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油脂碘值的测定
实验六 油脂碘值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油脂碘值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碘值测定仪进行实验操作。
3. 了解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其碘值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碘值是指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质量数,是衡量油脂不饱和程度的重要指标。碘值越高,油脂的不饱和程度越高。测定油脂碘值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碘和乙醇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滴定消耗的碘液体积计算出油脂的碘值。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试剂和仪器:油脂样品、0.02mol/L的碘液、0.1mol/L的乙醇溶液、磁力搅拌器、碘值测定仪、滴定管、三角瓶、电子天平等。
2. 将磁力搅拌器置于碘值测定仪的加热板上,加入适量油脂样品,放入磁力搅拌子,搅拌均匀。
3. 将装有油脂样品的三角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确保瓶口与测定仪接口紧密连接。
4. 开启碘值测定仪,按照设定程序进行实验,自动滴加碘液和乙醇溶液,并记录滴定量。
5. 重复实验,测定不同油脂样品的碘值。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油脂的碘值,并进行分析。 四、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避免碘液和乙醇溶液溅出,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2.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样品时要保证准确性,避免误差。
3. 在滴定过程中要保持磁力搅拌器的稳定,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在数据处理时要按照公式进行计算,避免出现错误。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实验数据记录表: 油脂样品 A B C D 碘液消耗量(mL) 25.5 19.8 14.3 9.5 乙醇溶液消耗量(mL) 74.5 80.2 85.7 90.5 碘值(g/100g) 98.6 83.2 67.1 56.3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碘值可知,四种油脂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其碘值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油脂碘值的增加,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相应增加。这表明碘值可以作为衡量油脂不饱和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碘值的油脂作为食品加工原料,以满足不同产品的品质要求。同时,本实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可用于日常油脂碘值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