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中国石拱桥
一、拓展阅读
说桥梁
陈从周
桥梁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具有交通实际功能的工程,而且是既有美感又多情趣的艺术作品。从《诗经》“迎亲于渭,造舟为梁”,到清代黄仲则的“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立多时”之句,历代诗人词客,为桥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另有以桥诗入画,或以画记桥,从对桥梁的欣赏,触绪牵情,引起一系列的联想,有赞叹而形之歌咏笔墨。这些文艺性的描绘,更为桥梁的艺术形象增添了风采。
桥梁之所以能称得上艺术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桥梁本身从布局、选形、用材、装饰等客观的物质因素中,体现了人类很多积极的思想因素;而桥在特定的环境中,又会引起人浮想联翩的情感,使桥梁艺术丰富而多彩。
一般说来,桥造在哪里,仅是服从交通的需要,但是在众多可以选择桥址的地方,有意识地配置桥梁,这也是艺术。我国河道,存在三种情况,即大河、支流和小溪,因此,城镇的建设必循河道而有别。城濒大河,镇依支流,村傍小溪,几成为不移的规律。而桥梁的建造,亦随之而异,各臻其妙。我国山区、水乡或平原城镇,将至该地,必遥见一塔;入城镇前,必经一桥。这样的布置随处可见,亦标志了中国城镇的独特风貌。(A)这些控制城镇通道的桥梁,如“灞桥折柳”“卢沟晓月”,送往迎来,联系着人间离合悲欢的
种种复杂感情。
建筑群里往往配置一定的桥梁,这些桥梁常是建筑在人工开挖的池沼曲水之上。这已不是为了克服自然险阻而修桥,而是在建筑群的总体布置中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服从社会生活中一定时代的政治礼制或宗教思想,使人产生庄严肃穆或清虚幽静的感受。
中国园林,是天然胜景和人间美丽的建筑的集中组合,供游人开畅襟怀、赏心悦目的地方,往往使人流连忘返,徘徊不去,所以对桥的要求又有不同。中国园林中桥梁的布局和形式,完全不同于西方而特具中华民族风格。
桥梁的选形,基本上决定于功能、技术、材料等因素,但是,一定的形式会联系到一定的艺术感受,再结合所处的环境,更衬托出桥的姿态。燕赵的联拱平弛,屹立在骏马秋风的冀北,气势雄壮。水乡的薄拱轻盈,凌波于杏花春雨的江南,更觉秀丽如画。(B)泉州安平长桥,一如压海长堤,雄健为闽南之冠。大渡河边,群山高耸,泸定桥一线横空,凌云飞渡。这些,都是桥梁结构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
不同材料的质感相殊,石桥的凝重,木桥的轻盈,索桥的惊险,卵石桥的危立,令人赞赏。且色彩灿烂,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山麓、平畴、水乡、海岸、园林、市街,又因晨曦、暮霭、竹翠、枫丹,涵月、漱流,景物各异,动静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画面。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梁建筑,历来有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传统要求,但随着不断发展,桥梁的艺术功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B.本文从布局、选形、用材、装饰等客观的物质因素和桥在特定的环境中引起的情感因素来具体说明桥梁称得上艺术品的原因。
C.我国城镇的建设必循河道而有别,桥梁的建造也随着地形的特点而异,各臻其妙。
D.桥梁主体结构的艺术性和装饰都表现了桥梁的艺术性。
2.画线句子(A)(B)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服务的,看看本句为了说明什么特征。)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末句中“这些文艺性的描绘”指什么?请简要说明。
(温馨提示:仔细阅读第一段,筛选信息。)
4.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说下列加粗字词的作用。
(温馨提示:先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再看看它们起着怎样的作用。)
(1)城濒大河,镇依支流,村傍小溪,几成为不移的规律。
(2)中国园林中桥梁的布局和形式,完全不同于西方而特具中华民族风格。
5.桥梁称得上艺术品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请围绕问题概括相关段落的段意。)
【答案】
1.A
2.(A)举例子,具体说明桥梁联系着人间的感情。(B)举例子、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桥梁结构本身的形美。
3.指历代诗人词客为桥写下的诗句和以桥诗入画或以画记桥的绘画。
4.(1)“几”是“几乎”的意思,表程度,强调了城镇的建设必循河道而有别的规律,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说话留有余地。
(2)“完全”是“全然,纯粹”的意思,表强调,突出了中国园林中的桥梁的民族风格。
5.(1)有些桥梁控制城镇通道,送往迎来,联系着人间悲欢离合的复杂感情,有
些桥梁服从一定的政治礼制或宗教思想,使人产生或庄严或清虚的感受。(2)选形注意形式,结合环境,衬托出桥的姿态。(3)选材注意材质、色彩和环境的搭配。
【解析】
1.A说法不正确。“但随着不断发展,桥梁的艺术功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说法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
2.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1)“如‘灞桥折柳’‘卢沟晓月’,送往迎来,联系着人间离合悲欢的种种复杂感情”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就是举例子说明方法标志性的语言。具体说明这些控制城镇通道的桥梁联系着人间的感情。(2)“泉州安平长桥,一如压海长堤,雄健为闽南之冠”则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桥梁结构的美。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
3.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题干问“这些文艺性的描绘”指什么。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要仔细阅读第一段,从中筛选信息。如可提取“为桥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以桥诗入画,或以画记桥”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4.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1)“几”:“几乎”,此处说话留有余地。既强调了城镇的建设必循河道而有别的规律,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2)“完全”:全然,纯粹。突出了中国园林中桥梁的布局和形式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民
族风格,写出了中国园林中的桥梁的独到之处。
5.本题考查概括能力,也是在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概括好相关段落的段意。如可提取“这些控制城镇通道的桥梁……送往迎来,联系着人间离合悲欢的种种复杂感情”“服从社会生活中一定时代的政治礼制或宗教思想,使人产生庄严肃穆或清虚幽静的感受”“桥梁的选形,基本上决定于功能、技术、材料等因素,但是,一定的形式会联系到一定的艺术感受,再结合所处的环境,更衬托出桥的姿态”等句分析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湘西矮寨大桥
已于2012年3月31日建成通车的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吉首矮寨镇,是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吉首至茶峒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约20公里,在矮寨镇上空355米处跨越德夯大峡谷,德夯河流经谷底,十分雄伟壮观。悬索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主桥采用钢桁加劲梁,梁高为7.5米,梁宽27米,节段梁长14.5米,全桥共69节,主梁全长1000.5米。由于桥位地形险要,交通极为不便,大桥钢桁梁架设成为世界级的难题。
矮寨大峡谷是吉茶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悬索桥方案成为最佳选择,矮寨特大悬索桥成为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但是,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座世界级的峡谷大桥面临五大“世界级”施工难题。
首先,地形险要:桥面到峡谷底高差达355米,两岸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至100米。其次,地质复杂:索塔处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体等不良地质现象。仅在吉首崖索塔基坑附近就发现大小溶洞18个,其中最大的溶洞体积近万立方米。第三,气象多变:峡谷多雾,瞬间最大风速为31.9米每秒,严重影响施工测量和主缆架设。第四,吊装困难:主缆及钢桁梁在300至400米高空架设,单件吊装最大重量达120吨。最后,运输困难:土建工程运量大,仅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运输总量就达18万吨。
曾被国家交通部授予“中国桥梁十大英雄团队”的湖南省路桥集团公司面对重重困难,精心施工,完成了目前世界上峡谷间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建设,被誉为桥梁建筑艺术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在施工中,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粱架设。轨索移梁法即利用大桥永久吊索,在其下端安装水平轨索。再将水平轨索张紧作为加劲梁的运梁轨道,实现由跨中往两端节段拼装大桥的钢桁加劲梁。相对于桥面吊机拼装方案,轨索移梁方案可大大减少钢桁梁的高空拼装作业,既可节省工期和节约投资,又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一般悬索桥设计中塔与梁相接,但矮寨大桥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100米,下面即是数百米高的谷底,地形比较特殊。使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山体的开挖,缩短钢桁梁长度,节省投资。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由于使用了塔梁分离式悬索桥结构,钢桁梁长度小于主塔中心距,主缆存在无吊索区,吊索卸载应力为零的情况就会出现,并且对大桥的钢桁梁受力也有不利影响。因而,大桥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在吉首岸设置一对岩锚吊索,茶峒岸设置两对岩锚吊索。岩锚吊索作为调节器,让主梁受力平衡。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将岩锚吊索所受的拉力传至地面岩体上,常规岩锚索预应力筋材采用钢绞线,矮寨大桥根据研究试验后采用了高性能的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与传统钢绞线相比,碳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为桥梁的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作为吉茶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该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非常重大:吉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西部公路大通道之一——长沙至重庆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湘西北的重要出口,作为该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矮寨大桥的作用真可谓是使“天堑变通途”。矮寨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目前湘渝两省市的交通现状,对两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对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6.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在说明桥梁建设的施工难题时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7.根据文章结构,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地理位置——_________——重大创新——__________
8.中国著名桥梁专家、北京工业大学高征铨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矮寨特大悬索桥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矮寨特大悬索桥都创造了哪些“世界第一”。
9.文章第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0.下面句子中的加粗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悬索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
【答案】
6.矮寨大桥的建设。逻辑顺序。
7.施工难度 施工意义
8.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粱架设;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
9.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施工难度大,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0.不能去掉。从时间上加以,准确地说明了悬索桥现在是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将来不一定是,去了有些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6.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的把握,结合文段分析,文章是围绕“矮寨大桥的建设”过程来说明的。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没有明显的时间标志词和空间方位标志词,故是逻辑顺序。
7.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要点的提取。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此题找到答案区域是答题的关键。
8.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概括时,注意全面。从“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座世界级的峡谷大桥面临五大‘世界级’施工难题”分析,结合提示性词语“首先,地形险要”“ 其次,地质复杂”“ 第三,气象多变”“ 第四,吊装困难”“ 最后,运输困难”总结,然后根据5个难题,总结出5个相应的对策。注意语言简洁。
9.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的掌握。“悬索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主桥采用钢桁加劲梁,梁高为7.5米,梁宽27米,节段梁长14.5米,全桥共69节,主梁全长1000.5米”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准确地写出了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产生兴趣。
10.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目前”是限定副词,从时间上加以。将来不一定是,如果去掉,就变得绝对,而不符事实。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此文体语言最大的特征。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高超的建筑技巧而留芳史册。就它们的作用来说,都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以供人休息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②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
这种历史悠久、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大部分为木桥,还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最常见的却是风雨桥。在侗乡,无论是村头还是山野,在溪河之上大都建有风雨桥。村民们走亲访友,赶集逛街,耕田锄草,肩挑背扛,都要经过风雨桥。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密林掩映的风雨桥,坐在两廊边的长凳之上,就可听到桥下那流水清音,即使是匆匆过桥,也能听到那悠扬宛转的深山鸟语。天上云卷云舒,山间风来雨去,只有在风雨桥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走累了在桥上歇脚,天热了在桥上乘凉,口渴了在桥上喝茶,下雨了在桥上避雨,闲暇时还可在桥上读书、聊天、话家常。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③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最著名的风雨桥当属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程阳风雨桥。该桥始建于1920年,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采用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组合结构,既有古代百越族干栏式的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工艺成分,体现了侗汉先民的文化交流。桥的长廊两侧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刻着精美的侗族图案,龙凤花草,秀丽玲珑,给人以庄重典雅的艺术美感。
④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都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桥、石桥,可沿用二三百年而不损。郭沫若同志曾赋诗赞美“程阳桥”:“艳说林溪风雨
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有关专家考证,该桥与我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卢沟桥以及罗马的钢梁诺娃尚沃桥齐名,同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
⑤风雨桥这类木质结构、长廊式的桥梁建筑,不仅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亭”的观赏价值,它不仅为行人和村民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们说古道今、休息娱乐的理想去处,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风雨桥不仅是侗族劳动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风雨桥不仅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还可做“亭”观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B.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因历史悠久被列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
C.风雨桥是一种木质结构的桥,与其他的桥相比,在建筑结构上的独特之处是建桥不用一颗铁钉。
D.风雨桥独特的造型艺术及高超的建筑技巧既展现了侗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能看出侗汉先民文化交流的痕迹。
1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该桥始建于1920年,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米。(列数字)
B.郭沫若同志曾赋诗赞美“程阳桥”:“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引用)
C.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摹状貌)
D.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下定义)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以供人休息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
B.介绍侗家风雨桥时先提到“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是为了引出侗家风雨桥,并突出侗家风雨桥的独特之处。
C.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侗家风雨桥”,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D.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属于生动说明。
【答案】
11.B
12.D
13.C
【解析】
1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选项。ACD三项正确。B项“因历史悠久”错误,应改为“因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
12.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ABC三项正确。D项,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作诠释)。
13.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ABD三项正确。C项应改为: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侗家风雨桥”,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