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学生表现性评价模式研究

高职学生表现性评价模式研究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试指南KAOSHI ZHINAN 高职学生表现性评价模式研究 口陈晔武 摘要:表现性评价是高职学生学习的科学评价方式.在对表现性评价的涵义和意义进行探讨的基础 上。根据时表现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出在高职课程的教学中,表现性评价可采用的三种模式:问 题研讨评价模式:小组合作式评价模式:项目式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高职:表现性评价:内涵;模式 作者简介:陈晔武fl975一),男,浙江浦江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0l一75l8(2oo8)06—0052—03 一 引盲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指通 高职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应川能力维度 过学生给Ⅲ『hJ题答案和展示作品的过程和结果来 上的全面评价.评价应该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 判断学生所扶褂的知识和技能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 作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冈此关注学 种优秀的 价,』‘ . 其发展性特征而备受人们关 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必然成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注。它将 J n 动结合起来.依据学生在实际解 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却过分偏重于书面考试、偏重 决问题活动II1的j 为表现.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 书本知识的考核: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分数 结果进行评价。表现性评定有以下几层含义: 作为区别学生好坏的惟一标准.过分注重结果评价; 第一.学生通过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或自己的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及努力的 行为表现来证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答 程度;忽视了对学生的发展、变化、成长过程的动态 案。表现性评定要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重 评价。评价主体过分单一,学生只是被管理者和被评 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价的对象.很少或根本没有学生问的相互评价和学 第二.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 生的自我评价。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改变传统落后 体验并做出评定.激励和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 的评价方式.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迫在眉睫.而表现 积极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性评价正是适应了当前评价方式的发展趋势.. 第i.教师必须持续性地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 二、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习表现.而不只是单纯的考试结果。 育效果 更重要的是要在培养专业能力过程中.甚至在高中 三、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人格研究启示 或更早一些的教育阶段就要对其进行结合个体自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身人格特点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这更有利于学生职 1.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有助人思想的学生较 业生涯的成功 终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思想应该受 多.这表明部分学生在专业报考时能充分考虑自身 到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素 特点.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专业.这有助于她 质教育的进行。也会减少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们快速融人专业角色.培养专业能力.在以后的学 使教育资本的投入更加有效 习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 2.通过对本院社工专业两个年级学生职业人格 参考文献 特点的对比研究.发现在高职教育培养过程中.专 【l】刘东敏.新型高师学生职业素质结构探究[J】.北京师范大 业教育和培养效果是较为明显的 这种培养效果与 学学报,1999,(4). 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不可分割.但也提示我们在学 【2】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 生培养过程中结合学生个性特点进行的专业教育 院学报,2003,(2). 更加可行 【31@海萍,陈喜.论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选择田.中国职业技 3.不仅要在学生求职前注重职业教育和指导. 术教育,2006,05). 【4】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竖墼堡堡 ! 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KAOSHI ZHINAN考试指南 因此.它不仅能够评价认知领域的内容.而且 更注重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 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与价值观等方面进 行评价 三、高职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模式 高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实践能力的 培养.教师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对实践实训活动的 参与情况.关注他们对实践实训活动的兴趣.教师要 以一种开放和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和品评.要以多样 化的方式和衡量尺度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 笔 者根据高职课程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精神.近 几年在教学实践中对表现性评价的应用进行了交 流和探索,总结了以下i种评价模式: (一)问题研讨式评价模式 问题研讨式评价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布置给学 生作业和参与其中的讨论.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 现,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技能.提高对问题的分 析、判断和解决能力.而发展表达技能的重要方式 是通过学生参与问题研讨 问题研讨集中于某个单一问题的讨论.讨论始 于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其后是对问题的分析,在 此。学生以其他同学所论为基础并形成自己的诠 释;学生间相互提出问题;学生们可以团嗣而坐进 行讨论。问题研讨的最后部分是对问题研讨形成有 成效的简单评定。在此期间.进行征询.学生可以对 自己的表现和问题研讨本身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提 出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此时对问题与他们刚接触问 题时相比是否获得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问题研讨模式的具体评价可以结合个人、小组 或团体评价的方式.评价结果可以以简单的形式加 以记录,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但更多地 可以采用文学性描述的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 级相结合的方式或其他各种记录方式。如学生在问 题研讨中的成绩可以按四个指标进行分等评定: 听、行为、思考或推理、阅读。这四种指标的打分可 以按如下标准进行 (1)听:注意细节,记下问题和想法。所作回答 考虑到其它参与者的解释并表明该生维护之。指出 不合逻辑处 (2)行为:对行为学生表现出的关心程度。能容 忍不同意见和多样性。以要求他人进行说明表现出 进取心。能与所有参与者对话.而不只是老师或某 个学生。不说得过多过长,不过于温和,不过分挑剔 和找错 (3)发言或推理: 回答问题时,能从书本或资 料中引用证据,表达完整的想法;评论分析有 辑 性:与其它的发言者建立联系;发言生动有趣。 (4)阅读:阅读文献有组织、有条理;对资料的 阅读能抓住其要点,获取和摘记重要信息:进行分 析式的阅读。 通过实施问题研讨式评价模式.能激发学生参 与对问题讨论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思 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较 好的发展 =-)小组合作式评价模式 强调小组合作展示性评价模式提倡学习活动 化、交际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 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增强集体荣 誉感、责任感,以及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小组 合作表现性评价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 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从他人巾学习和吸取优点 小 组合作展示性评价模式的主要方法是: (1)4-6人一组,可根据班级人数把全班分为 若十组,可按位置就近分组,也可按成绩搭配; (2)每组确立一名组长,可轮流担任,开始时可 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好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 他的职责是给队员分工: (3)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分组活动的内容、 形式及评价标准: (4)分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5)分组合作演示,成果展示。 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时.评价从基本 的积极性、方法、合作能力、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分 类.最后打分,一般可采用为十分制或百分制的形 式进行。在该模式中,每一小组的分数就是该小组 每一个学生的分数 在实施评价时.教师除了对案例讨论实训的结 果进行评价外.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 进行表现性评价: (1)大家的交流是否踊跃,组内发言和讨论是 否积极认真.讨论中能否倾听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 议,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合理: (2)解决方案的设计是否经过大家讨论,小组 成员是否有分工合作: (3)实训中遇到问题时小组成员是否共同探索 新的解决方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试指南KAOSHI ZHINAN (4)共同分析数据的相父性得flJ结论,收集证 据并且向全班交流.评价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的能 恰当运用。能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 在无形中找到持续学习的动力.即以评促学 当学 生们在课堂中紧张学习的时候.作为他们学习过程 中的合作者——教师.不但要适时引导。更要恰当 评价 而在展示过程中的学生交互式评价需要学生 力和表达能力。并汇报各组员的分【合作情况.论 述各成员对实训结论做出的贡献.评价整个小组是 否有团队精神。 (5)小组问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来优化自己的 相互之间的比较.从中找到各自在学习上存在的优 点及缺点.在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中.在师生间的合 作评价中,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学习要求. 设计方案.评价各小组能否采纳他人不同的见解。 (6)进一步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沟通和交 流信息.共同探讨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巾 碰到的问题.评价学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和创新的 能力 小组合作式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_r促进学 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闪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 以与其它的评价模式方法结合起来运 }J.nn 引导 学生发展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小组合作式的评价.叮以培养学生 学爿中沟 通协作、以及挖掘有用的信息、吸收他人优点的能 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州队精神。 )项目式评价模式 项目评价主要针对课程巾一些诸如收集活动 类、调查考察类、项目分析类、实验实践类的活动进 行评价.这是一种整体的评价方法,可刚于评定学 生的计划能力、创新能力、整合与知识归纳的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 、其完整的操作过程分 以下几个步骤: (1)课前准备。以评激学 、 先发一张评价表供学生在课外实践时备川.可 以是个人调查用的自评表.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川的 互评表。当学生拿着这些带有要求的评价表时,就 会在课外自觉、主动、有目的性地去完成涮查和收 集相关内容的任务.从而达到口标。 评价表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作课堂交流之川.自 主或互评的等级可作单元总评时的参考.也呵作为 一项考查作业内容存放于学爿笔记巾。 (2)项目课堂展示,以评督学 为了达到以评督学的目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 进行展示学习。在展示中相互评价。这一方面能有 利于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性 交流.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高的 目标前进.同时可以发展学习过程巾的沟通交流能 力和知识表征能力 (3)综合反馈,以评促学。 通过课堂展示及在展示过程巾激励性评价的 坚墼垒鉴 ! 塑!!! 从而达到了以评促学的目标 如果每个项目都同上例一样进行全面评价.比 较费时费力,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具 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于项目的表现性评价。教师可 以灵活运用评价方式进行.可以针对其某一阶段进 行评价.某些项目可以以学生的自主评价为主。 通过对项目过程的表现性评价.可以不断加强 学生对实践过程的重视.而不只是结果。从而大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科学评价方法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是无形的 激励。通过实施表现性评价.笔者认为教师工作量 虽有所增加.但认为通过表现性评价的应用.可以 弥补传统的评价模式的缺陷.评价效果较好。通过 实施表现性评价能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可以引 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这是符合注重以能力为核心的 改革方向的 但表现性评价在其应用中也有一定的 局限性:首先是这种评价方式在最初探索阶段比较 费时费力.老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制定表 现性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其次是由于人为评分,表 现性评价比较容易受到评价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信度较低:第三,要在课程中较 多地采用表现性评价还有相当的困难.有赖于学校 相应条件的支撑.尤其是图书资料、实训设施设备 等。随着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坚 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会越来 越科学.取得越来越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l】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1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性评定手册【M1.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1. f3】边玉芳.课堂展示性评价:学生学习评定的新探索【J】.教育 发展研究,200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