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探索201 2一[EXPLORAT10Ns IN MUSIC 德国音乐教育学的现实发展 [德]霍尔曼 摘金经言译 要:本文译自德国音乐教育学家霍尔曼的《德国音乐教育学的现实发展》(AktueUe Entwicklungen in der deut- schen Musikpaedagogik)一文.原文见德国法兰克福音乐教育学研究所(Insfitut fuer Musikpaedagogik Frankfurt am Main)编辑出版的音乐教育学丛书之九(2007年,该丛书至今已出版有十余册)。文章分专业层面和术语、开发 新的实践领域、音乐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各种发展、关于学校音乐课的实际音乐教学法的专业讨论、普通学校音 乐教师的培训改革问题、总结与展望等几个部分,介绍了德国音乐教育学近年发展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德国;音乐教育学;历史音乐教育学;经验音乐教育学;比较音乐教育学;体系音乐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O1—0068—07 在过去的几十年问,德国的音乐教育学常常面临 许多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和机构等整体条件的各种 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划分了三个层面:一个实践 层面和两个理论层面。前者涉及具体的教学现象;后 者涉及音乐教学的规划,亦即发展相应(标准)的 行为理念,以及研究那些就专业而言十分重要的、为 了获取确认的知识的各种现实(Sachverhalte)。为了 从术语的角度明确地区分后者的两个层面,我们将其 中一个称之为“音乐教学法”,另一个称之为“学术 的音乐教育学”。之所以作这样的概念选择,主要考 虑到专业讨论中的一般语言习惯,因为在专业讨论中 如果提到涉及专业的学术问题或研究时,人们几乎总 是优先选择“音乐教育学”这一术语。当然,这一 概念上的明确并不会导致我们忽视各层面间的紧密联 系。 变化要求人们对原有的专业状况和结构不断进行反思 并开启新的思路。本文将向读者展示德国音乐教育学 的一些特别重要的现实发展。在论述之前,有必要 对特殊的专业结构模式作一简要回顾,因为确定了 特定的专业层面和术语,才能构成进一步论述的基 石出。 一、专业层面和术语 图表一表示的就是上面提到的专业结构模式。该 图试图从其结构角度来描述音乐教育学的、涉及音乐 的教与学的专业范围。 音乐教育学专业结构 研究层面 学术的音 此外,仔细观察这一模式及其分类,能为我们打 开更广阔的视野。就学术的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教学法 乐教育学 (第二理论层面) 音乐的 确认的知识 而言,音乐教育学就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学术的层面和 专业教学的层面。长期以来,在教师培养工作中流传 着一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即音乐学被划定为一种专门 学科(Fachwissenschaft),而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 则被划定为一种(可能是低价值的、没有生命力 的或非学术的)专业教学法。当然在目前,这一思维 模式广受质疑。具有现代特征的音乐教育学更多地被 教与学 规划层面 一音乐教学的 音乐教学法 (第一理论层面) (标准)行为理念 实践层面 一教学现象 图表一音乐教育学的结构模式 本结构模式主要源于诺尔特(Eckhard Nohe)的 提法。诺尔特在十年前首次把这一模式带人国内外的 专业讨论中。 当然,此后对该模式的利用和进一步发 视为一门具有专门学术要求的学科。无疑,该学 科应与其他专业,如主要应与音乐学、教育学和心理 学建立密切的联系。 展以及将之有意识地纳入专业领域之中,则主要是笔 者所为。② 收稿日期:2011一ll一15 作者简介:霍尔曼(Stefan HOrmann,1963一),德国音乐教育学家,曾在慕尼黑大学攻读音乐教育学等专业,并于1994年 获该校博士学位,自2001年起任德国班贝格大学教授。 译者简介:金经言(1952一),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译审。 ・68・ 二、开发新的实践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就音乐教育学而言,人们已 经超出了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和一般的器乐、声乐课范 围,而开发了许多实践领域。我们首先可以看到有关 幼儿园高班年龄段的幼儿早期音乐教育工作,还可以 看到有关对年龄更小的儿童,甚至是对母腹中胎儿的 基本音乐教育活动,还有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音乐教 育工作,以及在社会教育和文化教 育背景中的相关音 乐传授活动。同时,为了组织相关的音乐活动也已出 版了一大批附有各种建议和实例的音乐教学法读物。④ 在上述发展背后,还有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譬 如,在媒体优势13益强盛的时代,许多人的个人音乐 活动13益减少,还有这样的现象:年轻的家长们不再 自主地与其年幼的子女一起唱歌。此外,人的寿命越 来越长,职业活动以外的可自主支配的时间越来越 多,而这些时间则必须用各种有益的活动去加以填 充。最后,以新研究成果为依据的有关支持终生学习 的活动也日益受到关注。 近来,新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也受到特别关注。 一方面,具体组织一些年轻人和老年人共同参与的音 乐活动。 另一方面,在围绕专业的“以生活世界为 目标”的讨论框架中,上述活动应与有助于音乐教育 学具有全新视点的各种考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标志 在于: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些活动将把所有人纳人 他们的“原本状态”(SO—Sein)中,这些活动还将 提出下列问题:残疾人(behinderte)和非残疾人之 间各种人的体验和音乐体验的共同点在哪里?年轻人 和老年人的生活世界将在哪里相遇?最后,其目的似 为:在探索代际间各种共同点的过程中,去获取各种 关于各自生活世界的有价值的认识,同时,在探寻有 价值的未来生活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视点去开发 现存的体验领域。 三、音乐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各种发展 音乐教育学的第一批学术成果在差不多一百年前 问世。自此以来,到了20世纪最后30多年间逐步确立 成一门研究性学科。这一发展与其被列入综合大学课 程密切相关,而且,出现这一发展的背景是:有人坚 信,高质量高价值的音乐课理念必须以具有全面规划的 专业研究为基础。当然,笼统说来,当年虽然有了对于 音乐教育学研究必要性的这种认识,但在相关高等院校 中依然只有很少一些人对相应的著述产生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了四个不同方面的研 EXPL0RAT10NS IN MUSlC 究领域。目前,这些研究领域也成了学术的音乐教育 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它们就是历史音乐教育学、经验 音乐教育学、比较音乐教育学和体系音乐教育学,下 面笔者将对之作简要论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 几个方面并没有严格的类别界限,而且在许多点上, 它们之间更有不少交叉。 (一)历史音乐教育学 历史音乐教育学主要关心涉及音乐的教与学及课 程这三方面的实践史和理论史。除了研究学科的历史 外,尤其还探究当下各种关系所受历史制约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历史研究主要集中在l9和20世 纪。在这方面,人们侧重探寻学校音乐课的主要历史 发展线索以及对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人物。在最近几 十年间,学者们正努力对迄今为止的各种历史画面进 行层次划分。在参照了各地档案馆资料的前提下,人 们研究了德国不同地区的各种特殊的实际状况。同 样,学者们还关注学校音乐课的各专业门类,关注对 于音乐教育学而言极为重要的几个世纪前的历史现象 以及那些影响不是很大的相关人物。此外,还通过走 访历史见证人和参阅各种自传,从各种不同的个人视 角来阐释历史状况。最后,在德国统一后,学者们尤 其注重在各新联邦州内整理研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 音乐教育学史。 不久前,人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反思关于音乐教育 学史的写作问题及其价值和成果。对于未来而言,下 述四项挑战尤其重要:0 ——关于历史的写作问题,人们必须清楚,从不 可能客观地去把握历史事实,而永远只能主观地去感 知历史事实。 ——历史研究需要事前提出规范的、明了而又具 有价值的设问,而且不只需要以那些已经整理的文献 资料为基础的各项成果。 ——历史研究需要对在相关背景下所选择的研究 方法及适用范围作批评性的阐述。 ——对历史状况进行评判的特点(hypothetische Charakter)必须清晰明了。 (二)经验音乐教育学 经验音乐教育学阐释涉及音乐的教与学及上课过 程这三方面的各种特点、前提和条件。其标志由所使 用的经验研究方法(问卷、测试、观察、试验)得 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数量很多,其质量也越 来越高。经验音乐教育学被分为两个基本不同方向的 分支领域,当然在一些单项研究中,这两个分支领域 受到综合考虑。 ・69・ 乐探幕201 2.1 l L。 lQ S! USIC 要提到的第一分支领域就是音乐教育学的心理学 (die Musikpaedagogische Psychologie)和音乐教育学的 社会学(die Musikpaedagogische Soziologie)。它们涉 及的主要是音乐能力和音乐天赋的开发问题,音乐趣 味和音乐作用的问题。这类课题对于音乐的传授具有 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它们并不直接涉及音乐。在这一 领域,人们目前达到的认识水平互有差异。其主要原 因在于:与专业理论教育的其他所有领域相比,该领 域更多关注国际上的各种相关研究。④当然,有些课题 至今很少被涉及,如音乐领域内的能力动因(Leis- tungsmotivation) 问题。 音乐教育学的教与学研究或者说课堂研究构成了 经验音乐教育学的第二分支领域。虽然这一分支领域 具有学科的中心地位和意义,但相关研究只是最近才 逐渐得到重视。 有关教师本人教学活动的问卷调查 和学生对现有课程及希望得到哪些课程的问卷调查以 及对课程效果的测定等都是最常做的研究课题。除了 涉及学校音乐课外,相关课题常常还包括从幼儿园直 至高等院校里的其他专业实践课题。 近年来,汉斯・君特・巴斯蒂安在柏林小学中进 行的一项规模浩大的调查研究广受关注,并受到了远 远超出专业范围的极大重视。有关音乐或音乐教育的 重要变容效果(Transfereffekte)、社会职能(kompe・ tenz)的正面作用、初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因和能力动 因(Leistungsmotivation)以及注意力的集中和易变的 情绪等的正面作用,该研究都找到了相关的证据。当 然,该项目的研究方法也遭到强烈质疑。 (三)比较音乐教育学 比较音乐教育学关注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中所有 涉及音乐的教与学和课程三方面的体系和进程。这 里,比较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相关对象的 各种差异、共同点、相互影响和转换可能性等。 在欧洲统一、世界不断全球化的进程中,学术的 音乐教育学的这一分支学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 其潜在的研究能力而言,该分支学科还将更多地关注 有关小学的课题。 就现已出版的研究成果而言,首先似应提到的是 对欧洲不同国家初级音乐课程教学计划的一份比较研 究。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假设的欧洲音乐教学计划轮 廓,该轮廓当能为未来的欧洲初级音乐教学框架规划 的结构提供支点。 另外,在此期间由几位亚洲博士生 在德国高校完成的博士论文也特别引人注目。这几篇 论文主要研究了作者原居住国的音乐教育学。其中, .70. 以接受卡尔・奥尔夫音乐教育学理念为题目的论文有 两篇。 (四)体系音乐教育学 人们在近年的学术讨论中才更多地开始提及体系 音乐教育学。至于具体涉及的内容,则当然千差万 别。按照我们对此概念的把握,可以这样来理解学术 的音乐教育学的这一领域:它以体系的标准和角度来 研究涉及音乐的教与学和课程的元理论的方方面面。 就此含义而言,已经受到关注的重要课题有: ——传授过程中各重要维度问的相互关系和结 构特点,如涉及音乐的交往方式、学习目的、学习内 容和音乐课的方法等。凹 ——音乐教育学的各层面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从哲学(认识论和美学)的角度来论证音 乐教育学。吩 此外,与比较音乐教育学相仿,体系音乐教育学 的研究范围也已开始有了扩展。 四、学校音乐课实际音乐教学法的专业讨论 (一)基本原则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关于学校音乐课的各种音乐 教学法的读物可谓汗牛充栋,这些读物对音乐课的安 排作出规定或提出建议。教师从中可获得用于其教学 工作的多种规范和启发,而这类教学工作一般都相信 这些实际的音乐教学方法。从直接的实际情况看,人 们对这类读物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按照一般的信念,音乐课必须从度、多方面 加以规划,安排的范围必须广泛。这不仅涉及接触音 乐的各种类型,还涉及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鉴于涉及音乐的交往方式,音乐课应该对音乐作 出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的多种解释。这具体表现为学 生要: ——演唱和演奏音乐曲目; ——自己创作音乐; ——听赏音乐; ——思考音乐和掌握音乐知识; ——把音乐转换成另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语 言、动作、场景表演和画面)。 既有大量非常专业的,也有许多一般的、关联着 音乐不同交往方式的工作可做。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对各类音乐均取积极态度的意识; ——促进和提高音乐的把握能力; ——促进和提高表演器乐和声乐的能力和技巧; ——促进和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促进和提高把音乐转换成其他表现形式的能 力; ——传授关于音乐的结构、产生和利用的知识; ——促进和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评判能力; ——促进“自身音乐一文化身份”的形成; ——促进普通个性的发展; ——促进和提高社会职能。 就学校的教学内容而言,要照顾到所有文化、所 有时代和所有风格的音乐。鉴于课时有限,要做到这 一条就必须对教材加以筛选,所以,做到合理选择极 为重要。为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联系着不同交往方 式的标准和规范。其中,主要考虑到了音乐的特点、 学生、教师以及学习目的和方法等几个方面。 当然试 图像前些年那样在各个章节细部都规定音乐曲目的所 谓范本,必将遭到断然拒绝。凹 这里,首先要提到“以行动为准” (Handlung. sorientierung)和“以学生为准” (Schuelerorientier- ung)两条原则,它们是课程安排方面重要的方 主导性原则。其主旨是:引入各类音乐实践活动,考 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体验。当然,就这两个范畴的广 义理解而言,除了歌唱和器乐表演以及有个性工作空 间的公开音乐课以外,还可以引进其他各种“行动形 式”。此外,根据不同条件,学生必须参与音乐课的 构思和评价。凹还有,在音乐课上要经常组合各种不同 的音乐交往方式。最后,在相应的时机,同样也要从 其他专业的视角来解释那些既复杂又互有关联的音乐 现象。 最后,似还应提到:目前,涉及面广泛的度 课程安排将不仅被视为学校音乐课的准则,而且也被 视为音乐教育学许多其他实践领域的准则。这里,还 要特别提到的是,将扶持和促进幼儿和老龄人的音乐 活动和器乐课。∞ (二)主导性原则——“文化开发” 如果说音乐课一方面通过涉及面广泛的度课 程安排而广受关注,那么另一方面,它又面临令人无 所适从的多样性或者说无标准性的危险。为了应对这 一危险,就需要一条红线,用它来捆绑所有的一切。 当下音乐教学法的专业讨论,以“建设中的音乐课” 框架内的“文化开发”理念,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 条主线(见图表二)。@“借助方法的多样性以开发文 化的多样性”就是这方面的箴言。∞ 一. 为此,文化开发将被理解为一种两个方面的过 程,这一过程涉及的是:为了人而去开发“音乐一文 化的现实世界”;同时反过来,人本身通过作乐、听 赏、研究和描述并因其在与音乐交往中的个人经历、 体验、习惯和反思等因素而向“音乐一文化世界” 吐露心声。0 文化开发可以在不同的维度中进行,其所及的范 围和程度可以在对极点中加以把握。@ 维度 对极点 材料维度 (局部+— 整体) 历史维度 (昨天+— 今天) 功能维度 (意图+一—破用) 审美维度 (形象+—+含义) 主观维度 (自己的一外来的) 图表三:文化开发的各维度 这一思想在未来若干年的音乐教学专业讨论中会 如何发展,目前还无法预言。 五、普通学校音乐教师的培训改革问题 在过去的十年间,人们对音乐教育从业者的培训 改革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相关背景则是从专业角 度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这样一种认识。此外,音乐教 育学与整个德国高校的情况一样,都面临着所谓的 “博洛尼亚进程”0的转换问题。尤其是要实现向“学 士/硕士毕业”这样一种模块化体系的转换。而在创 ・71・ 乐探索201 2.1 I E)(PloRATION5 IN MUSIC 建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进程中,该体系应成为全部 学习过程的标准。 在关于普通学校音乐教师进修的新目标的讨论 中,专家们首先建议进行下述变革:∞ ——改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改善各学习范围的关联度; ——为了学习者能够获得具有个性的学习而向他 们提供各种有重点的可供选择的机会; ——改善与其它音乐教育培训过程的联系; ——改变学习结构:一般性地规划(带有艺术实 践重点的)基础课学习;从专业的教育学角度规划 (带有重点培养和改变职业方向各种可能性的)主课 学习。 目前,教师进修的改革正在整个德国全面展开, 并已出台了多种学习和考试的规则,这表明,尽可能 改善学习环境的机会已经来临。当然,人们还必须同 在向“学士/硕士体系”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棘手 问题斗争。为此,还需要各种成熟的构想:高校能完 全承担所要求的、配备了相关人员的教学活动机会和 考试机会,由于学习期限很长,规划的学习机会,如 音乐实践的培训将能被嵌入新的体系之中。最后,同 行间各方面的约定也很必要,在面临不同高校各自模 块化结构的个性特点时,能保有教师进修的共同基 础。如果人们不想阻碍学习者改变他们的学习地,在 进修结束时,对核心课程要有明确规范的统考(如在 巴伐利亚联邦州),那么上述这一点将极为重要。 总结与展望 目前,高等院校层次上的音乐教育学面临巨大挑 战,它必须把在13益增多的实践领域中出现的音乐教 学方法纳入自己的考察范围,必须传达为此所必不可 少的各种专业职能。后者恰为一种具有现代规模、涉 及面广泛的度音乐课程而不得不与各种巨大的挑 战发生联系。它特别还应大力推进本专业学术层面的 建设,以便能够适应为保障各种音乐教学新理念的正 常发展而进行的专业研究的高要求。大力推进本专业 学术层面的建设,尤其可以强调本专业自主的学术要 求,最后还能够完成向一种崭新的学习体系的转换。 上述实际状况自身带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点 也显而易见。当然,这也许是该专业实现前景看好的 现代化的独一无二的机会。当然,只有当高等院校中 的音乐教育学拥有了高效率的结构后,上述机遇才会 .72. 出现。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若干年中的相关发展。 责任编辑:郭爽 注释: ①参见诺尔特(1997,1998)。 ②参见霍尔曼(2003),第233等页和奥特(2005), 第162页。 ③特别参见亥尔姆斯/施奈德/韦贝尔(2OO1);利卜克/ 达尔驰(2o02)。 ④参见李(译音)(2oo2),第120等页。 ⑤哈尔托(20OO),第94页。 ⑥关于历史研究的当前认识水平请主要参见格鲁恩 (2003)和艾伦福尔特(2005)的著作。系列丛书《音乐 教育学史文集》 (Beitraege r Geschichte der Musikpaeda— gogik,Nolte/Weyer 1995一)和音乐教育学研究会研讨会文 集《论音乐教育学专业与及历史的关系》(Vom Umgang des Faches Musikpaedagogik mit seiner Geschichte,舍纳贝克编 2001)则为读者展示了实际研究的完整面貌。 ⑦参见普费佛尔(2003),第27等页。 ⑧请主要参见布鲁恩/厄尔特/勒辛(2OO2);格姆布里 斯(2002);德・拉・穆特一哈贝尔/勒特尔(2005); 德・拉・莫特一哈贝尔/勒特尔/瑙伊霍夫(2007)。 ⑨主要可参见克诺勒(2006)。 ⑩参见巴斯蒂安(2000);格姆布里斯/克雷默/马斯 (200])。 ⑩施莱格尔(2001),第537等页。 ⑩参见周(译音)(1999);林(译音)(2005)。 ⑩特别参见凯泽尔/诺尔特(2003)。这部奠基性的著 作自其1989年问世以来,就成了该专业的主要参考文献之 一。该书取了《音乐教学法》(Musikdidaktik)这样一个有 点问题的书名。 ⑩例如可参见本书②中的相关论述。 ⑩尤其可参见凯泽尔、福克特和罗勒的文论。这些文 论源自汉堡大学美学学位课程班。 ⑩参见德国学校音乐课的实用教学计划,也为了下面 的论述(尤其可参见亥尔姆斯/施奈德/韦贝尔(1997); 杨克2005)。 ⑩笔者的详细解释见后。 ⑩参见凯泽尔等(2OO6)。 @参见格鲁恩(2003),第353等页;韦贝尔(1999), 第35等页。 ①特别参见利卜克(1994);哈尔姆斯/达莱舒尔特 (1995);恩斯特(1999);利卜 达尔驰(2002)。 ⑧参见吉斯/杨克/尼姆茨克(2001),第21等页;杨 克(2005),第92等页。 ◎吉斯/杨克/尼姆茨克(2OO1),第22页。 @贝尔/吉斯/杨克/尼姆茨克(2003),第38页。 ①同上,第36页。 ExPlQ IlQ 5 1 丛 5f£I 012.1音乐探索 ⑤“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zess)是29个欧洲国 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 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 [10]格姆布里斯Gembris,Heiner. 2002.Grundlagen musikalischer Begabung und Entwicklung.f=Reihe WiBner— Lehrbuch,Band 1).Augsburg:WiBner(=Forum Musik— paedagogik,hrsg.von Rudolf—Dieter Kraemer,Band 20) “博洛尼亚进程”的发起者和参与国希望到2010年,欧洲 “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 的毕业证书和成绩,都将获得其他签约国家的承认,大学 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学习硕士阶段 的课程或者寻找就业机会,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 [11]格姆布里斯/克雷 马斯Gembris,Heiner/Krae— mar,Rudolf—Dieter/Maas,Georg(Hrsg.).2001.Macht Musik wirklich klueger?Musikalisches Lernen und rransferefekte (=Musikpaedagogische Forschungsberichte,Band 8).Augs- burg:WiBner(=Forum Musikpaedagogik,hrsg.yon Rudolf 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贡献。—— 译注 @应特别参见杨克(1996);贝斯勒(2001);《备忘 录》(2001)。 参考文献(以下书目按作者姓名中译汉语拼音排序。—— 译注): [1]<备忘录》Memorandum gut"Ausbildung血r musik- paedagogische Berufe.2001.Musik und Bildung,33.Jg.Nr. 1.S.56—59. [2]艾伦福尔特Ehrenforth,Karl Heinrich.2005.Ge— schichte tter musikalischen Bildung.Eine K ̄ltur一.Sozial—und ldeengeschichte in 40 Stationen.1ion den antiken Hochkulturen bis glgr C,egenwart.Mainz u.a.:Schott. [3]奥特Ott,Thomas.2005.Musikdidaktik.In:Helms, Siegmund/Sehneider,Reinhard/Weber,Rudolf(Hrsg.).Lex. ikon der Musikpaedagogik.Kassel:Bosse,S.162—164. [4]巴斯蒂安Bastian,Hans Gtinther.2000.Musik(erzie- hung)undihre Wirkung.Eine Langzeitstt ̄die anBedinerGrund- schulen.Unter Mitarbeit yon Adam Kommnn,Roland Hafen, Martin Koch.Mainz u.a.:Schoa. [5]贝尔/吉斯/杨克/尼姆茨克F|ahr,Johannes et a1. 2003.Kompetenz vermitteln—Kultur erschliessen.Musiklernen in der&hu/e.Diskussion Musikpadagogik,5.Jg.Nr.19,S. 26—39. [6]贝斯勒BaBler,Hans.2001.Man lemt n durch Praxis.Musik und Bildung,33.Jg.Nr.6,S.32—36. [7]布鲁恩/厄尔特/勒辛Gruhn,Hcrbert/Oerter,RoE/ R ̄sing,Hermut(Hmg.) 2002.Musikps),chologie.Ein Hand- buch.Reinbek bei Hamburg:RowoHt(=rowohhs enzyklopae— die,hrsg.yon Bmghard KSmg,Band 55526). [8]恩斯特Ernst,Ansel1. 1999.Lehmn und Lernen im E/n paedagogisches Handbuch缸r d/e Praxis.Mainz u.a.: Schott(=Studienbueh Musik,Bde. Olle Zaehhng). [9]格鲁恩Gruhn, l ed. 2003.Geschichte der Musikerziehung.Eine Kultur—und Sozialgeschichte t m Gesan- gunterricht derAulfdaerungspaedagogik aesthetisch—kultureller Bildung.Ho ̄eim:Wolke. —Dieter Kraemer,Band 44) [12]哈尔姆斯/达莱舒尔特Harms,Heidrun/Dreisehul- te,Gaby.1995.Musik erleben und gestalten mit alten Men— schen.Stuttgart u.a.:Fischer. [13]哈尔托Hartogh,Theo.2000.Lebensweltorientier- ung in der Musikpaedagogik.Diskussion Musikpaedagogik,2. Jg.N r.7,S.86—96. [14]亥尔姆斯/施奈德/韦贝尔Hells,Siegmund/ Schneider,Reinhard/Weber,Rudofl(Hrsg.).1997一.Hand- buch des Musilamterrichts.Band 1:Primarstufe.Band 2: Sekundarstufe I.Band 3:Sekundarstufe II.Kassel:Bosse. [15]亥尔姆斯/施奈德/韦贝尔Hells,Siegrnand/ Schneider,Reinhard/Weber,Rudolf(Hrsg.).2001.Prax/s- felder edr Musikpaedagogik.Kassel:Bosse. [16]霍尔曼Hi ̄rmarm,Stefan.2003. bedeutet eigentlich“Musikdidaktik”?Relfexionen zltln,p, ̄iA gefassten Be- grifsverstaendnis Eckhard Noltes.In: fer2003,S.229—248. [17]霍尔曼Ht ̄rmann,Stefna.2007.Recent Trends in German Music Education.In:Korea Music Educators Society (Hmg.).2007 KMES Seou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Seoul: KMES,S.46—63(gerade Seiten:englische Texffassung;Ha- gemde Seiten:koreanische Uebersetzung). [18]霍尔曼/霍夫曼/普费佛尔H ̄rmann,StefanfHof- mann,Bemhard/Pfeffer,Mamn(Hrsg.).2003./n ,l Musikpaedagogik.Aspekte und Positoinen.Festschriif r Eck- rdNolte m 60.Geburtstag.Frankfurt/M.u.a.:IJang. [19]吉斯/杨克/尼姆茨克Gies,Stefan/Jank,Weme ̄ Nimczik,Ortwin.2001.Mus/k lernen.Zur Neulmnzeption des Musikunterrichts in den allgemeinbildenden Schulen.Diskussion Musikpaedagogik。3.Jg.Nr.9,S.6—24. [20]凯泽尔/诺尔特Kaiser,Hermann J./Nolte,Eck- hard. 2003.Mus/kd/dakt/k.Sachverhalte—Argumente—Be— gruendungen.Ein Lese—und Ar6e 6 71.Mainz u.a.:Schott. [21]凯泽尔等Kaiser,Hermann J.et a1.2006.Bil- dungsofensive Musikunterricht?Das Grundsatzpapier der Konrad -Adenauer—S@ung in der Diskussoin.Regensburg:ConBrio. [22]克诺勒KnoUe,Niels(Hrsg.).2006.Lehr—und Lernforschung in edr Musikpaedagogik.Essen:Die Blaue Eule( .73・ 音乐探索2012.1 I I_ ̄PL0P,AT10Ns IN MUSIC =Musikpaedagogische Forschung,hrsg.vom Arbeitskreis [30]诺尔特Nohe,Eckhard.1998.Musikpaedagogik als wissenschaifliche Disziplin—Struktur undAufgaben.In:Ludwig —Musikpaedagogische Forschung e.V.,Band 27). [23]李(译音)Lee,Insuk.2002.Elementare Musik. paedagogikfuer aehere Menschen.Aspekte der musikalischen Ar- beit in einem Seniorenheim.In:Ribke/Dartsch 2002.S.111— 122. Maximilians—Universitaet Milnchen.Gemeinsame Kommis. sion fuer Fragen der Didaktik dutch Alfred GleiBner(Hrsg.). Bildung fuer morgen.Zukunftsorientierte Fachdidaktik.Doku— mentation des fachdidaktischen Dies academicus am 3.12.1996. Mfinchen:Ludwig—Maximihans—Universitaet.S.168一l81. [24]利卜克Ribke,Juliane.1994.Musikalische Frue. herziehung.In:Richter,Christoph(Hrsg.).Instrumental— und Vokalpaedagogik 2:Einzelfaecher.Kassel u.a.:Baerenreit- er,S.94—125(=Handbuch der Musikpaedagogik,hrsg. yon Hans—Chrisitn Schmiadt,Band 3). [31]诺尔特/魏耶尔Nohe,Eckhard/Weyer,Reinhold (Hrsg.).1995一.Beitraege hard Nolte). Geschichte der Musi@aeda- gogik.Frankfim/M.u.a.:Lang(ab Band 13 hrsg.yon Eck— [25]利卜壳/达尔驰Ribke,Juline/Daartsch,Michael (Hrsg.).2002.Facetten ElementarerMusipaedagogik.E ̄ahr- ungen—Verbindungen—Hintergruende.Regensburg:Con— [32]普费佛尔Pfeffer,Martin.2003.Vom Nutzen und Nachteil der Fachhistorie H0rmann/Hofmann/Pf r die Musikpaedagogik.In: r 2003.S.15—33. Brio(=ConBrio—Fachbuch,Band 9). [33]施莱格尔Scldegel,Clemens M.2001.Europae・ ische Musiklehrplaene im Primarbereich.Eine vergleichende In— [26]林(译音)Lin,Li—Hsun.2003.D/e Bedeutung der ,ru‘s 如gog ckn Konaeption 0够 er die Grundschulmusik— erAehung in Taiwan.Hamburg:Diss.Universitaet. hahsanalyse.Augsburg:WiBner(=Forum Musikpaedagogik, hrsg.yon Rudolf—Dieter Kraemer,Band 50) [27]莫特一哈贝尔/瑙伊霍夫Motte—Haber,Helga de la/Neuhof,Hans(Hrsg.).2007.Musiksoziologie.La ̄er: [34]韦贝尔Weber,Martin.1999.Musikdidaktische Konzeptionen r die aUgemeinbildende Schule in der Bundesre— Laaber(=Handbuch der systematischen Musikwissenschaft, hrsg.von Helga de la Motte—Haber,Band 4). publik Deutschland如r 1960er und 1970er Jahre.Diskussion Musikpaedagogik,1.Jg.Nr.2,S.15—41. [28]莫特一哈贝尔/勒特Motte—Haber,Helga de la/ R?tter,Gitnther(Hrsg.).2005.Musikpsychologie.Laaber: [35]杨克Jank,Wemer(Hrsg.).1996.Schulmusik— ein Studium im Umbruch.Probleme—Perspektiven—Plaene. Laaber(=Handbuch der systematischen Msuikwissenschaft。 hrsg.rOll Helga de la Motte—Haber,Band 3). Mannheim:Palatium( =Mannheimer Hochschulschriften. hrsg.von Hermann Jung,Band 2). [29]诺尔特Nohe,Eckhard.1997.Mus// ̄aedagogik als wissenschailfiche Disziplin—Struktur und Aufgaben.In:Seoul Istnitute of Music Education (Hrsg.).The 3 Intenartional Symposion on Music Education.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usic Education.Seoul: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Eduea- tion,S.73—85. —[36]杨克Jank,Wemer(Hrsg.).2005.Mus/k—Didak- tik.Praxishandbuch er die Sekundarstufe I und H.Berlin: Comelsen Scriptor. [37]周(译音)Cho,Suni.1999.Zur Rezeption des Offf Schulwerks in der Musikerziehung der Grundschule Suedkoreas. Mfinchen:Diss.Ludwig—Maximiians—Univerlsitae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Germany Author:Stefan H6rmann Translator:Jin Jingyan Abstract: This artice is translated from the Aktuelle Entwicklungen in der deutschen Musikpaedagogik,giving a general picture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Germany by the following topics:disciplines and terminology,exploitative prac- tiee in new fields,developments in music pedagogic research,academic discussions on music pedagogic methods of music courses in schools,reformation on the training of music teachers in ordinary schools,summary and prospects. Key words: Germany;music education;historical music education;experience music education;comparative music education;sys- tematieal music education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