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1 《古代日本》说课稿

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1 《古代日本》说课稿

来源:九壹网


《古代日本》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古代日本》这节课是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的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武士道死灰复返流毒一直影响到今天。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第1页 共6页

教学关键:大化改新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交流解疑—整理反思”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提问、观察、点拨,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学习状态。而教师在其中当好课堂教学 的组织者、引路人。

2.学法

本节课重点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习、讨论交流,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导入新知

1.展示目标——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①通过富士山、樱花和晴空塔灯图片看到环境优美和科技发展,感受其国度的发展。

②根据教学目标知道本课的重难点。

第2页 共6页

③了解日本地理位置及相关情况

(二)预习检测

[问题]大和民族统一时间、最高统治者称谓及社会结构。

引出 5世纪统一、大王、部民

[探究问题]日本处于黑暗之中徘徊的时候,我国处于什么时期?

[深入思考]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时期——隋唐时期。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日本派出了遣唐使。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联系学过的唐朝的内容,让其 感受到其文化兼容开放并蓄,传播到当时世界各国。提出新问题,使学生达到新旧知识的融合,为问题的解答做好铺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大化改新

[探究] 大化改新背景、内容

[交流] 社会动荡、中国隋唐制度先进、新罗国的兴起

政治上:集权;经济上:班田收授法。文化上:汲取中国文化。

第3页 共6页

大化改新的意义

[交流]日本由奴隶社会开始走向封建社会。 [归纳]通过大化改新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日本改革的迫切性,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

武士和武士集团

[交流]为什么会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

[教师点拨]天皇大权旁落。地方豪强兴起形成小团体等。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并归纳]

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建立看家护院的私人武装即武士,后形成武士集团。他们享有“不输不入”。

[问题]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幕府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其实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设计意图】:日本有不重视天皇的历史传统即虚君的传统。

(四)当堂检测

第4页 共6页

大化改新知识的梳理,学生自己整理说明,教师巡视指导。

例题讲解

材料分析题是对大化改新知识的运用。论从史出其实是做历史题的关键。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 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法令规定的?

②以上法令是哪个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

③这次改革是效法哪个国家的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完成共同承担的任务,在集体学习中形成团队意识,树立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理念。)

(五)课堂小结

以教学目标为主。

第5页 共6页

四、说板书设计 略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为三部分,用不同色彩突出重点,主要体现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 同时规范例题的书写过程,给学生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说教学评价

1.用“发展”眼光去评价

在教学中,必须要打破“只注重书本知识,只注重单纯问题”,忽视历史事件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2.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有效评价

实施“分层评价”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客观尊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服务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宗旨。学生的各自思维方式不同,学习的起点不同,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层次完成题目的时候,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并在解答过程中获得一份自信和鼓励。

第6页 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