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 阴山学刊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Dec.2013 Vo1.27 No.4 第27卷第4期 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评价的调查与解析 ——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王九龙 ,徐钰君 ,牛浩 ,卞雅琼 ,曹合社 ,戴黛 (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工处;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努力成为学 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他们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的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辅导 员在扮演上述角色时将受到更多的角色冲突和认同的困扰,提升辅导员角色积极认同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 买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社会评价 中图分类号:0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13)04—0086—0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辅导员队伍不 断壮大,辅导员的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辅导员在扮演上述角 色时将受到更多的角色冲突和认同的困扰。大学生是高校 辅导员最直接的工作对象,是辅导员角色呈现的最直接的感 受者,他们对辅导员的评价,不仅反映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现状,而且对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感产生影响,能帮助辅导员 对角色扮演作出适当的调整。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主 要从学生的视角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区高校为调查范围,以该市的大 学生作为取样的样本,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97份,回收 率为95.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见下表。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高校辅导员的认知度 调查显示,10.91%的学生表示,在入学前未听说过辅导 员。而54.55%的学生表示对辅导员的工作不太了解。在 38.18%和30.91%,认为有必要的达到了38.18%和45. 45%。 高校辅导员岗位是一个一岗多职或者说是一专多能的 特殊岗位,它集思想教育、学业辅导、学生发展指导等于一 身,是多角色并存的岗位,因此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从调 查数据也可以看出,75%以上的学生认为专职辅导员队伍应 调查学生是否认为应当设立专职辅导员和建立专职辅导员 队伍时,这两项数字基本相同,认为非常必要的分别达到了 收稿日期:2013—11—0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SJD710036)。 作者简介:王九龙(1965一),江苏泰兴人,博士,学工处,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 86 当建立。但也正因为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宽泛,这个职业没有 得到高校应有的重视,这也造成了半数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职 责的不了解。 32.56%的学生选择了提升工作热情,列在第三的是工作能 力,25.81%的学生选择了此项。 在如何看待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担任辅导员时,调查显 示,24.19%的学生选择了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素质的提高, 22.58%的学生选择了年龄比较接近,有利于和学生沟通。 但也有16.13%的学生选择了大材小用,人才的浪费,17. 74%的学生选择他们太年轻,阅历不够丰富,恐怕难以胜任。 而4.84%的学生选择了他们是因为就业的压力才做的,不 2.2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时,自身发展以 41.94%名列第一,紧接其次的是就业前景(22.58%)和学业 (20.97%),个人生活以14.52%名列第四。学生关心的问 题,自然就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职责。因此,在问及辅 导员的工作内容时,41.79%的学生选择了服务学生,22. 39%的学生选择教育学生,选择心理疏导、管理学生和就业 和职业规划的百分比相差不多,分别是13.43%、11.94%和 10.45%。由此可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势在必 行。 2.3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 在问及学生多久与辅导员接触一次时,调查显示,38. 18%的学生选择了一季度,25.45%和14.55%的学生选择了 一个月和半个月。选择每天、隔天和一周的为1.82%、7. 27%、12.73%。笔者认为造成上述数字的原因主要有三:一 是扩招以来的辅导员配备不足;二是辅导员工作的职能调整 和学生事务增加;三是辅导员自身能力素质不够。 在问及对目前的辅导员工作是否满意时,调查显示,选 择比较满意及以上的学生占了64.29%,但选择不满意及以 下的学生也占了35.71%。而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上,选 择比较满意及以上的学生是72.72%,而选择不满意及以下 的学生也占到了27.28%。在问及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时, 选择比较融洽及以上的学生占到了48.21%,选择一般的为 42.86%,而选择不好及以下的学生占8.93%。在调查辅导 员的工作是否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时,选择影响很大 和有所影响的占7.55%和47.17%,而选择没有影响的占 32.08%。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辅导员配备 不足、工作量增加、能力素质与岗位匹配不够等原因。二是 学生的合理诉求如果没有得到学校积极的回应,学生对结果 的不满会造成辅导员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冲突。第三, 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价值差异,使大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内 容和方式方法有不同的认识,认识上的分歧影响双方之间的 关系,造成学生对辅导员评价不高。 在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相比时,调查显示,65.26%的学 生认为辅导员更多的承担了教育学生的作用,42.59%的学 生认为辅导员比任课教师更亲切,而选择差不多的学生占 37.04%。共有74.08%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对学生生活基 本不关心或很少关心。而50.91%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教 书育人的作用发挥得一般,选择较好的学生占38.18%。从 这组数字可以看出,学生们普遍认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 育、关心不够。教育应该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2.4对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的看法 在问及辅导员是否应该加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时,调查 显示,选择应该及以上的学生,占到了85.72%。而问及辅 导员应该提升哪些能力时,33.33%的学生选择了个人魅力, 会做很久。 在问及辅导员是否应该做些研究性的工作时,调查显 示,有49.09%的学生选择了有必要,但选择没必要的学生 也达到了38.47%。科研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辅导员个 人未来发展的前途,表面看关系到整个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形 象和社会地位,高校辅导员要坚持“工作、学习、研究”六字 方针,养成科研习惯。 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2.5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在问及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的时候,调查显示,16. 36%和36.3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高和比较高,但41.82% 和5.45%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低和很低。如此两极的数字, 一方面说明了直接掌握学生奖惩大权的辅导员,在学生心目 中地位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辅导员在高校中确实地位 较低,造成了辅导员在高校被边缘化的趋势。 在调查辅导员工作强度时,调查显示,学生们认为强度 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占9.09%和43.64%。在问及学生认为 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感兴趣时,认为非常感兴趣和大多 数感兴趣的学生占5.5%和25.45%,认为少数感兴趣36. 36%和不感兴趣的占9.09%,剩下的23.64%的学生选择了 说不清楚。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学校始终围绕学 生的成长成才开展工作,事关学生的大量工作都要依靠辅导 员的落实,加上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辅导员所需要承担的 工作远超其工作职责范围且无法计量。而对辅导员考核评 价体系又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辅导员感受不到学 校的重视,自觉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但在调查辅导员是否应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时,显示选 择非常应该和应该的占了10.91%和45.45%,说不清楚的 占32.73%,选择不应该的占10.91%。专业化和职业化是 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克服其边缘人地 位的根本。 2.6对目前思政教育的看法 在问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构成时,调查显示,辅 导员以27.44%排列在第一位,党团组织以19.51%名列第 二,任课教师和两课教师以17.68%和12.8%列在第三和第 四。而行政人员和学生社团也被学生们认为应当承担起思 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它们所获得比例都是9.76%。这组数 字,说明了学生们潜意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 要求,同时也将两课教师推上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今后的教 育实践中,两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 职责要进一步明确,作用应进一步加强,要充分发挥其课堂 87 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真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 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学生思想政 34.54%。教育部201 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如果按照国家规 定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设置辅导员岗位的要求,全国 高校应当配备的辅导员人数将达十数万人以上。这为高校 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了现实的需要,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 治教育队伍建设。而在问及到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 的主要问题时,名列首位的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占35. 59%,教育方式落后紧跟其次,占28.81%,而教育内容陈旧 和责任心不强并列第三,都是16.95%。而在调查学生们最 受欢迎的思政教育方式的时候,60.61%的学生将主题活动 辅导员的职业前景不是渐渐消失,而应该是逐渐专业化和职 业化。目前,部分省市的高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3 结语 总体看来,在大学生心目中,对高校辅导员的评价基本 正面,但同时也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 既是学生对辅导员队伍的要求,也是日益进步的社会对辅导 员的要求。通过问卷我们明确了现有教育运行机制和辅导 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从而给高校辅导员队伍建 设提出了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学校层面做好既结合校情 又尊重教育规律的组织实施,辅导员层面做好自身的提高和 努力等。 列为首选,社会调查以13.64%名列第二,而课堂教学和专 题讲座共为12.12%,并列第三。目前,少数高校思政工作 依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课堂灌输方式和做法。这些必 然会引起80后、90后学生的不认同。因此,思政教育的手 段和方法面临的极大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2.7对辅导员工作的前景 在问及辅导员的工作是否需要改进时,调查显示,认为 有必要改进的占89.09%。而问及最应从哪方面改进时,重 视对学生的教育以35.48%列在第一位,做好日常事务性工 作以32.26%列在第二位,提升就业和职业规划能力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张艳辉.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辛勤耕耘者——一杨德 广教授高等教育学术研究述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7):10—16. 心理干预能力以17.74%和14.52%列在第三和第四位。 在问及辅导员队伍今后的发展前景时,调查显示,45. 46%的学生认为比较美好,认为不容乐观和逐渐消失的占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Counselor Evaluation Survey and Analysis ——A Case Study in some universities in Nanjing WANG Jiu—long ,XU Yu—inn ,NIU hao ,BIANG Ya—qiong ,CAO He—she ,DAI Dai (1.Student Office,2.College of Pharmacy,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3) Abstract:The college counselors are the organizers,perpetrators and mentor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aily work,students should strive to become a mentor and healthy growth of close friends,they have a dual role of teachers and cadres.The Role counselor counselor determines when to play these roles will be more role conflict and identity problems,enhance the role of positive identification,such as a counselor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llege counselors;Role;social evaluation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