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高效整合讲义 《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高效整合讲义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来源:九壹网


第三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整合一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北宋建立及强化集权 1.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2.强化集权的措施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 控制对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军事 权 收兵权 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在,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行政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官,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削实权 知州三年一换,州官频繁调动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财政 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掌控 制钱谷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 3.“崇文抑武”的政治

(1)具体措施: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2)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频发的情况,有利于积极影响 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导致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降低,消极影响 加重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二、契丹、党项、女真族的兴起和发展 民族 原居地

契丹 辽河上游一带 党项 宁夏、甘肃、陕西西北- 1 -

女真 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

一带 社会 游牧和渔猎生活 生活 杰出 耶律阿保机 首领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建国 国,定都上京 重要 “蕃汉分治”制度 制度 三、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统一 1.元朝的统一

推行科举制 皇帝,都城在兴庆 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1038年,元昊称大夏国元昊 游牧生活 带 游牧生活 阿骨打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 猛安谋克制 (1)建立政权: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蒙古灭西夏和金:1227年,成吉思汗率蒙古灭亡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对峙,战争持续40多年。

(3)元朝的建立: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4)统一全国: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统一。

(5)元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元朝的统治措施

(1)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民族融合: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行省制度 ①内容 由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 - 2 -

政务 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腹里”(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的中书省 地方 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10个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②影响:使集权在行政上得到保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整合二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和思想、科技及文化 一、经济重心南移 时期 表现 标志 原因 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重视发展生产 出现新生产工具秧马;北宋时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得到推广,农业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煤的开采量是世界第一位;铁、铜等金属冶炼达到世界最高水手工业 平;宋代瓷器畅销世界,中国被誉为“瓷之国” 经济 城镇大量兴起;宋代人们就有了商标广告意识。北宋时四川地发展 商业 区出现最早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宋代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宋代出口丝织品、海外贸易 瓷器、茶叶等等。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二、儒学的复兴和程朱理学

1.背景: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 主张 哲学观 认识论 魏晋南北朝开始到两宋完成。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太湖流域成为主要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耕作 - 3 -

代表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二程” 和封建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3.地位及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宋元科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技文化 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繁荣的 等 原因 印刷术 三大发明 指南针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火药 科技 著作 宋代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 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科技成果 郭守敬编订新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大为领先 背景 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特点 宋词 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士大夫的著名词作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以豪放派的苏轼、成就 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成就最突出 期。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之善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提出“格物致知” - 4 -

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散曲 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元曲 杂剧 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代表作家 地位 话本 小说 书法 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分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绘画 主要成就:以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即话本,实质是早期的白话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