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二、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一)中国孕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
1、孕前期妇女膳食指南
①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
②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③保证摄入加碘食盐,适当增加海品的摄入
④戒烟、禁酒
2、孕早期妇女膳食指南
①膳食清淡、适口
②少食多餐
③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④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
⑤戒烟、禁酒
3、孕中、末期妇女膳食指南
①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
②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
③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④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⑤禁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4、中国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
①增加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的摄入
②适当增加奶类,多喝汤水
③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
④忌烟酒,避免喝浓茶和咖啡
⑤科学活动和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二)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1、0月-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①纯母乳喂养
②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③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
④给新生儿和1月-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
⑤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态
2、6月-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①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②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③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④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⑤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态
⑥注意饮食卫生
3、1岁-3岁幼儿喂养指南
①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②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③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④在良好的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⑤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
⑥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饲料
⑦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态
⑧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
4、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③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④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⑤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⑥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体重正常增长
⑦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⑧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三)中国少年儿童膳食指南
①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
②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
③每天进行充足的户外运动
④不抽烟、不饮酒
(四)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
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②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③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④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老年膳食指南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人体的营养状态,如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缓慢,使机体对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下降。故老年人必须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尤其是微量营养素。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吸收利用。但食物不宜过精,应强调粗细搭配。一方面主食中应有粗粮细粮搭配,粗粮如燕麦、玉米所含膳食纤维较大米、小麦为多;另一方面食物加工不宜过精,谷类加工过精会使大量膳食纤维丢失,并将谷粒胚乳中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丢失。
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起到预防老年性便秘的作用。膳食纤维还能改善肠道菌群,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近年的研究还说明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对血糖、血脂代谢都起着改善作用,这些功能对老年人特别有益。随着年龄的增长,非传染性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发病率明显增加,膳食纤维还有利于这些疾病的预防。
胚乳中含有的维生素E是抗氧化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人抗氧化能力下降,使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险增加,故从膳食中摄入足够量抗氧化营养素十分必要。另外某些微
量元素,如锌、铬对维护正常糖代谢有重要作用。
老年人基础代谢下降,从老年前期开始就容易发生超重和肥胖。肥胖将会增加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险,故老年人要积极参加适宜的体力活动或运动,如走路、太极拳等,以改善其各种生理功能。但因老年人血管弹性减低,血流阻力增加,心脑血管功能减退,故活动不宜过量,否则超过心脑血管承受能力,反使功能受损,增加该类疾病的危险。因此老年人应特别重视合理调整食量和体力活动的平衡关系,把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