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将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根据功能要求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而构成的集合体称为 。 2、仅具有某一种确定的电磁性能的元件,称为 。 3、由理想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路,称为 。 4、电路分析的对象是 。
5、仅能够表现为一种物理现象且能够精确定义的元件,称为 。 6、集总假设条件:电路的 电路工作时的电磁波的波长。 7、电路变量是 的一组变量。
8、基本电路变量有 四个。 9、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为 运动的方向。 10、引入 后,电流有正、负之分。
11、电场中a、b两点的 称为a、b两点之间的电压。 12、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 13、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即 。
14、若电压u与电流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电路元件的功率为pui,当p0时,说明电路元件实际
是 ;当p0时,说明电路元件实际是 。 15、规定 的方向为功率的方向。 16、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可 。 17、功率的参考方向也可以 。 18、流过同一电流的路径称为 。 19、支路两端的电压称为 。 20、流过支路电流称为 。 21、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 。 22、电路中的任何一闭合路径称为 。
23、内部不再含有其它回路或支路的回路称为 。 24、习惯上称元件较多的电路为 。 25、 只取决于电路的连接方式。
26、 只取决于电路元件本身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7、电路中的两类约束是指 和 。
28、KCL指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进)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
流的 为零。
29、KCL只与 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30、KVL指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 代数
和为零。
31、求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与 无关。 32、由欧姆定律定义的电阻元件,称为 电阻元件。 33、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 的一条直线。 34、电阻元件也可以另一个参数 来表征。
35、电阻元件可分为 和 两类。
36、在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电阻的功率为 。 37、产生电能或储存电能的设备称为 。
38、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恒定值,而输出电流的大小则由 决定。 39、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为恒定值,而两端的电压则由 决定。 40、实际电压源等效为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 。 41、实际电流源等效为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 。 42、串联电阻电路可起 作用。 43、并联电阻电路可起 作用。
44、受控源是一种双口元件,它含有两条支路:一条是 支路,另一条为 支路。 45、受控源不能存在,若 为零,则受控量也为零。
46、若某网络有b条支路,n个节点,则可以列 个KCL方程、 个KVL方程。 47、由线性元件及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 。 48、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电路。
49、电路变量具有 和 两个特性。 50、网孔电流是 在网孔中流动的电流。
51、以网孔电流为待求变量,对各网孔列写KVL方程的方法,称为 。 52、网孔方程本质上回路的 方程。
53、列写节点方程时,方程的个数等于 的个数。 54、对外只有两个端纽的网络称为 。
55、单口网络的描述方法有电路模型、 和 三种。 56、求单口网络VAR关系的方法有外接元件法、 和 。
57、单口网络的VAR与 无关。 58、置换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和 。
59、若两个单口网络N和N具有完全相同的 ,则称N和N相互等效。 60、单口网络的等效是对外特性而言, 并不等效。 61、n个理想电压源串联时,可以用一个 替代。 62、n个理想电流源并联时,可以用一个 替代。
63、任一支路与理想电压源us并联,等效为 ,其电压仍为 。 、任一支路与理想电流源is串联,等效为 ,其电流仍为 。 65、只有 的电压源才允许并联。 66、只有 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
67、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只适用于 的等效。
68、若线性含源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为uoc,短路电流为isc,则其戴维南等效电阻为 。 69、求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阻时,必须采用 或 。 70、线性含源单口网络传递给可变负载RL的功率为最大的条件是: 。 71、满足 时,称为最大功率匹配,此时负载所得的最大功率为 。
‘‘二、 单项选择题
3Ω + 5V - 图1 3A + U - 1、电路如图1所示,电压U等于( )。
A、5V B、14V C、4V D、-4V
2、电路如图2所示,电压U等于( )。
A、2V B、-2V
2A + 4V - 图2 3A 3Ω 2A C、4V D、-4V
3、电路如图3所示,电压U等于( )。
A、2V B、-2V C、-4V D、4V
10A + U - 2Ω + U - 图3 3U 4、电路如图4所示,电流I等于( )。
A、1A B、2A C、3A D、4A
5、电路如图5所示,电流I等于( )。
A、2A B、-2A C、1A D、-1A
6、电路如图6所示,受控电压源的电压和功率为(A、6V ,18W B、12V ,36W C、24V,-72W D、24V,72W
7、电路如图7所示,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功率为(A、1A,6W B、3A,15W C、2A,12W D、4A,20W
8、电路如图8所示,电压源US产生的功率为( A、-9W B、12W C、-12W D、9W
9、电路如图9所示,电流I等于( )。
A、1 A B、-1A C、A D、-0.6A
10、电路如图10所示,电压US等于( )。
A、12V B、3V C、9V D、-12V
11、电路如图11所示,电流IS等于( )。
A、A B、A C、3A D、-3A
4A 5Ω - I 15V +I 图4 + 12V6Ω 3I -图5 4Ω )。
+ U1 - 3A - 2U1+ 图6 )。
+ I2 5V - 6I210Ω 图7 。
- 3V + 6Ω + 3Ω US 12V - 图8 I 4Ω + + 4V 12V - 16Ω - 2A 图9 12Ω 8Ω + + US 6Ω 4Ω 1V - - 图10 I=1A IS 4Ω 8Ω 图11 ) 12、电路如图12所示,电流I等于( )。
A、1A B、A C、A D、-1A
13、电路如图13所示,输入电阻Ri等于( )。
A、5Ω B、4Ω C、3Ω D、2Ω
14、电路如图14所示,电流I等于( )。
A、1A B、2A C、-2A D、-1A
15、电路如图15所示,使电流I为零的电阻R等于(A、Ω B、2Ω C、Ω D、3Ω
16、电路如图16所示,电压Uab等于( )。
A、1V B、2V C、3V D、4V
17、电路如图17所示,a点电位Ua等于( )。
A、-1V B、2V C、1V D、3V
18、电路如图18所示,Uab等于( )。
A、-4V B、-2V C、2V D、4V
I 5Ω 2I + 5Ω 10V - 图12 I 2Ω Ri 2Ω 6Ω 图13 I 10Ω - + 5I + 5Ω 10V - 图14 - 3V + I 2Ω )。 3Ω + R 1V - 图15 a b+ 0.5A 5V - 3Ω + 2Ω 2Ω U - 1V + - 图16 1Ω a I=0 2Ω + 4V - 2A 图17 a +5V- +3V- b + 12V - 图18 19、电路如图19所示,电压U等于( )。
A、0V B、5V C、20V D、25V
20、电路如图20所示,电流I等于( )。
A、1A B、2A C、3A D、4A
21、电路如图21所示,电压U等于( )。
A、-4V B、-2V C、2V D、4V
22、电路如图22所示,端口等效电阻等于( )。A、-12Ω B、-8Ω C、6Ω D、8Ω
23、电路如图23所示,电流源IS产生的功率等于( A、10W B、-10W C、100W D、-100W
24、电路如图24所示,电流I等于( )。
A、3A B、A C、A D、2 A
25、电路如图25所示,电压US等于( )。
A、10V B、20V C、30V D、40
+ 20V - + 5A 5Ω U 2Ω - 图19 I -1A + US - 3A 图20 2A - U + 1Ω 1A i 2Ω 2A 3Ω 图21 5Ω + + U - - 10Ω+ U2 I- 1 3I1 图22 +5V- IS 1A 。
+ 5Ω 10Ω 10V - 图23 5Ω + + 2A 10V 4V 5Ω- I - 图24 2Ω 6Ω 4Ω + + US - 3Ω 10V - 图25
) 1Ω 26、电路如图26所示,电流I等于( )。
A、1A B、2A C、3A D、4A
27、电路如图27所示,a、b端的等效电阻等于( )。
A、5Ω B、Ω C、10Ω D、20Ω
28、电路如图28所示,a、b端的等效电阻等于( )。
A、1Ω B、2Ω C、3Ω D、40Ω
29、电路如图29所示,a、b端的等效电路为( )。
A、2A,4Ω B、-2A,8Ω C、4A,4Ω D、-4A,8Ω
30、电路如图30所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Ri为( )。
-5A a + US=6V - 1Ω I 1Ω 图26 4Ω 5Ω 6Ω b 3Ω 4Ω 图27 10Ω 5Ω 6Ω a 10Ω 5Ω b 5Ω 图28 4Ω a 4Ω 3A b 图29 i1 2Ω 4Ω + μi1 - 86A、 B、
6842C、 D、
2431、电路如图31所示,a、b端的电压Uab等于( )。 2Ω 图30 A、5 V B、6 V C、7 V D、8 V
32、电路如图32所示,电压U等于( )。
A、20V B、30V C、40V D、50V
I=1A 10Ω + U - + 12V - 3Ω 1Ω a b + 6V - 2Ω 5Ω + 5V - 图31 + 10V - 20Ω 10Ω 2A 图32 三、 计算分析题
1、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us12V,试求u2和等效电阻Rin。
2、电路如图2所示,试求电流i1和电压uab。
3、电路如图3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和电流I。
4、电路如图4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5、电路如图5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和电流I。
i 2Ω - + + + 3u2us 2 - Rin 4Ωu - 图1 i1 6Ω a 5Ω iab + + 10 v -i US 4Ω - b 图2 I 2Ω 1Ω + + 10V U 3A + - 2I - - 图3 12A 12Ω 6Ω + + 20V U - 6Ω 6Ω - 图4 I + U - 6Ω 3A 3Ω - + 6V 12V 2A 1Ω+ - 图5 6、电路如图6所示,已知IS1=0、IS2=8A,US=24V,试求各网孔电流。
7、电路如图7所示,求4A电流源产生的功率。
8、电路如图8所示,试求网孔电流i1和i2。
9、电路如图9所示,试用网孔法求电压U。
IS2 Im2 1Ω 3Ω + U+ IS1S - Im1 U I- m3 4Ω 图6 + U - 4A Im3 4Ω I3Ω + + 128V I30I- m1 6Ω Im2 - 2Ω 图7 5Ω 2Ω - 31V + 6Ω 10Ω + 4Ω 10V i1 - + i8Ω 2 14V -图8 1A IS 3Ω 2Ω + 2U + 2Ω 2V i U - - 图9 10、电路如图10所示,试用网孔法求电流i1和i2。 + 30V - i1 4Ω + U1 - +11V- 2Ω + U2 - i2 5Ω - 25V + i1 4A i3 i2
11、电路如图11所示,试用节点法求电流i。
12、电路如图12所示,试用节点法求电压U和电流I。
13、电路如图13所示,试用节点法求电流I1和I2。 I1 4Ω + 3Ω I2 12A 4A 1V - 图13
图10 i - 4V + 4Ω 12Ω + 18V 8Ω - 6Ω 图11 I 4Ω + + 3I 12V 2Ω U - - 图12 14、电路如图14所示,求3KΩ电阻上的电压U。
+120V -125V 20KΩ 3KΩ + U - 12KΩ 30KΩ -240V 60KΩ +480V 10KΩ
图14 20KΩ
15、电路如图15所示,求节点电压U1、U2。
16、电路如图16所示,求电路端口的VAR。
I 1Ω + 2V - 3U 2Ω I + 2Ω U - 图16 10Ω + 20V - ① + 2U - 10Ω 图15 20Ω + 20V - 10Ω 2A 20Ω ② + 10Ω U - 10Ω I1 I1 5Ω 图17 + 20V - 17、电路如图17所示,求电路端口的VAR,并画出其等效电路。
+ U - 18、电路如图18所示,试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
19、电路如图19所示,试用戴维南定理求电压U。 2A 6Ω + 24V - 4A 4Ω a I 3Ω 2Ω b
图18
20、电路如图20所示,试求:(1)该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2)负载RL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多少。
2Ω 2Ω 4Ω + 2V - 6Ω + 12V - 3Ω 4Ω a 6Ω +6I- I b 图19 + U - 4Ω c 12Ω 6Ω
图20 1A 1Ω a RL b
填空题参:
1、 电路;2、理想器件;3、电路模型;4、电路模型;5、集总参数元件;6、几何尺寸;7、用来描述电 路性能;8、i u q ψ;9、正电荷;10、参考方向;11、电位差;12、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的选择一致;13、P(t)=dW(t)/ dt;14、吸收功率 产生功率;15、能量传输;16、任意选取;17、任意选取;18、一条支路;19、支路电压;20、支路电流;21、节点;22、回路;23、网孔;24、网络;25、拓扑约束;26、元件约束;27、拓扑约束 元件约束;28代数和;29、支路电流;30、电压降;31、路径;32、线性;33、原点;34、电导;35、线性电阻 非线性电阻;36、P=UI;37电源;38、外电路;39、外电路;40、串联;41、并联;42、分压;43、分流;44、控制 受控;45、控制量;46、n-1 b-n+1;47、线性电路;48、线性含源;49、完备性 性;50、假设;51、网孔分析法;52、KVL;53、节点;54、单口网络;55、端口电压与电流的伏安关系 等效电路;56、外接电压源 外接电流源;57、外接电路;58、非线性电路;59、伏安特性曲线;60、网络内部;61、理想电压源;62、理想电流源;63、一个理想电压源 uS ;、一个理想电流源 iS ;65、大小相等且极性一致;66、大小相等且方向一致;67、线性含源单口网络;68、uOC/iSC ;69、外加电源法 开路短路法;70、负载RL应与戴维南等效电阻相等;71、RL=R0 UOC/4RL
2
选择题参:
1. A 2. B 3. C 4. A 5. D 6. C 7. B 8. B 9. B 10. A 11. D 12. B 13. C 15. C 16. A
17. B 18. A 19. D 20. B 21. D 22. D 23. B 24. C 25. C 26. D 27. A 28. C 29. D 31. A 32. D
计算分析题参:
208A Uab = V 3、U= I=1.4A 994、 U= 24.5V 5、U=17V I=3A 6、Im1 = -1A Im2 = -8A Im3 = -1A
27、 P4A = -40W 8、i1=1A i2= 9、U=V
314421210、i1=A i2=A 11、i = 12、U=8V I=1A
373713、I1 = -5A I2 = -7A 14、U = 15、U1=20V U2=20V
84516、UI 17、UI10 18、I=3A 19、U = -2V
1515220、(1)Uoc=1V R0=Ω
(2)RL= R0=Ω时能获得最大功率 Pmax=
1、u2 = -8V Rin = -6Ω 2、i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