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专利号 ZL
200620138585.4[51]Int.CI.
A45B 25/02 (2006.01)A45B 25/20 (2006.01)A45B 25/22 (2006.01)
[45]授权公告日2007年9月19日[22]申请日2006.09.15[21]申请号200620138585.4
[73]专利权人李连华
地址223700江苏省泗阳县八集乡八集村[72]设计人李连华
[11]授权公告号CN 200947875Y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田磊 杨忠孝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雨伞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由支架和伞面组成,支架包括中心杆、支撑座、滑动座、外筋条、内筋条,所述中心杆底端连接有伞把,中心杆顶端连接有支撑座,中心杆上套有滑动座,支撑座与若干呈辐射状排列的外筋条的一端铰接,滑动座与若干呈辐射状排列的内筋条的一端铰接,所述内筋条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外筋条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外筋条外侧安装有伞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中部与外筋条接触处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有与伞面相连接的挡雨盖。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雨伞的通风口是风吹过雨伞的通道,减小了风对伞面的作用力,在大风中撑伞不会感觉到吃力,且雨伞不会受到风力破坏。
200620138585.4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1页
1、一种雨伞,由支架和伞面组成,支架包括中心杆、支撑座、滑动座、外筋条、内筋条,所述中心杆底端连接有伞把,中心杆顶端连接有支撑座,中心杆上套有滑动座,支撑座与若干呈辐射状排列的外筋条的一端铰接,滑动座与若干呈辐射状排列的内筋条的一端铰接,所述内筋条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外筋条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外筋条外侧安装有伞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中部与外筋条接触处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有与伞面相连接的挡雨盖。
2
200620138585.4
说 明 书
第1/2页
一种雨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雨伞一般只能挡雨,而不能挡风。在大风和大雨的情况下使用,风的作用极易导致雨伞变形、被反方向吹鼓或发生伞的骨架断损等现象,给使用者,特别是对老人儿童和弱不禁风者造成诸多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伞,同时具有挡雨和档风功能,解决了传统雨伞在大雨大风中使用时,易导致雨伞变形、被反方向吹鼓或发生伞的骨架断损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雨伞,由支架和伞面组成,支架包括中心杆、支撑座、滑动座、外筋条、内筋条,所述中心杆底端连接有伞把,中心杆顶端连接有支撑座,中心杆上套有滑动座,支撑座与若干呈辐射状排列的外筋条的一端铰接,滑动座与若干呈辐射状排列的内筋条的一端铰接,所述内筋条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外筋条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外筋条外侧安装有伞面;所述伞面中部与外筋条接触处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有与伞面相连接的挡雨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伞的有益效果为:雨伞的通风口是风吹过雨伞的通道,减小了风对伞面的作用力,在大风中撑伞不会感觉到吃力,且雨伞不会受到风力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3
200620138585.4说 明 书 第2/2页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雨伞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中心杆;2、支撑座;3、滑动座;4、外筋条;5、内筋条;6、伞面;7、伞把;8、通风口;9、挡雨盖、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雨伞,由支架10和伞面6组成,支架10包括中心杆1、支撑座2、滑动座3、外筋条4、内筋条5,所述中心杆1底端连接有伞把7,中心杆1顶端连接有支撑座2,中心杆1上套有滑动座3,支撑座2与以其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的外筋条4的一端铰接,滑动座3与以其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的内筋条5的一端铰接,各内筋条5的另一端与对应外筋条4的中部铰接,外筋条4外侧铺设伞面6;所述伞面6中部与外筋条4接触处设有通风口8,所述通风口8处设有斜管状的挡雨盖9,所述挡雨盖9由一边与伞面6相连的两块三角形状布料缝合而成;刮风时,挡雨盖9被吹鼓,呈斜管状,雨水顺着挡雨盖滑出,不会流入雨伞内,无风时,由于布料柔软的特性,挡雨盖9完全覆盖住通风口8,雨水不会落入雨伞内。
4
200620138585.4
说 明 书 附 图
第1/2页
5
200620138585.4说 明 书 附 图 第2/2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