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8月第13卷第15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Aug 2019, Vol. 13, No. 15
·205·
。新生儿窒息[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护理前及分娩时VAS评分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产妇VAS评分(7.94±0.75)分与对照组的(7.98±0.83)分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8, P=0.744>0.05)。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大3~4 cm、宫口开全时VAS评分分别为(6.35±0.71)、 (7.43±1.09)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9±0.87)、(9.02± 0.75)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01、11.014, P=0.000、0.000<0.05)。
2. 2 两组产妇产程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为(5.65± 1.93)h, 第二产程为(0.63±0.37)h, 第三产程为(0.16±0.04)h, 总产程为(6.44±2.)h;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为(7.19±2.38)h, 第二产程为(1.18±0.56)h, 第三产程为(0.16±0.06)h, 总产程为(8.53±3.95)h。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6、7.510、4.032, P=0.000、0.000、0.000<0.05)。而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 P=1.000>0.05)。
2. 3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不良母婴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0.71%(9/8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2%(19/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 P=0.038<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76%(4/8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4% (17/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7, P=0.002<0.05), 但观察组产妇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38%(2/84)、3.57% (3/84), 均略低于对照组的7.14%(6/84)、5.95%(5/84),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00、0.525, P=0.147、0.469>0.05)。3 讨论
经本文研究发现, 两组产妇护理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大3~4 cm和宫口开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产妇采用的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 缩短分娩时间, 为产妇顺利分娩创造了有利条件。两组产妇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 观察组采用的导乐陪伴分娩有助于改善不良母婴结局。初步分析原因:在临床中, 产妇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母婴结局, 由于大多数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和对分娩过程的了解, 导致产妇在漫长的分娩疼痛过程中常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
。而本文中观察组实施的导乐陪伴分娩可通过产前情绪[3, 4]
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产程陪伴、指导和鼓励等方式, 增进对产程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帮助产妇维持充足的体能, 缓解产妇焦虑、恐惧情绪, 以更好地适应分娩过程。与上 述研究结果相吻合, 程晓等[5]对156例初产妇研究后发现, 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患者的自然分娩率为94.87%, 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88.46%, 此结果与本文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 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 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 应用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有效减轻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 缩短产程, 降低剖宫产率, 改善不良母婴结局,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谢明静, 陈希雅. 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临床应
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3):438-440.
[2] 刘小英, 刘红梅, 谯艳, 等. 家庭运动干预联合饮食控制对妊
娠期糖尿病孕妇脂肪因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4):3114-3117.
[3] 黄晓蓉, 余露, 曹艳, 等. 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
的应用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0):2195-2196.
[4] 张蕾蕾. 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5):255-256.
[5] 程晓, 万娣.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212-213.
[收稿日期:2019-01-16]
产科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
影响分析
陈霓 叶燕美 陈丽英 郭艳
【摘要】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80例产妇,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产妇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产妇总产程时间(7.2±0.6)h短于对照组的(10.5±1.3)h, 产后出血率2.5%低于对照组的15.0%, 新生儿Apgar评分(9.4±0.5)分、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92.6±6.5)分、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7.5%均高于对照组的(7.6±0.2)分、(51.3±4.8)分、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 不仅能保障母婴健康, 还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产科护理;整体护理;母婴健康DOI:10.141/j.cnki.cn11-5581/r.2019.15.115
作者单位:51813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206·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8月第13卷第15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Aug 2019, Vol. 13, No. 15
产科护理质量与母婴健康密切相关, 以往, 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常规护理虽能促进母婴保健质量得到一定提高, 但其护理措施不够全面和规范, 从而难以满足现代产科护理要求[1]。整体护理是一种根据产妇心理、生理特点制定的全面护理模式, 将其应用于产科护理中, 不仅能确保母婴健康和提高产妇预后质量, 还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本文主要分析了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产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43岁, 平均年龄(27.9±5.4)岁;孕周38+2~42+3周, 平均孕周(39.3±0.9)周。研究组产妇年龄22~42岁, 平均年龄(27.8±5.3)岁;孕
+4+1
周38~42周, 平均孕周(39.4±0.9)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单胎、足月妊娠者, 阴道分娩产妇;②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严重妊娠期并发症者;②对本研究不知情或配合度不佳者。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主要给产妇提供常规产前检查、产程监测护理等。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 具体如下。1. 2. 1 环境护理 产妇入院后, 护理人员首先需为其营造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的住院环境, 以提高其身心舒适度。1. 2. 2 产前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除给产妇提供常规检查外, 还应设计分娩计划书, 让家庭参与分娩计划, 搭建需求沟通桥梁。开展3D图像宣教, 与孕产妇进行交互式健康宣教, 为其讲解自然分娩、剖宫产、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鼓励和引导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减轻其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提供产前精准照护。
1. 2. 3 产程护理 开展反模式, 分娩期间全程照护, 予单间分娩室, 家属陪产, 介绍助产士的电脑屏保系统。护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χ2P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例数
4040
人员需密切关注产妇产程进展及宫缩情况, 需指导其调整呼吸、放松肌肉, 提供一对一的自由体位分娩指导, 以降低宫缩引起的疼痛感, 待宫口全开后, 指导产妇取正确体位和进行适宜腹压, 促进其顺利分娩。
1. 2. 4 母婴一体护理 分娩后, 护理人员需进行母婴同室护理, 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产妇产后流血量、排便情况;另一方面还需鼓励产妇尽早进行母乳喂养, 并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方法。
1. 2. 5 人文关怀措施 孕产妇入产房时开展温馨亲切的迎送服务, 助产士去病房行产前及产后访视, 分娩后为产妇提供暖胃汤、爱心鸡蛋。为新生儿出生订制专属贺卡、生命树, 让出生更有仪式感。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采用问卷调查表收集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总分为 100分, 得分越高说明掌握情况越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
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 -x±s, n(%)]
总产程时间(h)10.5±1.3 7.2±0.6a12.810<0.05
产后出血6(15.0)1(2.5)a3.914<0.05
新生儿Apgar评分(分)
7.6±0.2 9.4±0.5a21.140<0.05
表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x±s, n, %]
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分)
51.3±4.8 92.6±6.5a
32.326<0.05
十分满意
2236
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不满意12631
总满意率85.0 97.5a3.914<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χ2P
例数4040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3 讨论
产妇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中, 在这期间存在多种对母婴健康不利的影响因素, 如产妇产前的焦虑、紧张情绪,
。因此, 就需要临床在产妇分产程时间过长、分娩不畅等[3]
娩的全过程对其施行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结合了产妇心理变化、生理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并进行不断更新和改进的新型护理模式, 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护理理念, 将其应用在产科护理中, 通过在产前给产妇提
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护理、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一方面能缓解产妇产前的负性情绪和提高其身心舒适度, 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其对分娩相关知识的认识, 从而更好的配合临床相关工作[4, 5]。为加速产妇产程进展, 护理人员还需密切关注产妇宫缩情况, 指导其调整呼吸、放松肌肉, 以降低宫缩疼痛, 并以适宜腹压帮助产妇顺利分娩。最后, 在产妇分娩成功后, 还需进行母婴同室护理, 一方面要预防产妇出现不良产后并发症, 另一方面还需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8月第13卷第15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Aug 2019, Vol. 13, No. 15
·207·
参
考
文
献
。理方法等, 才能保证保障母婴健康安全[6]
本研究中,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产妇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总产程时间(7.2±0.6)h短于对照组的(10.5±1.3)h, 产后出血率2.5%低于对照组的15.0%, 新生儿Apgar评分(9.4±0.5)分高于对照组的(7.6±0.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海霞[7]研究报告中得出的整体护理组总产程时间(7.81±1.11)h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的(10.33±0.32)h, 新生儿Apgar评分(9.21±2.13)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37±2.1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结论基本一致, 且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92.6±6.5)分、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7.5%均高于对照组的(51.3±4.8)分、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 在产科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 不仅能保障母婴健康, 还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刘丹, 麻真, 宁东艳. 产科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母
婴健康的影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 25(23):155.
[2] Chen L, Yang JJ, Wang Q, et al. A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Computer Software &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Workshops, 2011:441-445.
[3] 王芳. 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 实用临床
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42):99, 101.
[4] 张玉乡. 产科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影
响.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7, 33(1):-90.
[5] Kung CC, Ou YY, Yeh DR, et al. The neural substrate of maternal
love in shopping: Moth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er child vs. for herself: An fMRI study//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ange Technologies, 2014:137-141.
[6] 顾媛媛. 整体护理模式对产科母婴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实
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43):59.
[7] 张海霞. 产科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影
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3):149, 156.
[收稿日期:2019-01-11]
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桡骨重建术的护理研究
王燕凤
【摘要】 目的 探讨行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桡骨重建术患者的高质量护理方案。方法 68例行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桡骨重建术的患者, 采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一般组, 每组34例。一般组采用围
术期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神经损伤、感染、上肢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 随访2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2.94%显著低于一般组的20.58%, 术后住院时间(10.90±2.04)d显著短于一般组的(13.25± 2.09)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为期2个月的有效随访, 研究组术后2个月的Fugl-Meyer评分(42.91±3.88)分显著高于一般组的(35.02±4.0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桡骨重建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 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 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 腓骨瓣移植;桡骨重建术;护理干预;并发症;运动功能DOI:10.141/j.cnki.cn11-5581/r.2019.15.116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桡骨重建术为我国临床治疗桡骨创伤的常用术式。由于该术式创伤性较大, 患者在围手术期
[1]
。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较高, 因此对临床护理的需求较迫切
为满足行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桡骨重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需求, 本院为患者制定了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本研究主要评价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桡骨重建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和研究组, 每组34例。研究组中男19例, 女15例;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40.91± 5.1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7例, 工伤13例, 打架斗殴4例。一般组中男18例, 女16例;年龄30~69岁, 平均年龄(40.95±5.0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 工伤13例,
打架斗殴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事先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 2 方法 一般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研究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干预 ①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术前因机体痛苦严重及担忧手术治疗效果等原因, 患者较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与患者沟通, 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疗效的可靠性, 介绍一些获得良好疗效患者的情况, 消除患者心理上的疑虑,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并配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 包括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等,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②供区、受区准备:按照手术需求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注意保护患者供区、受区皮肤。
1. 2. 2 术中护理干预 术中除配合手术医师操作、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外, 还需加强患者的躯体保暖, 避免患者因
作者单位:523900 东莞市虎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