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针对考题的节选)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题型:情节概括类),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题型:语句赏析类和句段作用类)。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题型:探究主旨类);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题型:形象分析类);
5、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题型:语句赏析类)。
一、情节概括类:
归纳分析:
该类题分值为2-4分,考查方式有:
1、09年概括一段内容;2、10、11年概括全文内容。
3、12年概括故事情节;4、无
变化:此类型题在以往的河南中考试卷上年年都有,但2013年没有出现。
二、句段作用类:
归纳分析:
该类题分值为3-4分,考查方式有:
1、某一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2、某一情节在文中的作用。
解题指导:
明确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1、段落的作用:开头段:统领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过渡段:承上启下(或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题目或前文,深化升华主题,卒章现志,言有尽而意未穷,回味深长,画龙点睛,照应开头,使结构更严谨,等等。其他语段:呼应上文,形成对比,补充说明等等。
2、环境描写段的作用: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设置背景、烘托、渲染一种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表现或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
例题解析:
2011:9.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第一段是景物描写,语言优美,需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把握其表达作用。
答案示例:(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2)引出下文;(3)营造朦胧的诗情;(4)用漓江的阴柔之美来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
3、句子作用:结构上作用同段落。
内容上的作用:1)中心句或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幻龙点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能给人启迪。
2)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3)矛盾句:自相矛盾的字面给予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引用句或文学性强的语句:创设氛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吸引力。三、语句赏析类:
归纳分析:
该类型分值为2-4分,考查方式有:
1、分析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解题指导:
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使抽象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使深奥抽象的事理浅显易懂。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状态,使----人格化。排比——强调了----的特性,增加文章的气势,增强感染力,强烈抒发了----感情。设问——引起读者对----特性的思考或注意,使文章行文波澜起伏。夸张——极言----的特性。反复——连续或间隔反复,强调了----。
答题格式为:基本作用+句子理解。
2、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及表达效果。
1)形象性作用:多为动词和形容词,动词用来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形象而又准确;形容词形容事物的形状、形态、性质,增加文采。
答题格式:某某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表现了人物---心理或性格、感情。
2)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全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埋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
3)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上的准确恰当,修饰、、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准确严密等方面的作用。
性词语包括:表数量的;表程度的;表推测的;表范围的;表时间的等。
答题格式:词语类型+句子理解。
4)情感性词语:主要指词语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感情色彩、思想倾向等的作用。
答题格式:词语感情色彩+句子思想倾向。
3、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1)句子含有修辞的:将句子转化成含有本体在内的完整比喻句,去掉比喻成分,留下的本体就是答案。例如”梨一样的苹果“。
4)四、信息筛选重组类:
归纳分析:
该类题分值为2-6分,河南省出题几率为60%,考查方式有:
1、文章出现某一个情节的原因。
2、对某个词语的理解。
3、指示代词所代内容。
解题技巧:
把问题带入文中,认真阅读该问题上下文,找到关键语句,可以用原句,内容较多的,可以概括回答。
例题解析:
2008:10.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4分)
(1) “痛苦”指的是:
(2) “令人尊敬”的原因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联系文中米哈朵夫老师的行为可知,这种“痛苦”是作为教育者的爱心和责任心导致的;因为他的求实态度和执着精神,所以令人尊敬。
答案示例:(1)米哈朵夫老师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意思对2分)(2)这种痛苦正体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着精神同样令人尊敬。(意思对,一点1分)
五、形象分析类:
归纳分析:
该类题分值为3-4分,河南出题几率为80%,考查方式有:
1、针对某个句子的描写方法分析它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或形象。
解题技巧:
平时练习要对描写方法烂熟于心: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又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明确该句子所用描写方法。
解题格式:
如是景物描写,答题格式为:该句子属于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特点,烘托了人物---心理、性格或推动了人物----变化。如是人物正面描写,表达格式为:该句子属于人物的---描写,生动形象或细腻的写出了人物---心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形象。
2、结合文中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点即可”或“至少写出两点”)。
解题技巧:
此类问题表明人物在文章所展现的性格是多方面的,选择余地虽大,但要抓住其主要的、明显的性格特点,并且必须结合文章相关情节列点分析,如果该问题是4分,两个方面各2分,没结合情节要各扣1分。(情节内容原话能用则用,原话概括不明或不全的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解题格式:
“某情节+人物性格概括”或“人物性格概括+例如:某情节”。
例题解析:
2009: 10.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把握人物形象,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动作等。
答案示例:(1)沉稳果断:遭遇塌方时,不慌乱,冷静处理;(2)有责任感,有担当:让大家下车,把危险留给自己。----------
3、纵观全文,全面概括人物形象。
解题技巧:
可以不结合具体内容,但所用词语必须是能表现性格特点高度概括性词语,如“嫉恶如仇”“心地善良”等,且概括必须全面、多角度,如该题是2分,表示概括的词语一般不少于4个。所以答题原则:宁可多写,不可少写。
解题格式:
“某某是一个-------的人。”
六、内容补写类:
归纳分析:
该类题目分值为3分,河南出题几率为40%,考查方式有:
补写景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内容。
解题指导:
(1)研究补写方向,看是要求写心理,还是语言、神态、动作,或者景物。
(2)研究补写风格,比如修辞、表达方式、句型句式要求等。
(3)研究上下文相关内容,保证解答有效。
例题解析:
2010:9、第⑨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3分)
根据后面的句子“老师们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不难推知补写的应是“母亲的特点”,而不是“体貌特征”。
答案示例:“我妈妈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我妈妈最疼我-----”。(联系上下文,用叙述性的语言写出“七嘴八舌”的内容也行。)
七、延伸探究类:
2009:11、请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2分)
读书卡片
篇目:《前方遭遇塌方》 作者肖复兴
摘句:一个凡的性格套在平常的日子里显现出采,一个人的品格却
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危险的时刻更为凸显,那是一个人生命最鲜亮
的底色。
启示:
2008:11.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摘录的两则内容进行批注。(4分)
摘录内容(1) 批注(1)
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的苹果。
摘录内容(2) 批注(2)
①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②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2011重庆《在冬夜里唱歌的鱼》:
17.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2011河北《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22.结合选文内容,为温丝莱特写一个简短的获奖感言。(3分)
2011吉林《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
24.作者通过追忆童年往事,叙述了成长体验,抒发了人生感慨,其中哪一点引起了你的共鸣?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5分)
25.作者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阅读的《红岩》,书中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象。在你的阅读积累中,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中的哪一个人物?请写出书名、人物、并结合相关情节写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