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瑞奇蒙德《社会诊断》读书笔记
1910年,在基金会同事的协助下,Richmond重新收集和整理素材,继续了她9年来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她搜集的素材大多来自于友好访问员记录的真实个案,也有对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学院、纽约慈善学院的社会工作教育者,以及部分社会工作实务人员的访谈。1917年终于完成了《社会诊断》一书,并由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出版。
在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中,我们几乎都知道Mary E. Richmond和她的《社会诊断》,但是在整个社会科学发展历程或是在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都很难找到较多关于Mary E.
Richmond的记录。
1910到1919年,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出版了很多社会调查研究的著作,大多数关于儿童福利,妇女就业或是学校教育,在一战时期拉塞尔·塞奇基金会也为社会科学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遗憾的是,笔者在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的相关文献中,几乎找不到Mary E. Richmond以及《社会诊断》的详细描述。笔者以为这样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一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许这也是我们现在的通病,因为我们从事社会工作事业,所以我们会认为它无比重要,甚至比其他一些事业更重要。我们希望听到的声音,希望听到学术界的声音,好像只有它成为热点,被人提到,我们才有存在感。
Richmond并未在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她和其他社会学者、社会工
作者一样默默耕耘。试问我们可否做到十多二十年坚持一件事?
Richmond凭借她的努力,赢得了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继续支持社会工作事业的机会,这就是社工前辈所做的事。
与其每天叫着“春天来了”,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哪怕历史的这一笔不会提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