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评估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评估

来源:九壹网


澄合合阳煤炭开发有限公司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风险

评估报告

澄合合阳煤炭开发有限公司

2018年2月3日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姓名 呼少平 沈 磊 张建慧 同新军 马国斌 李明强 白新新 周兴龙 焦博 职务 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工程师 采掘副总工程师 调度室 安监科 生产科 机电科 生产科 生产科 签字 备注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评估

针对“黄陵一号”2月2日808综采工作面老山放炮处理悬顶,矸石掉落伤人事故。综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二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按照司发〔2018〕20号文件关于专项辨识评估要求,现对我公司顶板管理进行专项辨识评估。

第一部分 工作面概况

1505工作面位于首采区中部,北为西禹高速公路保安煤柱,南为南百里村保安煤柱,西为1506待掘工作面,东为1509待掘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1721m,倾斜长150m。工作面开采山西组5#煤,煤层底板标高+312~+340m,平均约+326.01m。工作面煤层倾角1~10°,平均约5°,煤层平均厚度4.5m,可采储量144万吨。

1505工作面受控于微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其间次级平台和隆起相对发育。工作面后半部分次一级背向斜构造发育,局部区域地层倾角较大,起伏较大。由西向东煤层高程逐渐降低,整体上为回风高,进风低。现回采区域无三维地震勘探异常区。5号煤层易片帮,顶板粉砂岩较破碎,随回采易冒落。底板砂质泥岩较

松软,遇水易膨胀。

1510进风巷工作面由于顶板裂隙发育,出现地质构造带,发生漏顶。目前漏顶高度8m,长6米,工作面向外10架棚垮落,压垮5架棚,距掌子面长度3m左右。

第二部分 采掘顶板管理危险因素

1505综采工作面截止2018年2月3日共计推采1004米,剩余可采长度434米,工作面于2018年2月份在工作面15-60架出现地质构造,工作面全断面为岩石,给回采工作面带来困难,由于推采进度较慢,导致工作面支架采高过低,工作面漏顶现象严重。工作面易出现压垮型顶板事故。

1510工作面进风顺槽为29U型架棚巷道,截止2018年2月3日共掘进452米,工作面于1月份出现漏顶,漏顶高度达到15米,给正常掘进带来较大影响,工作面漏顶易出现摧垮型顶板事故。

第三部分 风险辨识评估

一、风险辨识

1505综采工作面过构造带,工作面支架采高过低,工作面漏顶现象严重。工作面易出现压垮型顶板事故。

1510工作面进风顺槽为29U型架棚巷道,截止2018年2月3日共掘进452米,工作面于1月份出现漏顶,漏顶高度达到15米,给正常掘进带来较大影响,工作面漏顶易出现摧垮型顶板事故。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针对已识别的风险,通过评估其造成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确定该风险的风险度,进而对风险进行分级。常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法、因果分析图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本次采用风险矩阵法危险性评价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逐项评估。该方法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两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

风险度R=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事故后果的严重性S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可参考附表1取值。 附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肯定发生 极有可能 有可能 很少可能 极不可能 L值 5 4 3 2 1 具体确定L值时,要从以下几方面综合分析,选取最大值。一是具体情况下发生事故的概率,二是人身处于危险状态下的频率,三是管理规定的严格程度等。

事故后果的严重性S可参考附表2取值。 附表2:事故后果的严重性S

多人死亡 5 1人死亡或多人永久失能 1人永久失能 需医院治疗,缺工 轻微伤,只需简单处理 4 3 2 1 风险矩阵:根据风险度R=L×S,建立风险矩阵见附表3 附表3:风险矩阵表

S 5 4 3 2 1 L 1 5 4 3 2 1 2 10 8 6 4 2 3 15 12 9 6 3 4 20 16 12 8 4 5 25 20 15 10 5 风险分级及处理期限:见附表4 附表4:风险等级划分及处理期限 等级 Ⅰ Ⅱ Ⅲ Ⅳ Ⅴ 风险度R 20-25 15-16 9-12 4-8 <4 风险描述 极度风险 高度风险 中度风险 低度风险 可承受风险 处理期限 停产处理 立即、实时处理 实时、限期处理 有条件时处理 有条件时处理 表5 重大安全风险评估表 序号 风险地点 风险描述 风险风险评估 风险描述 中度风险 处理期限 类型 等级 风险度R 工作面出现片1 1505综采工作面 顶板 帮、漏顶 Ⅲ 12 回采前 2 1505综采工作面 工作面端头悬顶 顶板 Ⅲ 12 中度风险 回采前 工作面老顶来压3 1505综采工作面 工作面压垮型顶顶板 板事故 工作面超前有卸载单体 工作面单体缺少防倒绳 Ⅲ 12 中度风险 回采前 4 1505综采工作面 顶板 Ⅲ 12 低度风险 低度风险 回采前 5 1505综采工作面 顶板 Ⅲ 12 回采前

序号 风险地点 风险描述 风险风险评估 风险描述 中度风险 中度风险 中度风险 低度风险 低度处理期限 类型 等级 风险度R 1 1510掘进工作面 缺少拉杆 顶板 Ⅲ 12 掘进前 2 1510掘进工作面 棚子跨山 顶板 Ⅲ 12 掘进前 3 1510掘进工作面 卡揽扭矩不够 顶板 Ⅲ 12 掘进前 4 1510掘进工作面 棚子倒迎山 顶板 Ⅲ 12 掘进前 5 1510掘进工作面 破网 顶板 Ⅲ 12 掘进前 风险

第四点部分 风险管控措施

一、工作面现状

1、工作面1-5架咬架,6架和7架错差40公分,且向机头方向倾斜。

2、工作面1-68架架前漏顶严重,梁头均夹有大块矸石。 3、工作面41-50架有个别支架立柱行程小于20公分,甚至压死现象。

4、工作面5-55架支架高度不够,煤机无法通过,人员通行困难。

二、1505工作面调整方案:

针对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将工作面分为三个区段:1-25架、26-55架、56-101架,按照三个区段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在工作面所有支架梁头位置打设两根3.5米单体,辅助支架进行挑顶,也为了防止梁头由于顶板压力出现下沉。

2、对工作面溜子进行取直,保证溜子的直线性,同时放缓溜子的上抬量,保证溜子和支架的同步前移。

3、工作面56-101架煤机由机尾向机头方向割煤;1-25架人工打眼放炮推采,每次推采不小于500mm。推溜子由机尾向机头方向;26-55架采用人工打眼放炮进行推采。

4、每5架必须留不少于300mm的侧护间距。

5、支架调整一个循环后,由机尾向机头方向走正规循环进行推采,本着“调整一架成一架”的原则逐架进行调整。

6、将32-49架段未采用硬连接的支架全部恢复硬连接。 7、在调整支架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架间采用板梁、半原木、网片配合单体进行维护;再将架间与支架底座的浮煤清理干净;然后将支架底座采用木板覆盖防止架间漏矸,窜入底座;最后对支架底座向机头方向侧采用500mm的矿用11#工字钢与半原木配合垫实,防止支架底座下陷。

8、每茬必须连续推进,每茬在推采的过程中对溜子要进行调整,保证溜子上山角度不大于10度。对溜子上翻严重的区段要进行适当的落平,对溜子直线性差的区段要在推采的过程中进行调直。

三、1510进风顺槽漏顶调整方案 1、维护加固段施工

对顶部垮落区段的10架棚在工作面风筒侧按照从外向里顺序打4.2米液压单体柱。完成后用铁道在二拱处进行十米连锁,铁道与棚梁之间用卡子连接,并用木楔楔紧。

2、压垮段施工

1)对压垮的5架29U棚严格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逐架进行回撤,临时支护采用1根4.2米液压单体,单体初撑力不小于90KN,必须挂设防倒绳。

2)空顶区施工:工作面施工时,人工掘进,棚距500mm,

板皮间距200mm。棚梁顶部采用1.2米或3米长24kg/m铁道,600-800mm间距棚设。棚梁上部加铺一层钢筋网,钢筋网上部用尼龙编织袋装煤棚设人工假顶。完成后,在顶部用2.4米杂坑圆木密背。

3、工作面掘进施工

1)掘进施工:人工掘进5米,棚距500mm。顶部棚梁架设好后,掘进机出煤,短掘短支。每架棚顶部按照300mm间距打设超前支护,二拱处根据现场实际打设φ20-L2500mm单体锚杆,板皮间距200mm布置,5米后板皮间距按照400mm布置。

2)栽腿时,先沿巷道帮部人工开挖,掘进机出煤,确保中下部预留1m以上的煤柱,施工完一个腿子后再施工另一个,严禁同时开挖。防止再次漏顶。

4、1)漏顶区段施工完成后,在原800mm棚距基础上套4.2

米29U棚,棚距500mm,共需套棚30架。对于复合支护段,新U型棚与原U型棚之间采用φ140mm以上半圆木刹顶背帮,并用木楔固定牢靠;在半圆拱部按照600-800mm间距交错铺设800-1200mm11#矿用工字钢,前探梁长度保证在400-600mm之间。

5、完成后对漏顶区段用铁道在二拱处进行十米连锁,铁道与棚梁之间用卡子连接,并用木楔楔紧。在距棚腿1.7米位置打φ20-L2200mm锚杆

6、漏顶区段前后10米范围棚梁,距底板高50cm范围支模浇筑,拆除原单体支柱。

7、完成后必须进行喷浆封堵。全断面喷浆,厚度不小于50mm。

四、过地质构造带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过地质变化带时应加强支架、刮板机、转载机、输送机检修,严禁“带病”运转。

2、在地质构造带下沉支架和支架歪倾地段,支架中间设单体支柱配合4.2mπ型梁加强支护。如果支架间距大于1.3m时,架间采用对梁迈步式加强支护,对梁间距为0.1m,迈步距离为0.6m。支柱、支架必须支设在底板上(遇支柱钻底时,支柱要穿鞋)。支柱、支架必须迎山有力,且迎山角不得大于5°。

3、新支设的单体支柱必须达到一定的初撑力,且支护后顶板移进量不能大于100mm。

4、过地质变化带时,必须提前带压移架,少降快拉,禁止相邻两架同时移架,移架时支架下方严禁站人或行人。

5、由于处在地质构造带,所以移架时要注意调架,防止支架咬架、歪架、倾倒支架。

6、如出现冒顶,支护后空顶部分打“井”字形木垛接顶。 8、工作面地质构造带损坏的尾梁,必须及时更换。如更换不了的用单体柱配合π梁进行挡矸和护后部刮板输送机。

7、过地质变化带过程中,支架间距由原1.1m缩小为1m,且单体支柱护一直配合永久支架支护,直到工作面通过地质构造带时方可撤出单体柱。

8、在本工作面过地质变化带过程中,所有支架腿,必须穿鞋,防止支柱钻底。

五、掘进面漏顶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漏顶施工过程中跟班队长全面负责,由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察顶板,发现片帮漏顶现象时及时发出警报,所有作业人员及时撤出。严禁人员进入漏顶区域或将身体暴露在未维护的危险区域。

2、临时支护采用两根4.5米的工字钢,前探梁间距1.2m-1.6m,前探梁必须紧跟工作面,并在其上用板皮暂时封顶,防止煤矸垮落伤人。前探梁的吊挂必须使用完好的吊挂钩,在吊挂钩处用木楔楔紧,防止工字钢梁后窜。

3、为了防止从正前空顶区滚落的矸石伤人,采用3米长的24kg/m轨道搭设在端头煤壁和金属棚之间,铁道后端用8#铁丝与后部U型棚梁铰接牢固。

4、每班必须由跟班队长负责设置专人对漏顶段U型棚卡缆的螺栓进行二次紧固,确保拧紧扭矩不得小于150N·m,以防棚梁与棚腿发生相对滑移。

5、刹顶背帮必须严实,刹顶木间排距缩小至中对中100-200mm,刹顶、背帮必须在顶部相对稳定后方可进行,作业期间必须设置专人观察顶板,且确保退路畅通(材料、设备及煤矸等不得影响正常行人)。

6、巷道漏顶段处理结束后,及时进行喷浆封堵,为了保证支

护强度可适当增加混凝土厚度,但不得影响巷道设计净断面面积。

7、掘进机出煤或割煤作业时,其他作业人员必须退至掘进机后5m外等待,前方及两侧有人时严禁开机作业。

8、处理漏顶过程中,掘进机司机、班工长、跟班队长及电工必须携带便瓦,及时洒水灭尘监测瓦斯,并听从现场瓦检员管理。

9、乳化液泵站、单体柱施工安全措施:

1)作业现场安排4人,指定1人负责组织施工,并在作业过程中观察作业区域顶帮的支护情况,3人作业,2人操作扶梁,1人升柱。

2)施工前必须对所有单体进行二次补液,初撑力达到90KN,防倒钩、绳齐全有效。

3)打设单体钻底量增大时必须穿柱鞋,保证单体的初撑力达到要求。

4)打设单体时必须拉线,保证支柱直线性,三用阀朝电缆帮方向。

5)作业时必须清理好退路,并有专人负责观察顶帮的支护情况,发现顶帮有垮落的征兆时必须及时通知人员撤离。

6)必须派专人开、停乳化液泵站,泵站所有管路需用U型卡连接。

10、回棚安全技术措施:

(1)回棚前必须先对回撤棚向后5米范围内进行单体加固支护、并对回柱绞车及钢丝绳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

理,确保安全再进行回棚。

(2)回棚前,通风区检查局扇运转及风筒连接情况,并加强通风保证回棚段风流畅通,风筒口到回棚点的最大距离不得大于5米。

(3)回棚前,绞车司机必须站在有遮挡的安全地点操作。遮挡方法:梁下打两根木点柱,在支柱里侧用旧皮带吊挂进行遮挡,其余工作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

(4)棚时,回绞前方严禁有人。拴绳时,拴绳人员应提前准备好3条短钢丝绳(两边编环),分别拴在支架梁及腿上,要求缠两圈后,必须再用锚环配合20螺丝将钩头与钢丝绳连接好,并戴好螺帽且上紧,防止拉脱伤人。

(5)回棚时,三人配合作业,一人开回绞,一人监护安全,一人负责拴绳,绳拴好后,待拴绳人员及监护安全人员撤至回绞后安全地点,拴绳人员方可发信号回棚。

(6)一架棚回撤结束,待顶板稳定后,人员方可到回棚点搬运支架、物料等,搬运人员应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支架下用长柄工具抅撤梁、腿等至安全地点后再人工搬运出,严禁任何人员进入空顶区,由当班工(班)长负责指挥。

(7)回棚期间,若遇到任何异常情况,当班班工长必须将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坚持:“先停、快改、再生产”的原则,及时处理隐患,确认无误后方可工作。

(8)回出的U型梁及背板、铁丝网等要及时运到指定地点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