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浅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来源:九壹网
浅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秦学明,陈 洪,王 伟

近年来全国很多职业技术学校都在进行省级的双示范(示范校、示范专业)建设工作,在双示范建设中明确要求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进行。2018年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有幸成为省内首批示范专业进行建设。本文以我校为例阐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思路。1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实训基地为目标。实训基地要从总体规划、功能设计、设备设施、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建设,要满足职业素养教育与产、学、研、培一体化要求。以深化产教融合,系统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抓手,以区域内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据,建立校企“共建、共用、共赢、共管”的“四共”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同时要引厂入校共建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配置硬件设

图1 校企“四共”实训基地建设机制

备,使实训基地达到具备承担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和高水平职业技能鉴定任务的能力。

等内容。在说的过程中,其他教师进行质疑补充,主备教师根据建议对备课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后的教案,由学校进行审核,审核后下发至组内成员,保证人手一份。在前期,通过对集体智慧的分享,对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汽修专业教师加深对教材及维修手册的理解和认识,拓展了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但是每个成员拿到现成的教案后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归纳,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对教案进行删减或添加,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

思和集体反思。这既是对以往工作的延伸,也是后续教学

4)个人反思形成共案(再集中)。教学反思包括个人反3)二次备课形成个案(再分散)。经过集体讨论完善

2.3 五项内容五备课

为快速帮助新入职或刚转行的专业教师快速提升汽修专业课的备课能力,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制订由“授课计划、项目备课计划、项目备课、任务备课、教学札记”五个备课部分组成的标准化备课流程。

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时刻谨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做到“五备”,即通过了解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学习现状、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设施设备,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如何学”的问题,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 总结

汽修专业教学集体备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研组要针对在教学发展和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不断进行优化、完善。而每一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既可利用集体备课确保教学无误,又可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使教学更具风格。

(收稿日期:2019-11-02)

的基础。个人反思是指教师对二次备课的教案付诸课堂实践后进行的反思与研究,通过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行为对各环节的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对其成败加以追记,做到每课必反思,积累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 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资源共享2.1 加强合作,

联合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成立四川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联盟,搭建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平台,整合区域内各职业院校、企业的教学和生产资源,实现整体规划、错位建设、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以深化产教融合,系统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信息化教学与专业的深度融合为抓手,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准确专业定位,精准人才培养目标。

“产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强化工学结合2.2 构建

要做到实训基地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就要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着手。人才培养模式思路要有转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以企业生产岗位实际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与企业深度融合,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等,根据企业生产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解决教学与企业生产的矛盾,实施多元教学、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参照课程的开设情况,为课程的开设服务,课程的开设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要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及职业发展要求为依据,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添置必备硬件设备2.3 紧跟行业先进技术,

重点购置一批技术含量高,贴合课程设置、对接1+X证书制度、赛教融合的硬件设备,使实训设备的配置与课程对接,与实训项目对接,与企业岗位能力对接,与汽车新技术对接,配置的实训设备要有助于学生掌握汽车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2.4 引厂入校,

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一体化课程开展,将企业与学校联系在一起,建设既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又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校企双方携手开发以生产任务或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导的一体化课程,学生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学习,校企共同开展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实施。

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校企互动、合作共建”的建设思路,以本专业现有各类实训基地为基础,通过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与省内知名汽车生产和维修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校企合作“面”更广,“度”更深,促进本专业的

整体发展,产教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2.5 实训安全防护和环保措施

实训室的安全防护和环保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实训室设计规划要重点考虑对油、电、废气排放、废油收集等的管理和防护措施。废气回收涵盖整车作业区、发动机拆装检测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整车模块化教学实训室;而创业创新区采用移动式废气回收排放装置。科学规划安全通道,配置足够的针对油和电的消防器材。

图2 产教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3 实训基地建设预期成果

(1)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依托汽修行业协会成立行业指导委员会,并以此与本地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将企业员工需求与学校学生培养进行对接,校企共同参与培养,做到生产与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学校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要求高度统一。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融合,引入行业标准与需求,创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对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推动、质量监控和交流服务,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人才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任职要求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依托现有企业平台,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范围,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切实提高学校汽修人才的输出质量、解决毕业生专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不对等的一系列问题。

(收稿日期:2019-10-18)

6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