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028412)梁 成 李 伟 [摘要]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专业设置和开设的课程,都不能与时具进;缺乏吸引力,实训设施也跟不 上、师资培养薄弱,这些问题影响着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制约着农业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 体系、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改革而促进专业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艺技术 发展 改革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代农艺技术专业“四层次”专业课程体系。将现代农艺技术专 在职教理念指导下,专业教学团队以研究职教理论为支 业课程分为: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 撑,以先进的职教理论为指导,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开发。 升渐进的四个层次。 确立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培 并以此为前提,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 采用劳动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 养目标,形成了一套富有特 析入手,按照程序开发专业课程;以认知学徒制教育理论为指 学管理,使教学工作日趋规范化、信息化,导,工作学期学生以学徒身份顶岗工作,承担具体职业岗位工 色的教学体系。 作,充分利用农场文化、管理环境,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岗 在课程改革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 重点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位综合素质的训练养成。形成有专业特色的“校场合作,基于 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谋求学校与农业生 使学生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在专业主干课程中,通过远程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立足 产农场的深层次合作,融生产环境与学习环境、教学环境与产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模式,增加了一些具有行业和区 业环境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采用校场合作、产学交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 域特色的综合性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 在一些专业试行了模块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农场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产学交 替、校场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场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 一专业课教学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理论与实践揉合在 起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多媒体 校园文化和农场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 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综合实训和模块实训,定期组织技能比 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一理化,实 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现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以学生能力 通过对本专业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全方位系统分析, 为本位,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对传统课 确定了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了适应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 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由知 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结合。构建“工作 识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使学生实 体系、践能力大幅度提高,满足了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使学生的 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就业率明显增长。 4教材建设 按照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目标要求,结合当地实 现用教材多数内容比较陈旧,缺乏知识的更新。有些学科  际,我校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园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教材还是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有些新版书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会,对专业建设、学生能力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只是更新包装,内容还是老的基本没变。而近几年企业在飞速 等方面进行指导。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计 发展,设备技术在不断更新,专业教材却还一成不变,已不能 划,使该专业建设更适应区域需要,学生就业优势明显。 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偏多;指导学 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 生进行生产操作的内容太少,实训实验课与实际生产脱节等。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 主线,形成了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平台,以技术应用和操作能力 工作的通知》精神,尽可能选择教育部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 训练为内容,以学生为本位,按职业技术岗位群的要求及时补 教材和中等职业院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规划 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将国家有关行业的职业资 教材,同时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 格标准纳入专业教学计划。 2课程体系改革 体系,把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充分体现到 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突出专业特色和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现代农艺专业以农业生产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农业生产 的需要,学校可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讲义,形成了一个完 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基于农业生产过程模块化课程为载体,以 善的校内外结合的教材体系。 学生参与农业生产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构建现 (下转第84页) f ◎圆一致盲重巳代化 ● 4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勤学好问的学生总能掌握学习的 加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 主动,在我们二高中这也是大多数学习较好学生的“法宝”,因 此,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式很重要。 4.1学生自我设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不同学生会由 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四层次为高考级,提供与学习 内容有关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试题分析与解答。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后,我们进行了阶段性小结或 此对同一种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各人接受能力也不 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都表明:①改变了只抓少数尖子生的做 相同。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地提出问题,只有实 法,使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 践才有所得。 落实。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 4.2学生之间设问。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 ②单差生、双差生转化很快,厌学的学生大大减少。③所有学 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他可以直接向其他学生询问 生都能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 对于某些方面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组成学 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并对促进学生形成乐观、顽强的 习小组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学会“协作”学习。 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④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良好学 4.3及时问老师。在同学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向老师请教,这样 风和教风的形成与巩固。⑤差生的转变和提高得到了社会和 学生手中要准备好一本错题集,能做到随时问积累起来会有 家长的称赞,促进了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形成, 很大的收获。 5测试试卷的分层设计 从而优化了教育环境。 分层教学模式仍在实验和实践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就感,高分段的学生有激励 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我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感到,学生的负担减 作用,我将测试题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 轻了,但教师的负担加重了,怎样把教师的负担也减下来,还 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的基础上增 应当继续探讨,也是决策者们应当探讨的课题。 3 s ¥ (上接第89页)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以种树之 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 道喻治民之理B作者抨击饿那些昏庸官吏,政乱令烦,徒然扰 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通过合作探究这个过程,鼓励学生 民,表达了革除弊政的主张C文中所谓“官理”不过是地主阶 发表不同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检测所学内容(测评阶段) 级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和种树并不一样D文章看似缓缓而 论,文字也生动易懂。其实,语浅意深。通过这样的检测,我们 围绕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 就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使三个层次的学生 业,当堂检测,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确保高效作业。例如在 都得到锻炼。 《种树郭橐驼传》我安排检测如下:①由基础较差的学生介绍 实践证明:三段六步教学法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符合教 作者和回答字音题。②由基础中等的学生回答有关翻译的踢。 育教学规律。但由于我尚在探索阶段,因此在过程中难免会有 如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甚善,名我固当口 一些肤浅和不当之处。但我想,只要认真去做,随着知识量的 且硕茂,早实以蕃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D而木之性日 增加,经验的积累,我会做得越来越好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 以离矣③由基础的学生回答理解性的问题,如对文章主旨的 会越来越努力的。 (上接第198页) 5加强师资培训 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考核标准的制定,学校与企业制定时主 要针对垦区及北安管理局各农场大面积种植作物如小麦、大 现代农艺专业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关键也 豆、玉米、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考 制定考核标准时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技能为主, 在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如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教 核标准,师作为教学环节的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 同时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以便与学生今后的顶岗实习、就 教学环节的成败。目前的状况是现代农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业相衔接,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工作角色。 教师知识老化,缺乏“双师型”教师。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现代农 学生每一项工作任务完成后都要对其进行评价,评价要 艺专业,当务之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走出去”,加强 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考核原则,要求全面、客观。评价 现有教师在职培训。让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到企业生产第一 包括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三方评价为一体的评 线去培训,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自身业务能力,解决现代农艺 价体系,主要从学习态度、交流合作、平日表现、考核成绩及实 专业教师知识老化的问题,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的教师。二 践技能等方面采用打分、考试、技能过关测试和操行评定等形 是“请进来”,聘请企业技术员做兼职教师或实训教师,择优招 式,企业评价主要从实践技能、见习实习表现方面,采用作品 用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吸收优秀的毕业生来校任教,为职校 评价及见习实习鉴定的形式。 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实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 6建立校企共建学生评价体系。明确学生培养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先进评价模式的改革,才能积极 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教学改革深化,实现以能力为本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对于学生的评价模式,都是经过与企 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社会培 业多次讨论共同制定的,尤其是专业学科,如《农作物生产技 养更多落地型实用技术人才地。 f圆 一款盲玩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