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
易错读音
声母易错:堡垒(lěi) 鸟(qī)栖虫居 伺(sì)机 颤(chàn)动 刹(chà)那间
韵母易错: 歇(xiē)息 邻(lín)近 苍劲(jìng)
声调易错:正(zhēng)月 着(zháo)迷 即(jí)使
诲(huì)人不倦 满载(zài)而归
其它: 戛(jiá)然而止 金蝉脱壳(qiào) 扁(piān)舟
抽搐(chù) 可恶(wù) 林樾 (yuè)
易混淆字:
(诲)人不倦 激(励) 锻(炼) (堡)垒
后(悔)不已 再接再(厉) (练)习 终(生)难忘
(殿)堂 模(仿) (恢)复 袁(枚)
商(店) 拜(访) (灰)心 拐(杖)
同音字
Lian 锻(炼) 精(练)(连)接 简(练)(炼)钢
Ji 立(即) (即)使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
Li (历)史 日(历) 鼓(励)(厉)害 激(励) 再接再(厉)
解释所填字词的含义:
引人入(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身(临)其(境):到; 境地,环境。
专心(致)志:极,尽。 名(副)其实:相称,符合。
凶相(毕)露:完全。 鸟(栖)虫居:鸟在树上或巢中停留,歇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植;培养。 (戛然)而止:突然止住的样子。
重点课文、段落及拓展
读了《师恩难忘》一课,我认识了(教学有方)的田老师。我还想到了这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恩难忘》刘绍棠
“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陶行知的名言。
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古诗两首》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 搜集描写儿童的古诗)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 ,
忙趁东风放纸鸢 。 飞入菜花无处寻。
仿写诗句: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鸟说):(飞翔吧),(飞向辽阔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华)!
(沃野说):(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香喷喷、白花花、湿漉漉、沉甸甸、笑眯眯、乐呵呵、黑乎乎
鼓鼓囊囊:勤勤恳恳、支支吾吾、风风雨雨、红红火火、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鸟栖虫居:龙吟虎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龙飞凤舞、虎啸猿啼
2、颁奖词: 法布尔,一个从小就迷恋昆虫的人,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写就一部宏伟诗篇《昆虫记》。
——《装满昆虫的衣袋》
《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事物)。
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金蝉脱壳》
练习一、二
带有“风”字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2、请你再写出几条歇后语:(并选一句说一句话)
拓展练习:
写出表达“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环顾、打量、仰望、俯瞰
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一弹指、一眨眼、一刹那
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万象更新、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九牛一毛、狐假虎威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9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摘抄 、编写提纲 、写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