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孩子也能写好作文

农村孩子也能写好作文

来源:九壹网
 农村孩子也能写好作文

青白江区弥牟小学 曾小红

在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在写作中表现不尽如人意。虽然由于生活在农村,孩子们接触到的事物相对城里孩子来说少得多,可是换一个角度看,他们也有只属于自己圈子的特别的事。何不抓住农村特色来打开农村孩子的写作之门呢?

抓住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把它放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有兴趣才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作文潜力。一旦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有了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时就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举办一些贴近生活的活动,让孩子们发现身边被忽视的美丽。春天,城里孩子去踏青,我们不用啊,咱们到处都是春,田野里,小路上,到处是春的脚印。城里人赏花,咱也有啊。桃花、梨花、油菜花,还有田埂边盛开的野花,处处都是春天的生机。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尽情呼吸春的芳香,尽情享受春的美丽。有了深切的感受,在课堂之上把她一起描绘出来。让学生在写作之余,还能受到爱乡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农村才是最美的天地,有写不完的美景正等着他们的笔头去发现呢!学生感受到了美,才能激起强烈的表达欲望,自然妙笔生花,其乐无穷。

积累素材,为作文奠定成功的基石。有了表达的欲望,还要把它完美的呈现出来。没有平时良好的语文素养,再的景色也会在笔下黯然失色。语文素养从哪来?阅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证明了读和写的紧密关系。现在农村也渐渐富裕起来,家长越来越重

视教育,为孩子买的书也越来越多。可孩子们还没能很好地把它们利用起来。于是我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并挤出一些课堂时间来专门阅读书籍,教会孩子们体会优美的段落,积累词语,名句,佳段。鼓励他们写读书笔记,心得,并定期交流,和同学一起分享读书的收获。在我们班举行的读书交流会,孩子们兴趣很浓,都争着把自己最喜欢的精彩部分展示出来。在交流过程中,孩子们增强了自信,胆子也大了起来,课堂便得异常活跃,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被吸引过来了。读了“万卷书”,接下来该回到生活中。 我建议家长让孩子自己参与到各种劳动之中,把看到过无数次的劳作场面亲自试试,体会劳动的酸甜苦辣,既能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又能让写出来的劳动场景会更鲜活,同时还能让孩子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通过体验,孩子写出的一些小事,有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在里面,不再是照着作文书抄写来的印迹,它有了属于孩子的独特见解,变得鲜活,生动,可感。

培养孩子记日记或者随笔的习惯。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碰到令你感动的事情,但是感动会一转即逝,等到忘掉那感动,也就一无所获。所以要让孩子随时把有感触的片段记录下来,养成多动笔的习惯。多写多练,不断丰富自己的实际写作经验。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让孩子们在上学路上留心发现,回家之后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开始孩子们写的很无趣,也没有什么收获。后来我让人、他们比较一下每天有哪些不同,抓住不同的东西写出不一样的文章。慢慢地,他们也有看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每天的短文都有不同,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写作能力是在实际中锻炼出来的,说得再好,也最终要落实到笔头。捉蛐蛐、爬树、掏鸟窝、下河打水仗都是农村孩子的乐事,我让他们尽情地去玩,玩了之后把自己的快乐记录下来,带到课与人分享。需要注意的是,分享一定要及时,过了体验的兴奋期,记忆就会褪色,再写就会逊色了。

最后,让孩子自己感受自己的进步。每一次作文,教师不要过多修改,改

得多了,就成了老师的作品,而不是孩子的了。我有个同事,他的作文从不改,连错别字都不改。他只给出修改意见,让学生自己动笔改动。等过2个月,再把以前的写作本拿出来,让学生自己看,自己给自己修改,找出写得不好的地方,找出错别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很多。这个方法虽然那有点极端,我觉得也有非常可取之处。孩子在自我修改中变得自信,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也对写作有了更多的兴趣。但是每个人的写作能力都有差异,教师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不能一味地统一要求,刺激固然是需要的,但对于那些脆弱的学困生,一味的刺激和要求只能让他们望而却步。教师要把握好评论的尺度,因人而异。对于学困生的一点进步,也应该马上予以肯定,激励他们更进一步,而不要让中差生在一个等级里枯萎。当然表扬要中肯,不能太夸大,这也需要老师的技巧,把握尺度。

农村如画的大自然是作家天然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尽情挥舞手中的妙笔,把美丽的家乡尽情描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