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曾国藩》读书笔记

《曾国藩》读书笔记

来源:九壹网
《曾国藩》读书笔记

用了大约两周时间,看完唐明浩的《曾国藩》全书。曾国藩是近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是梁启超称之为“两个半圣人”的半个圣人,这本书从曾国藩在礼部侍郎任上逢母丧回籍守制开始写起,一直到去世,对曾国藩一生中的起伏和功绩进行了还原和演绎。

曾国藩一生的功绩是围绕“尽忠尊上”来的,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他的价值观就是要效忠皇帝,他的天下苍生就是延续大清帝国二百年的统治,所以任翰林时是儒家之道,募勇练兵时是法家之道,后为了获取支持,特别是被慈禧猜忌时用老庄,目的一是要尽忠实现保皇的目的,二是家国情怀中家的一面,家是小的国,为了家族的延绵。

冯唐围绕曾国藩写《成事》,对曾国藩拿个旗号就能打胜仗非常推崇,是更早版本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曾国藩是一个能担当,能任事,能成事的人,这一点已经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了,曾国藩还能屡败屡战,在逆境之中坚忍不拔,更值得去学习与思考。

从《曾国藩》这本书中可见,成事不是靠一个人,而是要有一帮人,那么就有关键的一点—领导力,只有领导力够强,才能让一帮有能力的人围绕着你去做事,而领导力关键的又有以下几点:一是自身能力要强,不一定全方位的压制,

起码要能服众;而是有识人的眼光,从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所带领的将领来看,绝大多数都是起于毫末的,事实就是英雄不问出处,更多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平台而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历史上的英雄大多也是乘势而起,就像很多企业高管起初是从田地里卷着裤腿种田的,因为从事了某些事而成为高管;三是要知人善任,曾国藩善相人,这个不知真假,但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不要求全,要能容人所短,用人所长,比如李鸿章,丁日昌;五是不论何时都要有听得进别人的话,一个人的判断究竟有所限,如果曾国藩能听得进哪些劝进的话,也许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天下大势是有脉络的,各种因果关系牵连所致此消彼长,人性助长这种大势的蔓延,所有人必然会卷入其中,至多窥其一角,终将被其淹没。比如现在,很多人自认为清醒,看到现在的礼乐崩坏,物质主义横行,但转眼间就有投入到赚钱大业中去了,这也是一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吧。

必须很清晰的认识到,个人能力是很重要的,能在历史中翻起浪花的没有无名之辈,就拿写奏章来说,说李鸿章“一件破天荒的大事,两千余字便将缘起、必要性、如何进行、预期达到的效果和具体事项叙述的要而不烦,面面俱到”,这是很厉害的。我们日常汇报个工作介绍个事情总是啰里啰嗦说不到点上,与这相比要练习的还很多,就如何说清楚一件

事,就是很深的学问。

分析判断的能力既要精细更好宏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看不清楚大势精细处做的再好也于大局无补。

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曾国藩如此人物,不能脱离愚忠、重男轻女、子女只有服从……一个人的是非功过都难评定,所处的位置越高,就要面对越多的评议,人生的终极归处也许真的就是老子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