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讹童才涓阿% 2019年第10期 总第39期ZHONGXIAOXUE KETANG JIAOXUE YANJIU ' .旦:-;【课堂聚焦•教学设计•特设专题:同课异构]立足学情追求圆本质—“圆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任蕾(淮北市滩溪县实验小学,安徽淮北235100)【摘要】“圆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要求学
生认识的平面图形。教师应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合作、
交流等深化学生对圆的认识,其中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最终认识圆的本质。【关键词】圆的认识;观察;操作;发现—、教材教法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
圆仅仅是一种操作技能的培养吗?其中是否蕴含
着圆的特征?如果蕴含,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 操作中体会圆是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
(半径)的点的集合?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要求学生认
识的平面图形。教材编排的思路是先呈现情境图 形,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圆,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体悟圆的美;再让学生动手
实践不同的画圆方法,重点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
(3)直径是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吗?我们仅
靠量一量就可以得到这条线段吗?有没有更好的
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
法,并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最后通过动手折一 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圆的特
征。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上,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 借助生活经验,通过操作、观察、自学
(1) 小学阶段的平面图形,我们一般都是从
静态的角度去认识,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平面图
形都是依附具体物体而存在的。除了从静态的角
等活动认识圆,探究并掌握圆的特征。(2) 了解可以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正确使用
度,我们还能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平面图形吗?
比如摩天轮转动后形成的圆的轨迹。这种做法是 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圆规画圆,并且运用折、画、量、推理等手段, 理解圆的特征。(3) 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感受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2) 关于画圆的方法,学生已经知道利用圆
形的物品和圆规画圆,但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是否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探究、掌握圆的特征,
规范?学生能否理解用圆规画圆的优势?学生画
【作者简介】任蕾,一级教师,淮北市学科带头人。会用圆规画圆。37彳八豺*住衣$阿利2019年第10期:HONGXIAOXUE KETANG JIAOXUE YANJIU总第39期二、教学过程象力,初步感知圆的特征,为进一步学习圆的知 识奠定基础。(二)画圆,感知圆的定义(一)观察,引发圆的思考1.从生活中抽象出圆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下面这些图案(如
1. 多种方法画圆师:你们有方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吗?图1)中有圆吗?生1:可以借助圆形的物品画圆,如圆形的 盖子、一元硬币等。生2:可以用绳子拴住一根铅笔画圆。生3:可以用圆规画圆。师: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画圆?你们觉得哪 种方法画圆比较好?生4:我喜欢用圆形的物品画圆,因为这比
较简单。但感觉用圆规画圆比较好,因为可以画
出大小不同的圆。师:怎样才能用圆规又快又标准地画圆?生5:先固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带有针的
图1脚固定在一个地方,再把带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
就画成了 一个圆。学生观察图1,提出各图案中的圆。师:在第二幅图(图1中的第二幅图)中, 除了摩天轮的形状是圆的,还有你们看不见的圆
2. 圆规画圆教师展示学生用圆规画的圆,并让学生交流、
讨论、评价,感受画圆的不同方法。3. 学习圆各部分的名称师:请认真观察不同的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齐声):摩天轮转动的轨迹也是圆。师:很好!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圆形?生:圆的大小不同,位置不同。师: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圆的位置又与什 么有关?生1:很多杯子的口和底座都是圆形的。生2:球是圆的。学生对生2的回答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拿出
生:圆的大小由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而
实物球进行观察。师:球是圆的吗?球的哪儿有圆形?圆的位置由圆规带针的脚决定。师:圆规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圆规两脚
生3:球不是圆,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
形,把球切开,它的截面是圆。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学生自学课本第58页的内容,了解圆 心、半径、直径,并能够在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
2.揭示课题师:生活中处处都有圆,那么圆有哪些特征?
半径、直径。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圆。【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 上。在课堂伊始,教师一方面通过情境图形,唤
4. 画大圆的方法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圆规画圆。现在体育 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请你们想一想,他
能用圆规画圆吗?如果不能,他会怎样画圆?生1:如果圆很大,就不能用圆规画圆。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圆”的记忆,包括
圆的经验和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
生2:可以让一些同学手拉手来完成画圆任
38务,即要求最中间的同学做圆心,不能动,当半
径的同学也不能有变化。生3: —个同学站着不动,拉住绳子一端,
体育老师拉住绳子另一端绕一圈。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画圆?生3:这里虽然没有使用圆规,但和圆规画
圆的道理是一样的。同学的位置相当于圆心,绳
子的长度相当于半径,体育老师相当于圆规中带
有铅笔的脚。师:用圆规画圆和体育老师用绳子画圆,二
者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3:画圆时,都是先定点、定长,再旋转 一周。【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
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这里,教
师没有恪守陈规,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多次画圆,从不熟练到熟
练,循序渐进地改进画圆方法,最终掌握正确的
画圆方法。在一系列的画圆活动中,学生积极探 索圆心、半径与圆的关系,在从画小圆到画大圆
的探索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宽度。(三)操作,发现圆的特征1.圆的特征师:用圆规再画一个圆,并剪下来。沿着直 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并与同
桌交流、讨论。生1:我发现圆是曲线图形,并不好剪。但
如果对折之后再剪,就方便一些。生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 大小。彳八挈果蔭衣直阿% 2019年第10期 总第39期ZHONGXIAOXUE KETANG JIAOXUE YANJIU 严生3:我对折后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
有无数条对称轴。生4:我发现了 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和半
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师:你们如何验证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 的直径都相等?生5: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也 就是半径相等。生6: —条直径里有两条半径,所以一个圆 中的直径也是相等的。2.圆中最长的线段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圆并猜一猜,在一个圆
中,最长的线段是什么?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生1:我用直尺多量几次发现,直径是一个 圆中最长的线段。师:认真观察图3。你们有什么发现?生2: —般地,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
边,而现在图中两条半径长度之和正好是直径,
故直径是最长的线段。【设计意图】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画一
画、量一量等学习活动发现圆的特征,从而发展
推理能力。这些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思考
和交往合作的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学表
达和交流的能力。(四)应用,强化对圆的本质认识1.找圆心师:我们怎样才能找到用圆形物品画出的圆
的圆心呢?学生画一画,试一试。生:将圆至少对折两次,其中交点就是圆心。39竹'$讹空彳洱冏% 2019年第兰期ZHONGXIAOXUE KETANG JIAOXUE YANJIU总第39期生2:用尺子多量几次,先找出最长的线 段——直径,再找到它的中点,这就是圆心。习的价值,而且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生活,真
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3:连接圆上的任意两点,画出它的垂直 平分线所在的直径,它的中点就是圆心。2.比较圆与椭圆师:你们认为什么才是圆?生:圆是曲线图形。师:椭圆是曲线图形吗?那它是圆吗?三、教学反思(一) 多种形式感悟圆数学中的图形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需要
一定的背景,这个背景理应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生
活素材。因此,在上课伊始,笔者展示了生活中 许多有关圆的图片,并从中抽象出圆,让学生感
教师课件演示图4,师生得出结论:圆,一中
同长也。受数学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和具有活力的。生
活中的有些物品有时看起来像圆,但并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圆,比如球。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区分
球与圆,笔者特意准备了一个实物球,让学生感
悟到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再由几
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图形,最后进行几何体与其三
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⑴。(二) 理解圆中最长的线段为验证“直径为什么是圆中最长的线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圆、找圆心的活动,
进一步体会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同时让 学生用语言描述圆,并通过反例验证,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圆的特征。这样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独
的问题,很多人采用观察和量一量的方法。但观
察是有局限性的,测量也会存在误差。笔者利用 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启发学生。
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提供学习概
括的机会,将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
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用
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五)交流,感受圆的文化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圆”。请想一想,
(三) 意料之外的思考在找圆心环节,学生除了很快地想到了笔者
所预设的两种方法一一对折和量一量,还找到第
三种方法——利用垂径定理。这笔者非常惊喜,
车轮、硬币的面、井盖为什么都是圆的?学生兴趣盎然,积极进行讨论、交流,拓宽 了学生关于圆的知识面。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圆,也感受了圆带给我
感叹于学生的思维广度和见识,同时也感到身为 小学数学教师,对各个阶段的数学知识都应该有
所涉猎,才能应对动态的数学课堂,才能与学生 和谐合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总而言之,为提 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立足学情,
使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和数学思考。参考文献:们的魅力。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说,在平面图形
中,圆是最美的。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 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圆。【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到数学探究活动再
到回归生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不仅促进
了学生对于圆的认识,培养了空间观念,拓展了
知识面,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了数学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