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 小
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 “环境保护,教育为 本”。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与兴衰, 也取决 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 努力。不断培养和提高下一代的 “绿 色伦理 ”观念,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 和职责。近 几年,我校注重把环境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 学之中,在 “环境保护教育 ”方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使保护 环 境成了全校每个师生的共识。这里我想结合数学教学, 谈谈对小学生渗透环境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环境教育因素 由于小学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处在逐步发展阶段,他 们的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他们的 认识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直观。所以新编小学数学教 材图文并茂,有 80%以上的插图都蕴含着 丰富的环境教育 内容,准确地把握插图中环境教育因素, 能使学生更易理解、 接受。如:一年级小朋友从进学 校第一天第一堂数学课, 就要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在 “准备课 ”第 2 页上就看到环境 优美的生活环境:
1 座大 桥、 2 只蝴蝶、 3 幢楼房、 4 只彩 球、 5 位小
朋友、 6 朵白云、 7 棵松树、 8 个字(请您爱护花 草树木)、9 只小鸟、 10 朵鲜花 ⋯⋯在学生练习数数的同时 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爱护公共 设施,不随地 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使我们生活的环
第1页/共9页
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第一册第 10 页和第 17 页的“校园一 角”插图,让学生知道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 营造,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校舍、操场、游泳池 ⋯⋯ 是 我们每个小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熊猫、羚羊、松鼠、 企鹅、白鹭、猴子等动物的插图,使学生知道动 物是人类 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野生动物灭绝之时,就是我 们人类灭亡之日,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 动物,特别是野 生动物,同时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东北虎、亚洲象、中 华鲟等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 它们濒临绝迹。 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拓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 征和接受能力,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逐步 抽象、充实, 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水、大 气、土地到动、植物,从资源、人口 到地球、宇宙,教材 中有 50%以上的应用题都作了一定的反映。如:
1.
每个窗台放
2 盆花, 5 个窗台一共放多少盆花?(第三册) 2.
同学们采集
标本,捕到 9 只蜻蜓,捕到蝴蝶的只数是蜻蜓 的 3 倍,捕到蝴蝶多少只?(第四册)
3.
1500 米,5 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第五册) 4.
第2页/共9页
一条蚕吐丝
大林有 55
张风景邮票,动物邮票比风景邮票少 种邮票一共有多少张?(第六册)
29 张,两
5. 沿海堤有一条防风林带, 宽是 48 米,东港村境内的防风
林 带占地 80 平方米,这段防风林带的长是多少 米?(第七 册)
6.
的只数是丹顶鹤的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
3 倍,已知天鹅和
丹顶鹤共 96 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第 八册)
7.2019 年江苏省海水产品量达 79.5 万吨,淡水产品大约是
海 水产品产量的 2.09 倍, 2019 年江苏省水产品产 量大约有多 少万吨?(第九册)
8. 园林工人铺草坪, 第一组 6 人铺了 37 平方米, 第二
组 7 人 铺了 43 平方米,哪个小组铺得多?(第十册)
7
9. 织女星每秒运行 14 千米,是牛郎星运行速度的 ─,牛郎
星 每秒运
13 行多少千米?(第十一册)
10. 在比例尺是 1:25000000 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
的距离是 4.21 厘米,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 是多少千 米?(第十二册) 类似以上题目,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规定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要求,但它们已
第3页/共9页
内在显 示了环境与 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解答好这样的题目,学生的环 境保护意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 二、要善于搜集环境教育的统计数据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是按 指数规律增长的,但教科书由于编写时间和容 量的, 一些对儿童有影响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来,因此,要在数 学教学中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 环境教育,善于搜 取当代社会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新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这 就要求我们平时广泛阅读书报, 时时留心有关数据,以便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环境教育的数据。如: 环境与生活:
1. 一个人平均每天呼吸 14 千克空气,是一天食物重量的 10 倍或饮水重量的 4 倍。 1 2.
里绝大部分是水,肌肉里有一半以上是水,骨头里 是水,
血液─
4 人体是个 “大水桶 ”。
3. 一公顷生长旺盛的草坪,每天可以吸收 900 千克的二氧
化 碳,放出 600 千克氧气。 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消耗 250 克氧气, 呼出 900 克二氧化碳。照这样计算,一个人必须拥有一个教 室大小的草坪,才能满足人体对氧气的 需求。
1
第4页/共9页
4.
的药物模仿天然植物合成, 从植物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药物直接
4 中提取或以植物为原料。 环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 1. 我国有 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居世界第三位, 但我国
“地 大人更多,物博人均少 ”,占世界陆地 ─的土 地却要养活超 过世界 ─的人口。
1 1 10 5
2. 一只燕子在 6 个月里可以吃掉 50 万只害虫, 一头猫头
鹰一 年中会吃掉 1000 只田鼠,而 1000 只田鼠一年要吃 掉 2 吨 粮食,一只灰喜鹊可以保护 1300 平方米的松林免遭松毛虫 的侵害。
3. 最近,罗布泊地区打出了第一口淡水井, 井深 465
米, 日出水量达 452 立方米,为当地矿产、旅游业 的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
4.2019 年,宁波市共接待境外游客 10.05 万人次,比上年增
长 13.7%,旅游创汇 6.3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8 .4%。 环境污染的危害:
1.2019 年 12 月中旬,急剧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使沈阳 4
天内有 2019 多人急性中毒。
2.1 支烟产生的烟雾需一个房间的空气来混合,人才不会受
第5页/共9页
伤害。
3.去年北京市洗车用水就洗掉了 13 个昆明湖,造成首都饮用
水紧张。
4. 目前太空有 2019 个废弃卫星, 1400 个用过的火简助推
器 和 1100 个游弋的小型物体, 这些太空垃圾随时会 撞坏卫星。 如此等等,教者向学生提供这些数据信息时,要正确处理好 智育与环境教育的关系;要有助于学生 “环保 ”意识的提高; 要将有意识的教育寓于无意识的受教育之中,做到自然、贴 切、力求渗透,以达到 “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 ”的境界。 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三、要善于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适量地渗透环境教 育内容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 与其它年龄 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的特征。所以,教者就应该依据学生 不同年龄特征,向学生渗透不同的环境 教育内容。如: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 ,从上学之日起 ,就日诵不辍 ,一般在几年内 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 ,熟记几百篇文章 ,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 句酌 ,琅琅上口 ,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 的今天 ,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 ,竟提起 作文就头疼 ,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 尖锐地提出 :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 ,中学语文毕业生
第6页/共9页
语文 水平低 , ⋯⋯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 9160 课时,语文是
2749课 时,恰好是 30%,十年的时间 ,二千七百多课时 ,用来
学本国语 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 ! ”寻根究底 ,其主要原因 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 ,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 议论文的 “三要素 ”是论点、论据、论证 ,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 结构: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但真正动起笔来 就犯难了。知道 “是这样 ”就,是讲不出 “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 是无 “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 , 抄人家的名言警句 ,抄人家的事例 ,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 像样的文章。所以 ,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 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 技方面下功夫 ,必须认识到 “死记硬背 ”的重要性 ,让学生积累 足够的 “米”。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它的平均深度是 4028 米,最小 的洋是北冰洋,它的平均深度比太平洋少 2718 米。北冰洋 平均深度多少米? ”(第四册)。二年级的学生练习后,只须 让学生知道海洋可向人类提供丰富的 海产品,我们要爱护 它。 “黄海盐场每块盐田长 100米,宽 80 米, 500块这样的 盐田占地多少公顷? ”(第八册 )这时针对中年级学生求知 欲强的特点,可适当向学生介绍海洋是全球气候的调节者, 是动植物的故乡,是资 源的宝库,它需要全人类以最
第7页/共9页
大的 爱心去关心它、保护它。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有 5.1 忆平方千 米,其中海洋面 积有 3.61 亿平方千米,海洋的面积占总面 积的百分之几? ”(第十一册)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 这时 可告诉 他们:海洋是 “21世纪人类的第二粮仓 ”,我们要开 发和利用海洋生物、 矿产资源, 但在开发海洋的同时, 又 要 特别注意保护和改善海洋资源和环境,让浩瀚蔚蓝的海洋千
秋万代,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 生产、生 活和健康。如今年 4 月发生的一次赤潮,直接经济损失 超过 1 亿港元。所以我们要与自然建立和谐 的生活关系。 单靠 “死”记还不行 ,还得 “活”用,姑且称之为 “先死后活 ”吧。让 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 ,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幅可长可短 ,并要求运用积累的 成语、名言警句等 ,定期检查点评 ,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 或展出。这样 ,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 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石
多鸟”的效果。 总之,在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的今天,作为我们每 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更新教育理论,增强 环境教育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结合数学 课的特点,在完成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 三种能
第8页/共9页
,达到 “一
力培养任务 的同时,对学生渗透必要可行的环境教育,使每个学生知道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 —— 地球 ,我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 惜她。”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 “教 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 “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 “教习” 一称。其实 “教谕 ”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 “教授 ”和“学 正”。“教授 ”学“正 ”和“教谕 ”的副手一律称 “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 “校”或“学 ”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 “经 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 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 ”等。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