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来源:九壹网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18卷第2期 (Social Sciences) Vo1.18 No.2 2009 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黄 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笔者认为应当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具体 化,进而明确课程的考核指向目标,再结合教材设计有针对性的考核内容与方式,以引导教、学都关 注能力的培养,如此才可以体现大学语文区别于高中语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例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 ——这是我们 生造成了“高四语文”的感觉。从大学语文以往的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理念。大学语文 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来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 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 此,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大学语文教学经验,就有关问 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 题作一探讨。 修养(下文简称为“四个能力”);高中语文的教学目 的是“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课程考核不 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 仅可以检验教学效果,而且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方 1982年起便在南开大学讲授大学语文的陈洪教授 式对教学具有导向性的影响,因此课程考核最应该 多次讲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大学的语文教学,是 体现教学的目的。以往大学语文课程考核的内容与 高等的母语教育,和中小学有区别。中小学是解决 方式,是否充分体现了大学语文“四个能力”目的, 基础问题:词汇、句子,基本的阅读,基本的理解,基 值得商榷。以下是笔者对有关资料的一个简要统计 本的写作。我们是高一层的。” 2 显然两者的教学 和分析: 目的是有层次上的区别的。在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学 环节的不到位,使得“大学语文”在某种程度上给学 表1 常见“大学语文”考题类型、考核内容与方式 题型 考核方向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填空题、选择题 语言文学常识 要求准确填写某 精辟的词、句.选择某些语言文学常识 闭卷 解释题 语言文学常识 要求准确解释词、句的含义(包括古文翻译) 闭卷 简答题 语言文学常识 要求准确回答某 语言文学常识 闭卷 阅读理解题 作品内容分析 要求比较准确回答一些作品段落的意思 闭卷 分析题 作品赏析 要求对作品进行有关的分析 闭卷 作文 写作 一般为命题或主题明确的写作要求(600至800字左右) 闭卷 ¥ 收稿日期:2009—10—29 作者简介:黄霞(1970~),女,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 107 可以看出尽管大学语文课程考核的考题类型不 少,但其内容基本上是围绕四个方向设计的:一是“语 言文学常识”、二是“作品内容分析”、三是“作品赏析”、 四是“写作”,而且考试方式都是“闭卷”的形式。 表2“大学语文”各考题类型在试卷中的比重统计 考卷来源/分值比重 200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卷 南开大学精品课程网站模拟卷 武汉工业学院精品课程网站样卷 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网站考卷 填空题 O% 30% 1O% l0% 选择题 20% 0% 30% 0% 解释题 1O% 0% 1O% 1O% 简答题 10% 0% O% 20% 理解题 30% 30% O% O% 分析题 0% 15% 2O% 30% 作文 30% 25% 30% 3O% 2007年内蒙古工业大学考试卷 2009年高考语文卷(全国I) l5% 3% 40% l5% 0% 6% 0% 10% 22% 22% 23% 5% 0% 38% 对上述考试卷所反映的内容做一分析,有以下的结果: 表3 “大学语文”与“高(考)中语文”考卷中考核内容比较 分析项目\比重 大学语文(以往考卷) 语言文学常识 43.0% 作品内容分析 16.4% 作品赏析 17.6% 写作 23.O% 2009高考语文(全国I卷) 相似程度指数 35.O% 92.0% 22.O% 94.4% 9O.O% 5.O% 87.4% 38.O% 85.0% 以上统计的数据尽管不很详尽,但分析得到的 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至少它可以表明以下问 题: 的上来,需要改进。 其一,“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考卷中考核内 “大学语文”应该考什么、怎么考,才能充分体 现自己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 容的综合相似程度指数为90%’,难怪学生认为“大 学语文”是“高四语文”。 其二,“大学语文”考核的“语言文学常识”比 “高中语文”还要多,考核的“阅读理解(作品内容分 析)”居然比“高中语文”还要少。 ‘ 其三,“大学语文”考核的‘‘作品赏析”比“高中 语文”多了很多,说明“大学语文”意识到了提高学 生欣赏能力是必要的,是自己的重要任务,但是不到 20%的考核比重仍然不足以强调其重要性。 其四,‘ 大学语文”考核的“写作”也比“高中语 文”少,是否意味着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很强了 呢??或者“大学语文”就不再重点关注学生的写作 该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具体化,在这个基础上 提出考核方向及内容分布比例,即考核指向目标;再 结合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确定考核的具体内容与方 式。实际上由于对教学目的概述粗略,致使很多教 学单位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和“教材”之间 的诠释上有脱节,进而导致在考核这个环节上,只好 “因循守旧”,照搬“高中语文”的考核办法,以至“失 之毫厘”。因此有必要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具 体化,并明确课程的考核指向目标。 一能力了呢?其实不然,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际 上是目前大学生的当务之急,更是大学语文“四个 能力”的重中之重。 其五,继续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且以知识 方面,“大学语文”的“四个能力”相辅相成, 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因此考核时都应给予重视,考 核内容的比例应大致相当。另一方面,既然以提高 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考核也要着重于学生的能力水 型的内容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容易引导学生“死记 硬背”,教师也只能“照本宣科”,这显然不是大学教 育培养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本意。 可以说,以往一个阶段“大学语文”的考核内容 与方式没有有效地把教学引导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 l叼8 。 平,试题不宜在教材中有现成(标准)的答案,考试 不宜采取闭卷的方式。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将“四个能 力”的教学目的具体为以下教学要求【3 和考核指向 目标(表4)。 表4“大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与考核指向目标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考核方向 比例 阅读能力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相关的语言文学知识和中国传 统文化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实现无障碍阅读。 、语言文学知识。 20—25% 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对作品中所包含 理解能力 的思想意义、感情色彩、文化意蕴的理解能力,加深 对作品思想、感情、意境的理解、 25—对社会的丰富性、复杂性的认识,开阔其视野,增强 分析。 30% 辨析能力。 掌握一般的文学作品的赏析方法,感受内容、形式 欣赏能力 的和谐美,丰富人生体验,激发形象思维,丰富其想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表达技巧 20—25% 像力,促使其思维更具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 的分析。 新性。 提高梳理、叙述、分析资料和实际材料的能力,能准 表达能力 确、简洁、流畅、有的放矢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 写作的周密性、逻辑性、艺术性。 25—3O% 的认识、见解,为专业写作打好基础。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从2006年开 方式”的改革。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通过2008年、 始大学语文精品课建设,在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对 2009年两个教学年度的改革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成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用教材进行了 果。以下是笔者对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大学语 多方面的改革,其中包括对以往“课程考核内容与 文课程结课考卷内容与方式”的分析: 表5 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大学语文”考卷分析 题型 考核指向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古文阅读 语言文学常识、作品内容分析 要求准确解释词、确回答句的含义(包括古文翻译),要求比较准 些作品段落的意思。 开卷 一诗词鉴赏题 作品赏析要求对作品进行有关写作特色、技巧方面的分析,分析作 、作品内容分析 品表达的意思情感等。 开卷 、简答题 语言文学常识、写作 要求回答某些语言文学常识,进行叙述性表达。 开卷 论述题 文学常识、文化知识、写作 要求阐述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性表达。 开卷 其中,考核的“语言文学及中国文化方面的常 识”比重为28%,“作品内容分析(阅读理解)”比重 为15%,“作品赏析”比重为27%,“写作”比重为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考核的 30%(考卷中未单独设计写作题,分散在简答题、论 方向及内容分布比例应为:“中国文化知识、语言文 述题中考查写作,此为换算结果)。与2007年及其 学知识”为20%,“对作品思想感情、意境的理解分 以前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相比较,没有 析”为25%,“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表达技巧的分 了“死记硬背”的知识类题型,更加注重了学生能力 析”为25%,“写作的准确性、周密性、逻辑性”为 水平的考核;考核方式为开卷,有别于以往的闭卷, 30%;具体考核时每方面的调整幅度不超过3%为 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这个试卷所考核的内 宜;考核的方式还应该为开卷。 容及分布比较符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依照这个原则,笔者设计了以下例题: 】09 第一类“阅读能力题” 表现得具体可感? 设计要点:列出一篇(几篇)作品或其中的片 段,要求学生叙述有关的汉语言文学和中国文化常 第四类“表达能力题”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表达能力题”融合在 “理解题”和“欣赏题”之中考核。但是“大学语文” 识、解释关键词汇、句子的含义,简要说明其写作背 景。 例题:(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出自《论语・正义》,教材拓展读本) 请注释其中的“是”、“道”;简要叙述孔子的主要观 点以及本句所反映的儒家思想。(2)“自我主义并 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 主要是为非中文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此类学生在 写作方面的问题重点在于表达的“准确性、周密性、 逻辑性”。这个问题在高中语文里不是重点,因此 在大学阶段应予以重视。 设计要点:将“命题作文”转型为“标准化作文” (适合理工科学生),给出材料,要求学生自己析出 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 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出自《差序格局》,教材拓 展读本)请注释“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简要叙述 杨朱的主要观点,儒家思想中的自我主义大致是什 么样的。 第二类“理解(分析能力)题” 设计要点:列出一篇作品或其中的片段,提供有 关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所 表达出的情感、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例题:(1)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选一)中叙 写昭君故事的用意何在?作者在本文中所表现出的 思想和情绪?(2)《兰亭集序》除了叙述兰亭结集的 目的外,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体会并概 括之。 第三类:欣赏(审美能力)题。 设计要点:列出一篇作品或其中的片段,提供有 关背景资料和写作意图,要求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 特色。 例题:(1)分析《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的主要 艺术特色,结合本篇作品谈一下“稼轩体”的艺术风 格。(2)《庄子・秋水》一文,在阐述哲理时,使用了 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它们,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3)《别赋》(节选)中描绘了离别之情。离别之情 本是视而不可见、触而无形迹的,作者如何做到将它 11O 主题,进行表达和分析,重点考察其准确性、周密性、 逻辑性。 例题:(1)参看《“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全 文,请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tL京大学月刊,发刊 词”,要求完整、准确地把作者的原意表达出来。 (2)请描述一个科学实验的过程,并指出实验的结 论,阐述理由。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要跳出“高四语文”的误 区,在考核内容与方式这个环节上应该有更新的突 破,从而正确引导教学,更好地实现“大学语文”的 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丁东.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EB/OL].ht- 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 wsID=4560.2009一O9—27. [2]陈洪.大学语文,路在何方?——陈洪教授访谈 [A].陈洪.《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 究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 [3]吴天明.大学语文教学大纲[EB/OL].http:// kczx.whu.edu.cn/Able.Acc2.Web/default.as. px.2009—1O一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