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防治・ 【文章编号】1005—4707(2010)02—039—02 忻州市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祁国良 (山西省忻州市林业局, 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森林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建设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介绍了忻州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以及 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忻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763 ‘ 【文献标识码】 c 随着造林绿化事业的加快,忻州 被害株率达20%。另外,以杨潜叶跳 少等,为病虫害种类急剧增殖提供了 市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并连同过去 象、柏毒蛾、舞毒蛾为主的次期性害 有利条件,也为林木生态性病害发生 营造的人工林一起相继进入易受病 虫危害也有所抬头。 埋下了隐患,可以说是忻州市森林病 虫害严重发生的重要基础因素。 虫侵害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农田林网 2发生特点 相对老化,森林病虫害防治任务将越 2.1常发性害虫稳中有降 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 2)人口剧增是促成病虫害发生的 以杨树天牛和油松毛虫、落叶松 间接因素。人口剧增破坏森林生态环 客观地按照林业发展总体格局,对森 鞘蛾为主的常发性害虫发生面积年 境,减弱了林木对病虫害的抗性,间 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进行研究, 均1 330 hm 以上,居高不下,成为森 接地促进了病虫害发生,这是该市许 探讨新的综合防治对策,确保林业生 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态建设健康发展。 1忻州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 多森林病虫害在人口稳定区附近屡 3)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病虫害 2.2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增加 屡发生的重大原因之一。 2O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只有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森林病害 光肩星天牛、国槐尺蠖等几种害虫能 发生。近几年忻州市气候异常,也为病 260多种、虫害150多种,其中常造成 够形成严重危害,现在已发展到1O种 虫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暖冬现 危害的虫害30多种、病害10多种。从 以上。杨大透翅蛾、核桃举肢蛾、鼠害、 象,使害虫的越冬虫口基数增大,造 2000年至2009年,全市森林病虫害 兔害等都不同程度造成危害。 发生面积达14.67万hm2,累计经济损 害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3大类: 一成大发生;夏秋季雨量过大,高温气 致树势衰弱,诱发了病害暴发流行。 2.3鼠、兔危害将上升成为继杨树之 候适合病菌传播;春季寒潮不断,导 失已达9 900多万元。近10年来,危 后又一大病虫鼠害种类 统计数据显示,忻州市鼠、兔危害 另外,由于近几年的禁猎,加之鼠、兔 是光肩星天牛、青杨天牛为主的杨 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由过去的 繁殖快和天敌滞后等原因,种群数量 树蛀干害虫。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 不造成危害到2008年达到1.20万 急剧增加,造成危害日益严重,发生 市各县开始发生危害。仅2000年至 hm2左右。 2009年全市杨树天牛发生面积累计 2.4经济林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 达1 330 hm ,平均每年发生面积达 面积急剧上升。 4)防治经费严重短缺。2000年以 近年来,随着经济林种植面积的 来,全市年均发生病虫害面积1.87万 9 300 hm。左右,年经济损失900多万 逐年扩大,经济林病虫害发生种类和 hm2,而年均防治经费只有5万元左 元;二是落叶松鞘蛾和油松毛虫。自 面积也随之增加。花椒蚜虫、枣尺蠖 右,平均每公顷防治费用微不足道。 2000年以来,由于气候反常(冬春气 等经济林病虫害,都曾在一些县严重 加之依法治理森林病虫害的力度不 温高,降水量偏多)发生面积逐年增 发生。经济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逐年 够,“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难 加,累计发生面积1万hm2,导致油松 上升趋势,其危害程度也逐年加重。 不结实。三是鼠(以中华鼢鼠为主)、 3发生原因 野兔(以革兔为主)危害严重,尤其是 3.1客观因素 以落实。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多 地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只能“治 一片,留一片”,由于防治不彻底,常 新造林地和苗圃地。据统计,2000年 ~1)纯林对病虫害自控能力减弱, 常留下隐患,形成恶性循环,使本来 2008年鼠、兔危害面积8.67万hm2, 由于食物(或侵染植物)丰富、天敌稀 就十分严重的资金紧缺进一步加剧。 出曼挂些兰Q Q±釜兰塑 F0RESTRY 0F SHANXI ・有害生物防治・ 5)全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控灾能力相对薄弱,防治工作往往事 生产全过程。在林业生产建设中,采取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程度上远低于对 倍功半。 洪涝、火灾等灾害的认识,形成部门抓 4防治对策 防治的孤军奋战局面。 3.2主观因素 有力措施,积极营造多树种、多林种、 多形式的混交林。特别是要在发展乡 根据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 土树种、引进优良品种、树种林种配 和成因,以及生态林业建设对森林病 置、林网结构调整等方面多做工作。要 虫害防治工作今后一个时期要贯彻执 造混交林(比例不低于30%),彻底解 3.2.1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基础设施 虫害防治工作的要求,忻州市森林病 切实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营 差,体系建设滞后 各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的办公 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使森 决树种单一、人工林纯化问题。对病虫 条件差,缺少交通、通讯和必备的检 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步走上健康、稳 害常发地区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实 疫、测报仪器设备。病虫情监测起点 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治工作的盲目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机 行集约经营,增加树木的生长量,增强 低、水平差,没有形成网络化,造成防 4.1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害能力。 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森林病虫 4.5建立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 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 害防治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业技术 制约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起步较晚 要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森林 低,网络化管理缺乏等,都不同程度地 人员,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队伍的整 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明确防治工作 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 “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原则,充分调 疫、防治信息网,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 筹资金比例,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逐渐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资金 【作者简介】祁国良(1978一),男,2003 3.2.2森林病虫害防治法规、制度建设 标准站建设;逐步建立全市测报、检 动地方及林农防治的积极性,加大自 国家1983年颁布了《植物检疫条 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条列》,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法 进一步完善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 2切实抓好病虫鼠情监测预4t.z-作 的投入。 例》,1989年颁布了《森林病虫害防治 4.制化轨道。就目前而言,各种法规尚不 省级中心测报点建设,各监测点密切 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现任山西省忻 完备,还没有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配合,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 州市林业局助理工程师。3.2.3重防治轻预防,重减灾轻御灾 息。做到及时掌握病虫鼠情动态,定期 【收稿日期】2009—12—17 森林病虫害治理要从源头抓起。 发布趋势预报,提高 对于一些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虽然也有 监测结果的准确率。 一定把握,但采取预防措施的不多,直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 到成灾或严重成灾才进行除治。 3.2.4防治科技力量不足 够,成果转化率低,推广力度小,是当 测报人员素质。 4.3加强森林植物检 防治科技力量不足,研究深度不 疫工作 严格控制危险性 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少地方 病虫传播蔓延:~是 在防治中仍沿袭2O世纪5O年代和6O 突出抓好检疫队伍建 年代的老办法,只求短期效益,不讲究 设,提高检疫执法水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2.5森林病虫害管理方式粗放 平,规范检疫执法工 作;二是建立和完善 没有将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一项 市、县检疫实验室.提 系统工程进行管理,而是纯化为一种 高检疫检验水平;三 技术,使得在营造林工作中的病虫害 是加强育苗期间病虫 预防措施不力,森林自控能力差。 害管理,使检疫贯穿 4.4大力推进综合性 3.2.6缺少有效药剂、药械和科学易行 林业生产全过程。 的防治方法 目前,对一些主要森林病虫害的 营林措施 防治,尚无有效药剂、药械和在生产防 要把森林病虫害 治上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致使减灾和 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 出里 兰Q!Q圭篓兰塑 FOREsTRY 0F SHA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