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菌制剂的灭菌方法和灭菌工艺的验证

无菌制剂的灭菌方法和灭菌工艺的验证

来源:九壹网


无菌制剂的灭菌方法和灭菌工艺的验证

无菌制剂应具有无菌、无微生物污染的特性。无菌制剂主要包括注射剂、眼用制剂、植人剂、用于伤口或手术后切口的冲洗液和透析液等。因为它们直接与身体内易发生感染的体液或组织接触。故这些制剂中无菌是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无菌制剂的制备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1)蒸汽法;(2)干热法;(3)过滤法;(4)环氧乙烷法;(5)辐射法。选择哪种方法进行灭菌。主要考虑制剂的特点、微生物的情况和主成分的性质(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等),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产品必须要经过无菌检查以证明所采用方法的效果。同时还要对灭菌方法进行验证。

笔者在审评过程中发现。个别无菌制剂申报资料中制备工艺部分选择灭菌方法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制剂的特点、微生物的情况和主成分的性质。例如,对耐热的注射液,在没有考察主辅料中存在的微生物的情况下,直接选择过滤灭菌法。另外,湿热灭菌温度的确定仅依据主药的稳定性.未考虑剂型选择的合理性和灭菌的效果。这种现象在粉针改小水针、小水针改大输液中比较明显。实际上,剂型的选择、制备工艺的研究和验证。以及拟达到的制剂的质量指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能达到拟定的制剂的质量指标,则应该考虑剂型选择的合理性和制备工艺的可行性。下面就常用的灭菌方法和如何进行灭菌工艺的验证做一简要的介绍。

1 常用的灭菌方法

1.1 蒸汽法:是在高压灭菌器中使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因微生物在湿热的环境中,一些重要的蛋白发生变性和凝固,使微生物死亡,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较之干热灭菌。在湿热的条件下。微生物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被杀死。高压灭菌器的常规操作温度是121℃,时间是20min;也可选择达到相同杀灭效果的115℃。30min。一般来说,湿热灭菌方法适用于可承受所需温度,且能被湿气穿透但不会受到不良影响的、包装在密闭容器中的药物制剂。蒸汽灭菌对油类:脂肪类、油性制剂、

1

其他不能被湿气穿透的制剂.以及可能会被凝结水破坏的粉末无效。

1.2 干热法:是在特别设计的灭菌炉中进行灭菌的方法,通过气体或电加热,炉内温度可控。干热灭菌是基于焚化或氧化使微生物脱水死亡,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因干热灭菌在杀灭微生物方面的效果较差,故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具体的温度和时间需根据制剂的大小和类型、容器及其热分布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进行灭菌处理的个体单位应尽量小。装载灭菌炉时热空气应能在炉内容器室内自由循环。于热灭菌的温度通常是160℃至170℃。时间不少于2h。更高的温度可缩短时间。反之,较低的温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干热灭菌通常用于湿热灭菌无效的物质,包括不挥发油、甘油及各种热稳定的粉末等。干热灭菌也是玻璃器皿和手术器具灭菌的有效方法。

1.3 过滤法:是通过过滤介质吸附或筛除去除微生物的方法。一般用于热敏感溶液的灭菌。但是,采用过滤灭菌方法的制剂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检查和验证,因为制剂过滤灭菌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被滤溶液中存在的微生物。所以要根据被滤溶液中存在的微生物情况。选择适宜孔径的滤膜。

1.4 环氧乙烷法:环氧乙烷(EO C2H4O)是最常用的气体灭菌剂。其是通过与细胞内的大分子起化学反应而破坏和消除蛋白的活性,使微生物死亡,达到灭菌的目的。通常用于热敏感和湿敏感的物质。气体灭菌的设备与高压灭菌的设备类似。蒸汽高压灭菌器与环氧乙烷灭菌器联用的装置已经上市。气体灭菌法的可变因素较多,如温度(27℃~63℃ ,通常在38oC~54~C之间)、气体的浓度(300mg/ml~1200mg/ml,通常在400mg/ml~600mg/ml之间)、湿度(RH30%~ 90%,通常在RH 50%~60%之间)和时间,故较之蒸汽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不能严格定量。一般来说,增加系统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可以增强气体灭菌的效果,并可缩短时间。如果被灭菌物质不能承受增加的湿度和温度,则需要延长时间。通常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时间为4至16h。因为环氧乙烷气体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常用于医疗器械、外科手术用具和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等的灭菌;还可用于不与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不稳定的酶制剂、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灭菌。

1.5 辐射法:是使用 射线或阴极射线灭菌的方法。可能是基于通过射线照射后,微生物中的化

2

学物质(DNA)发生了变化,使细胞活性丧失,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通常剂量1.5Mrad。辐射灭菌可对某些药物制剂进行灭菌,但需要非常特殊的设备,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受到。

上述灭菌方法中应用和研究最广泛的是加热法,加热灭菌是以完全杀灭细菌为特征的手段,也是通常选用的方法。

2 灭菌工艺的验证

所有灭菌工艺的验证都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1)选择能抵抗灭菌工艺的生物指示剂;(2)考察各种变量对生物指示剂耐受性的影响(例如,生物指示剂的繁殖,生物指示剂与被灭菌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3)建立生物指示剂在灭菌过程中破坏的定量指标;(4)测定被灭菌物质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实现无菌的可能性。

生物指示剂应具有如下特性:(1)对灭菌方法具有耐受性;(2)耐受性在设定的条件下稳定且可重复;(3)灭菌工艺后可有效回收;(4)非致病性。

实际上,每一种灭菌工艺都经过具有上述特征的细菌的验证,除过滤法外,常规使用的生物指示剂是孢子,因为在不利的环境中,孢子比一般细菌的生存能力强。湿热、干热、环氧乙烷和辐射灭菌都用革兰阳性菌的孢子做生物指示剂,过滤灭菌用革兰阴性小棒状杆菌做生物指示剂。

选择了合适的生物指示剂。灭菌方法的有效性就可以用生物指示剂的去除来表示。

灭菌研究的基本工具就是存活曲线,它是通过绘制存活的生物指示剂的数量得到,该数量是设定

灭菌方法的某些参数的指数函数。加热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的存活曲线。生物指示剂的存活数是在固定灭菌条件下(加热灭菌是温度。环氧乙烷灭菌是气体、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共同作用)暴露时间的函数。辐射灭菌的存活曲线。生物指示剂的存活数是辐射剂量(剂量单位是rad或Mrad)的函数。用标

3

准微生物技术(平板计数法)定量测定灭菌过程不同时间区问存活的生物指示剂数,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存活曲线。从存活曲线上可以计算出灭菌耐受性的D值,也就是存活曲线的斜率。D值是将细菌的总量减少一个数量级所需的时间(加热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或剂量(辐射灭菌)。

如果D值为2min.要将细菌数减少6个数量级,总的暴露时间应为12min。但通常灭菌方法是通过过度杀灭来验证的(细菌数减少12个数量级),故总的暴露时间应为24min。

过滤灭菌法生物指示剂的去除用过滤器的除菌效率(LRV)表示,LRV是在标准的生物指示剂数量(107个菌/Cm2过滤面积)和过滤条件下测定的。

灭菌工艺是保证无菌制剂达到无菌要求的关键步骤.注册申请人应根据研制产品的剂型特点、微生物的情况和主成分的性质(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等),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且所选灭菌工艺是经过验证的。如所选灭菌工艺为非常规灭菌工艺,不仅要经过无菌检查以证明所采用工艺的效果.还应对灭菌工艺进行验证.以确保产品达到无菌要求。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