明确了整改场所设立的基本程序、整改项目范围,便利企业开展整改业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并要求有关地区切实加强整改场所监管。我国扶持是以引进和装配产业为基础的。从短期来看,选择这条路线是可能的,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不可能总是遵循这条路线,落后和重新引入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世界汽车巨头的组装车间。中国应走以进口扶持为主导的引进、消化、发展的道路。应采取优惠,通过加强关税支持之间的开发来不断提高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整体实力,通过各种的优惠来不断的鼓励汽车制造商来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以及科技水平,通过自我创新来实现,对于扶持的自主产品以及品牌的营销,不断地通过高科技人才来真正的实现汽车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它需要具备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就业机制来促进发展,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强自主研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增加投资。通过工业、大学和科研相结合。
(二)推动整车进口以外配套服务的完善
推动整车进口以外配套服务的完善,一方面要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主要表现在,当前通过各种形式方法举措来提高汽车的配套服务,通过促进汽车产品的进口来整个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完善和提高,同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源,实现汽车的更好发展,通过外貌的发展,能够实现我国汽车行业的资本积累能够迅速得到扩张。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汽车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应充分利用汽车公司的实力,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国际分工,形成扶持的核心配套服务。
在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以顾客为中心,不断地提高汽车产业的机体化发展,提高其汽车建设的整体规模化,应该不断地针对我国当前企业发展的现状,促进当前汽车工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地促进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配套服务,可以更好的配置社會资源,能够采取一体化战略,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联盟发展。改善汽车产业结构,提高整体配套服务。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建立相应的支持。         五、总结
总之,汽车贸易对汽车工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各国的资源共享,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汽车产业一直是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具有很高的附加值,是社会财富、就业机会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促进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邵青青.浅析平行进口汽车[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7):52-54
[2]许广健,王海洋,杨腾健2018年中国汽车平行进口行业分析及2019年预测[J].汽车纵横,2019(05):50-53
[3]梁宏利浅析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天津经济,2018(10): 26-32         [4]徐向红,李富裕.平行进口车的现状与监管制度完善初探[J].晟典律师评论,2018(00):48-65
[5]李倩.平行进口的经济效应研究[D].东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