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废水中COD测定方法的改进

废水中COD测定方法的改进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废水中COD测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熊梅英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17期

摘 要:对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HBA-100型标准COD消解器代替原加热回流冷凝装置,将原回流时间由120分钟缩短为90分钟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COD消解器

炼油化工排出的废水中溶解大量的有机物和部分还原性无机物,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消耗大量的氧,破坏了水体中的氧的平衡,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受到影响。而厌氧微生物的繁殖会使水体发黑发臭,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损害。为了对废水进行有效治理,就需准确测算出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质有机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国家标准方法重铬酸钾法(GB11914-)。该方法测定有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但存在着回流时间长,水电消耗大,需要专门的回流装置,占用场地大,不适合批量测定等不足。

本文就重铬酸钾法测定,重点分析回流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采用HBA-100型标准COD消解器代替GB11914-标准分析方法中的加热回流冷凝装置来缩短回流时间。 1 测定方法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浓硫酸的条件下,以硫酸银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以氧的mg/L表示。 2 实验步骤

2.1 取10ml试样置于磨口的250ml锥形瓶中,准确加入0.25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和几颗防爆玻璃珠,摇匀,置于冷凝管下端,从冷凝管上端缓慢加入15ml硫酸银-硫酸试剂,不断摇动锥形瓶使之混匀,至溶液开始沸腾时计时。

2.2 回流结束冷却后,用50ml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用水稀释。

2.3 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黄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V2)。 2.4 与样品同时取10ml蒸馏水进行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V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计算公式:

C[(NH4)2Fe(SO4)2°6H2O]=5.00×0.2500/V=1.2500/V。 2.5 测定结果的计算:以mg/L计的水样化学需氧量 COD(mg/L)=C(V1-V2)×8000/V0 3 结果和讨论

3.1 回流的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回流时的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比较明显。实验温度可调节电炉控制试样刚好沸腾,控制好温度后对回流时间进行讨论。回流时间过长,溶液逸出损失未反应的k2Cr2O7,使分析结果偏高。回流时间过短,氧化不完全,使分析结果偏低。而原标准方法中回流时间为120分钟。

3.2 采用COD消解器后回流时间的影响

采用COD消解器代替原标准分析方法中的加热回流冷凝装置要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回流时间,而原标准方法中回流时间为120分钟若能缩短为90分钟,就能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及时指导生产。

3.3 不同回流时间测定结果

下面比较回流时间为90分钟和120分钟时在不同浓度COD标准溶液中的测定结果。 取500mg/L的COD标准溶液,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250mg/L和50mg/L的COD标准溶液,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的测定结果看出,90分钟回流时间测定的COD值,在标准范围内,表明其有较好的准确性,满足分析测定的准确度要求。回流时间为120分钟的标准偏差为0-2.91,相对标准偏差为0-1.18,回流时间为90分钟的标准偏差为0-2.35,相对标准偏差为0-0.96。两种回流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满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规定的精密度要求。 3.4 检验回流时间改进前后废水COD测定结果:

为了检验回流时间为90分钟的可行性,我们选择外排口和部分装置废水进行对比分析,测定结果见表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表2可以看出,90分钟回流时间和120分钟回流时间所测的COD的值相近,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说明采用COD消解器代替原标准分析方法中的加热回流冷凝装置,将加热回流时间缩短为90分钟是完全可行的。 4 结束语

4.1 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避免其它影响的因素后,控制好回流时间,便可以得到准确度高、精密度高、稳定的测定结果。

4.2 采用COD消解器代替原标准分析方法中的加热回流冷凝装置,加热回流时间能缩短为90分钟,完全可以准确测量出废水中COD。同原标准重铬酸钾氧化法相比,耗时短,工艺简单,节约水电,达到了节能高效、快速准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2.

作者简介:熊梅英(1967,1-),女,湖北省武汉市,助理工程师 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环境监测工作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