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专著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ducati0n erch !! !塑 缅文化在缅语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研究 赖静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人们在学习缅甸时只认为是简单的听说读写,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解缅甸文化对学习缅甸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 要介绍国内缅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在缅语教学过程中缅文化的导入原则、内容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在缅语教学过程中 适时适量的缅甸文化导入对缅语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缅甸 文化 导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5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9—0010—03 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因而学习语言时不可忽 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语学界针 对传统外语教学的不足提出了“文化教学”这一观念。因此,在缅 甸语教学过程中,植入缅甸文化,对缅甸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然而,在我国目前缅甸语的教育培养方面,主要是注重听、 云南省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战略地位 十分重要。为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国 家对外开放格局,2011年下发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 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Ol1]11号),提出了 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总体要求 及具体布局。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对既掌握一定东南亚国家的 语言文化.又掌握经济、贸易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备受青睐,特别是 在中缅两国经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日益密切之际,缅甸语人 才需求也急剧增加.这就要求扩大缅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高 效的缅甸语教学模式。因此,缅甸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早在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就在其著作《语言 论》中指出:“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Ⅲ。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 ' ,''’l,l,ll'l'',,,,'l ,'',,l,l,,',''''''ll,'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注重缅甸文化的 导入,更没有形成一套在缅甸教学过程中导入缅甸文化的教育模 式。因此,我就从目前缅甸语教学现状着手进行。浅析缅甸语教学 中面临的问题.专门提出缅甸语教学过程中导入缅甸文化的原 则、内容及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验证在缅甸语教学过程中 导入缅甸文化的效果.得出在缅甸语教学过程中导入缅甸文化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缅甸语教学现状 l',',' ' ll,l,l,llll ,’'''''',,ll,’’''’''ll ,l'l负担过重.对幼儿的和谐发展不利。绘画教育就是用有趣的东西 启发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和结构等,来发育其大脑。孩子 在很小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较差。这个时候他们学习画画 却很容易,用图画表达内心的东西反而比用语言表达更简单,绘 画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对幼儿进行绘画教育,重点是激发 幼儿的创造意识,因此,绘画在幼儿的教育中非常重要。 2、绘画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幼儿的心理素 质。我们通常把幼儿爱好、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等的综合叫做 个性心理品质。对儿童进行绘画教育,可以使儿童形成良好的个 性心理品质。在幼儿学习绘画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愉悦感,无论是 教幼儿绘画还是让幼儿动手,都会使幼儿产生极大的幸福感,可 以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进行绘画时,与同 丰富的创造性。应积极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培养幼 儿的想象力,可以通过以下手段:一是用创意命题,培养想象力。 在进行绘画活动中,用创意命题给幼儿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例 如,要用一幅图画来描绘春天,可以先带孩子们去自然中感受一 下春天的美丽,之后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教师给予适 当的指导,效果将会更好。二是鼓励幼儿自由作画.激发想象力。 比如我们明确了绘画的主题,其中画面背景要求幼儿自由想象作 画。引导幼儿无拘无束作画,充分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自由发 挥。三是注重幼儿个性化的培养.丰富想象力。鼓励幼儿在绘画活 动中,放飞遐想,充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思维,让幼儿对绘画的 构思,对事物的独特认知,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描绘出发自内心 的美妙图画。 伴进行交流和分享,会形成一种共同进步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促进一些良好品 质的形成。绘画教育是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来产生对客观事 物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道德判断,正是这个过程使幼儿的 心理素质发生了变化。 3、幼儿在绘画时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突破已有的绘画 思维 幼儿在绘画时,有时候会遇见一定的思维障碍,教师在这个 时候.要注意观察幼儿,给予适当的点拨。一是幼儿在进行绘画时 要以自己绘画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让幼儿自主绘画,充分发挥 3、绘画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形象性是美术教育的一大 幼儿绘画的自主性和表达的自主性 二是让幼儿大胆的画.用心 特点。而这一特点对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幼儿 画,不用害怕自己画不好。当幼儿产生胆怯,教师要多加鼓励,大 在绘画的时候,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中,这对 力支持。当幼儿心理有了安全感和自信,就会产生创作的激情。三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在绘画的时候,可以 是让幼儿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讲述自 将自己天真纯洁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体现出来。绘画教育的自由 己的绘画过程,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在美术活动中的感受。在绘 性和表现性,有利于幼儿通过自己的想像,发散自己的思维,使自 画教育中.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语 己产生灵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性等创造性 品质。 言表达能力。例如,让幼儿用自己的言语来描述春天的景象。 总之.绘画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智力。还能使幼儿形成 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使幼儿不断的感受美、发 三、幼儿绘画教育的几点建议 1、通过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现美、追求美,在幼儿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一般的。我们要抓 对幼儿进行绘画教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幼儿的兴趣, 好幼儿的绘画教育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幼儿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 参考文献: 想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幼儿与生俱 『11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喜欢探究,在幼儿学绘画之初.教师就要 2010.保护好他们这种天性。绘画教育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要不断 【2J周冬芳.谈小班幼儿美术活动的引导策略Ⅱ】.中国教育出 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激活幼儿绘画的兴趣 另外还 版社.2013 可以把绘画教育融合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乐中画,在画中乐,使 绘画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可以激 发幼儿更大的绘画兴趣 【3J杨景芝.美术教育于人的发展田,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2010 [4】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让幼儿在绘画中培养自己的绘画思维 培养幼儿的绘画思维,丰富想象力,使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 ・10・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9月 下旬刊 综述・专著 目前我国主要有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等开设有缅甸语本科专业,开设专科(高职高专主) 的学校主要分布在云南的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缅甸语专业的开设 就外国文学专业来水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在缅语教学过程中.经常 有不少学生反映缅甸语过于复杂.语法过于凌乱无章,单词字根太 多,缅甸语这门课程难学,毕业了也无法用缅语进行交流等.究其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于学生来说,一是缺乏兴趣爱好,二是 学习方法滞后。三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教师来说,一是教学目 标不够明确,教法单一;二是缅语师资力量薄弱,科研项目难以展 开;三是为缅语教师提供的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有效开展缅语教 学。对此,应该首先是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改 善教学基础设施;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缅语教材,采取现代化的教学 手段,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有用资源;再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明确学习目标和改善学习方法;最后是开展知识讲座和丰富教学 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 位教师上课,如果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 所不同。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 格,绝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下面就教学过程中对缅甸文化导 入按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情况进行分类介绍: 1、课堂内的缅甸文化导入H (1)解说法 (1)词汇解说 长期以来,缅甸语教学中对于缅甸语词汇的讲解都是侧重于 词语本身,或其派生的惯用词组的讲解,对于学生的要求则是对 单词本身的记忆,而完全忽视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困扰学生的并 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 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 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方法,尤其是教师缅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缅甸文化的导入。 2.缅甸文化导入原则 缅甸文化导入是指在缅语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切合实际地 导入一些缅甸的文化知识,以助于培养学生缅语交际能力 缅语 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适合 性原则目。 1、实用性。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 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流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文 化教学结合语言交流实践.使学生不至于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 兴趣。 2、阶段性。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 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 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 3、适合性。适合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适 度。教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对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或有 广泛性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另外,由于文 化内容本身就广而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大量的课外 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的积累。 缅甸文化导入内容 缅甸文化是指缅甸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 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涉及到缅甸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 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 十分丰富的内容。根据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 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目。知识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 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 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 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因此,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 入。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主要 向学生讲述缅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1、知识文化的导入 知识文化的传授.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 了解缅甸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尽管在缅甸语 教学中单独开设了缅甸文化课程.但由于缅甸文化的范围广泛、 内容多.在开设缅甸文化课程的规定学时内学生也不可能全面掌 握缅甸知识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以 及客观的分析能力.熟悉中缅两国文化,发现异同,在教学过程中 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文化导入,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 提高学生缅语学习能力和效果。 2、交际文化的导入 每一种言语交际或非言语交际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 景。在目前的大学缅甸语教学中.交际文化的教授还没有受到足 够重视。仅开设的缅甸文化课程或在教授过程中简单的介绍了一 些与语言发生联系日常交际知识,如委婉表达、感谢、问候等的基 本表达。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交际表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讲清这一语言形式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理解文化 存在于生活.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中。尤其是对一些靠 领悟和体察对方言外之意的非言语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 有针对性的进行导入,使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缅甸人在日常生活 非言语交际。 缅甸文化导入方法 (2)语法解说 学习缅甸语的学生都是初学者,教师在讲授简单的语法时, 往往是通过反复的口头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句型.教师可多设置 语言环境,让学生直接从语言表达方面了解它的使用范围、注意 事项等。同时,通过设置语境的训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缅甸式” 的思维,并能直接从语言表达方面去体验缅甸文化.从而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3_)篇章解说 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构成阅读困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宗旨.学习语 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的挖掘其中的文 化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教师应 尽量找出与文章有关的文化内容,或准备一些课外阅读文提供给 学生,学生才会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对文化的理解,逐渐学会用跨 文化的思想去思考问题。 (2)实践法 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替换练习,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 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 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 为主.了解缅甸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 (3)比较法 教学中通过对比不同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人文化的内容。 如对比缅甸人和中国人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感谢、道歉、招待 等的方式方法等。 (4)专门讲解法 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当前的新闻热点话题,分析因文化差 异造成的相同事件的不同看法。首先让学生自己阅渎,尽管难度 有些大。但因为学生对事件有所了解,也较感兴趣,所以大致能读 懂新闻内容,之后让同学们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找出其中的相 同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并进行分析,从新闻探究其中的文化问题, 十分有趣。 (5)展示法 (1)图片展示 尽管新教科书中也使用了插图,但是并不能满足文化教学的 需要。如果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感性的材料来配合教学的进 行,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的展示 当实物、图片无法满足文化教学的需要时。就利用其他多种 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等配合文化教学的进行。 (3)实物展示 如教师本人的或外籍教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的介绍。 2、课堂外的缅甸文化导入 专门开设的文化教学课程不可能涉及到各个方面,课堂文 化教学主要给学生起示范引路作用。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 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不可能全面,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 堂外的文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 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方法为: (1)指导学生在网络平台查阅缅甸文化、民俗、历史等资料, 阅读相关书籍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往往能提 供最具体、形象、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获得文化的生动 画面.了解它所反映的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文化。 (2)编写系统地介绍文化知识的阅读教材。前面提到过文化 的涵盖面极广,所以,只有通过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全面地了 ・11・ 综述・专著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 1 ! 干lJ 材料全寿命过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林万明王文先张红霞李玉平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对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构建了“材料全寿命过程”实验教学体系,设置了基 础类、综合类、设计类和创新类层次化实验项目,使理论和实验教学相互呼应、相互促进。激发了学生实验探索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使 实验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 材料 示范中心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O14)9—0o12一O2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 验教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早期参与科研训练。实验教学的改 革可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学生 要组成部分Ⅲ。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 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巩固和加深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 参与到实验教学和创新能力训练中,将过去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 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目。 被动学习变为以锻炼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主动学习.使实验室真正 1.实验教学体系的理念 成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31。 2.“材料全寿命过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不断确立知 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过去“教师中心、教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着全院9个专业15个专 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了“材料全寿命过 业方向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238个实验教学项目.结合专业教 程”实验教学新体系。创新实验教学内容,有效整合材料科学与工 育的特点,建立一个以原理为指导,工艺为基础,能力训练为重点 程学院、表面所、实验中心的实验条件和环境,涵盖金属材料、高 的“材料全寿命过程”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既具有深厚理 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冶金工程的实验教学 底又具有坚实的工程实践能力 项目。将科技发展前沿、社会生产实践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融入实 2.1调整实验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l’ ,'' '’’',,',llllll,,'' ''’,’,'1),,l,l,,,'' ’,l’,',lll,l'lll,ll,,’,'','’’' '’’l’l'l'l,l, 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步骤为分析平均值,标准差,相关分 各个方面。这些内容,决不是课内时间所能覆盖的,大量的阅读能 析及T检验,结果详见表3和表4。 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自己的知识文化含量。 表3实验班和普通班缅甸语测试对照分析表 解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艺术、习俗、历史、地理等 缅甸文化导入效果 为进一步验证在缅甸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的教学效 果,我根据自己教授的两个缅甸语班进行对比分析。其方法和步 骤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 教学研究对象为2012级两个专科班,每个班53人.共计 106人。分别将(一)班确定为实验班(采用文化导入教学),将 表4实验班和普通班缅甸语测试T检验SPSS计算分析结 (二)班确定为普通班(采用普通教学)。因为入学分班时是按照学 果表.m 生的总成绩进行平均分配的,即两个班的学生成绩在不同档次的 人数基本一致,所以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基本一样。入学成绩 详见表1 表1实验班和普通班入学成绩对照表 }■: I_il脚 I I 一l—I一 Il 2 '∞¨,l'“I 喇l 啡I, 埔I ■I 3 埘l撇l∞’ 蛳 由上表3和表4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与普通班成绩有明显 差异,并且实验班学生在缅甸语学习成绩方面有明显的提高。由 此我们可以得出在缅甸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导入教学是可行的.对 提高学生缅甸语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论 2、确定研究方法 缅甸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化导入是切实可行的.它能有效地 应用T检验方法,对两个班的缅甸语学习能力进行测试成 提高学生的缅甸语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对该教学 绩进行检验和分析。 方法引起足够的认识,并注意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 3、测试结果 教学效果,使我国缅甸语教学能够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因 通过对实验班和普通班分别采用导入文化教学和普通教学 此,在缅甸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施文化导入教学,一是利 上课一学期后,期末对两个班进行了缅甸语言学习期末测试.测 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实课堂 试成绩出现了明显的差别,测试成绩详见表2。 内容,使学生能较主动接受教学;三是增强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 表2实验班和普通班测试成绩对照表 的教学模式表示欣赏和认可 参考文献: [1]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of Speech [MI.New York:Harcourt Brace&Company,1921:221. [2】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 导入问题 .外语界,1996(1):12 ̄16. 【3J陈建民,谭志明.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 .北京: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1993:281. 4、测试分析 对两个班的测试数据收集及处理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 ・【4J杨雷,张坤.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研究叩.教育探 索,2007(2):46"47.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