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13卷第4期 气体净化 ・27・ 换技术在阳煤丰喜召开的主要原因。 中石化国内最大型煤 制气项目获批 日前,中石化计划部门证实指,公司正牵头的国 内投资规模最大的煤制气工程淮东煤电热一体 传统合成氨生产使用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半 水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30%左右,一氧化碳变换 多采用中低低、中串低、全低变流程工艺,多段反应、 多次换热调节温度的方式,流程相对复杂、热损失 大、蒸汽消耗高、设备投资大。随着化肥工业的发 化示范项目,已经获批准。部门人士指出,该 煤制气项目从去年就已经开始筹备,一直在做相关 工作,目前已经获批。 报道指出,该工程由中石化牵头,华能电力、兖 矿、龙宇能源、潞安、神华、中煤、兵团等参 与。其中中石化占项目的产能最大,达每年80亿立 方米。 该项目以中石化在准东大井南和大庆沟两区块 148亿吨的煤炭资源为基础,一期建设一套每年8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装置和配套的煤矿,项目总投 资预计700亿元人民币。 百年合成氨变换技术实现 历史性新突破 合成氨变换工艺诞生于1913年,至今已跨越百 年。该工艺主要用于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在催化剂上 进行变换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历经由常压 改加压;由高温变换变中、低温变换;催化剂由铁铬 系、铜锌系转成耐硫钴钼系,由低CO多段绝热变换 到高CO多炉变换;为稳定运行、降低能耗等大量探 索与实践,是目前在以煤为主要原料,进行变换反应 的主要生产工艺,目前仍广泛应用于煤制气、煤制 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化肥、化工行业。 湖南安淳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是变换工艺 的创新,该工艺将换热器置于反应器催化剂床层,通 过副产蒸汽的方式移去反应热,保持催化剂床层低 温、恒温反应,省去多个变换炉和换热设备,大大缩 短了流程。该工艺采用了先进的全径向变换技术, 系统阻力大幅度减少;变换反应温度可通过蒸汽压 力灵活调节,操作简单。同时,由于设备台数减少, 占地面积少,装置投资也大大降低。丰喜临猗是最 早进行等温变换工艺工业化实践的合成氨厂家之 一,在等温变换工艺工业化生产实践中,做到了催化 床温度低、平面温差小,进口一氧化碳含量45%~ 48%的情况下,出口一氧化碳含量0.4%~0.6%, 极大提高了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一个变换炉一步到 位,能效比突出,典型示范作用明显,这也是等温变 展,合成氨装置大型化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主流趋势, 目前全国年产30万t以上的合成氨企业已经有80 多家,大型合成氨系统造气多采用航天炉、壳牌水煤 浆炉等气化技术,气化粗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 50%~76%,高浓度一氧化碳、高硫分使传统变换技 术已不能适应大型合成系统的工艺要求。而湖南安 淳公司研发的CO等温变换工艺的精髓在于:大型 化、高CO含量、高热回收率(全部反应热产生3.7 MPa蒸汽),一炉一段深度变换,CO即降至0.4%~ 0.6%,达到工艺要求,且反应温只260℃。真正简 化了流程、降低了系统阻力、提高了变换率和有效能 的利用率、减少了系统投资,实现了变换工艺历史性 的新突破,能满足大型化肥生产节能与环保的要求, 推广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吉化化肥厂脱硫系统技改创效百万 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日前采取提高温度、强化 ADA脱硫等措施,对合成气装置氧化锌精脱硫系统 进行技术攻关,延长了氧化锌脱硫剂使用寿命,估计 年可创效119.73万元。 该厂合成气装置氧化锌脱硫剂用于脱出原料气 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由于硫含量过高,所以缩短了 氧化锌的使用周期,每半年就得更换一次,投资较 大。 为解决这道难题,该厂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延长氧化锌脱硫剂使用周期。现在氧化锌脱硫剂使 用温度为180℃,属于低温吸附,硫容较低,攻关人 员通过研究实验,将1号、2号、3号氧化锌触媒层温 度由180℃提高到210℃。提高温度后,硫容增大 了,吸收效果也很好;同时降低了入口硫含量,强化 ADA脱硫,从而使氧化锌脱硫剂使用寿命延长1年 以上。按3台炉用氧化锌脱硫剂57 t、每吨21 000 元折算,年可节创效益119.73万元。 金远东焦炉气脱硫技术获市优 日前,从宁波远东化工集团传来喜讯,经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