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辅导员博客_高校辅导员管理与提升的新平台

高校辅导员博客_高校辅导员管理与提升的新平台

来源:九壹网
实 践 与 探 索

INTELLIGENCE

高校辅导员博客:

高校辅导员管理与提升的新平台

新乡医学院 尹延彦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博客逐渐成为继论坛(BBS)、电子邮件和QQ之后的第四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网络交流工具。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与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广泛的教育工作者之一,在此情况下将博客引入到大学辅导员的工作中,一方面适应了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辅导员管理方式的更新,使辅导员能够从更多琐碎、低效的工作中出来。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把博客这一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用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提升辅导员的影响力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博客

一、博客概述

自2002年以来,继电子邮件、BBS和QQ之后,又悄然兴起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形式,并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人士的普遍关注,这就是博客技术。“博客”(BLOG)一词,几年来一直都是最为时髦的词汇之一。它是继E-mail、QQ、BBS之后最为流行的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一种个人日志形式的社会性网络软件,简单易用,特别是发展到微博阶段,可以说是“零”技术障碍,能够成为学习者终身应用的一个知识管理工具和自娱自乐的平台。

通常认为,博客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博客的历史与万维网(www或web)的历史一样“悠久”。最早的博客应该就是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贝纳斯(Timerners-Lee),他开设的

四、学生工作在学生评价、评优评奖中体现专业发展导向

大学生在高校首先面临的是学校评价。学校通过消化社会需求、把握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标准等制定评优、评奖学金的标准,以此制度化地对大学生进行评价。评优评奖标准及其实施对大学生的发展导向作用是明显而突出的。高校学生评优评奖标准的制定和评优评奖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系统负责。当前很多高校评定奖学金的技术措施是通过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及其产生的学生综合测评分值比较来完成。不同的学生评价思路与标准导致不同的测评结构和测评分值差异,对大学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也不一样。在强调综合素质、注重全面发展、就业竞争力导向的评价思路中,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尤其是专业实践创新能力依然应是综合测评的重心所在,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测评应考虑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

为强化专业发展导向,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在原有综合测评体系中进一步强调专业成绩、科技创新等方面,设立相应的多个得分点,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素质、尤其是应用创新素质提升;体现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与创新的测评分数最高可占到总测评分数的80%。经过测评产生的奖学金获得者均是专业素质优异,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学,且多数为在各级科创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这样的评优评奖标准为学院同学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五、学生工作利用社会反馈进行专业发展指引

高校不是封闭的系统,是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地方。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及学生的发展兴趣。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大学生专业职业发展效果也会更加迅速地传导回高校教育者和学习者中,对当下的高等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社会实践活动、就业和职业素质教育是高校学工系统的主要阵地之一,其典型活动载体是组织高校学生体验社会需求、主动收集社会对所在高校毕业生的评价和反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需求教育,激励其学好专业,长远发展。

为充分掌握社会需求及专业就业情况,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学工系统开展了生物制药企业及人才建设调研,以项目化方式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深入企业调研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举办校友座谈会,聘请校友担任校外辅导员,建立就业基地,

等等。上述方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

专业发展方向、提高专业素质方面起到了实效。

除了通过上述渠道和方式促进学生学好专业、打好专业发展基础外,高校学生工作系统还应进一步加强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学生工作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系统、科研工作系统乃至与专业相关的产业行业系统进一步紧密配合,在整体上协调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海霞:《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导向力——基于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工作要点的几点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

[2] 彭巧胤:《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教育与职业》,2011,(5)。

[3] 李敏、吴善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奖学金评定办法的改革与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高等农业教育》, 2010,(4)。

作者简介:许庆荣,男,1973—,助理研究员;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党总支副,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人才学。

281

实 践 与 探 索

第一个网站http://info.cern.ch实际上就是第一个博客网站,因为里面的内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现在网上的各类网站。而后的1993到1996年间,NCSA和网景的“What’s New”栏目,也有着博客网站的雏形。当然,这一切我们都把它归于博客的“史前时期”,博客的真正历史可以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般来说,自1990年以来,博客的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代,此为博客发展的启蒙阶段;2000-2006年,此为博客发展的崛起期。在此阶段,博客铺天盖地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并成为一个热门概念;2006-2009年,此为博客的成熟期及进一步发展,有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底,我国博客空间超过1亿,博客作者规模超过5000万。

2009年以来,此为博客的进一步扩展期,在此阶段,新式的博客——微博风靡整个社会。在世界范围内,最早也是最着名的微博是美国的,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而就国内来看,自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随之,网易、腾讯等主流网站相继推出微博服务。据新浪发表2010年9月的《中国微博元年市场》显示,2010年3月—2010年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从5452.1万增长到10,307万。在此期间,新浪微博月覆盖人数从2510.9万增长到4435.8万。有机构预计,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2011年中将突破1亿;2011年底、2012年底、2013年底,这一数字将分别有望突破1.5亿、2.8亿、4.6亿。2011年4月,中国网站每158次访问中就有1次是访问新浪微博(即访问比为1/158),比Twitter在美国的互联网份额高出2.5倍多。

总的来说,不同的学者对博客有不同的认识,就笔者而言,博客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征:、第一,简单、快捷、低成本。博客好比是简化了的个人主页。无需任何站点制作技术,申请建立空间简单快捷,方便地发表观点或评论。第二,开放性及多样化。网络相对其它的沟通管道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更开放、更自由,因而比较弱的过滤功能是与生俱来的,因而像暴力、色情、也必然会在网络上出现,并相对形式和规模上会更多、更大。相应的法律产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常是在有问题发生之后才能修改或制定出新的法规条例来。另一个角度,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想要表达的想法也不同,多样化的价值观出现多少都会和社会传统价值之间产生冲突,例如一些所谓身体写作的极端BLOGGER引起的广泛讨论和关注就是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典型现象。而且作为新事物从这个案例上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这样来看或许这些现象的出现促使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到BLOG了。第三,公共性。这主要是相对QQ、UC以及MSN等即时聊天工具软件而言的。近几年来,很多人开始多了一个习惯:写博客。特别是微博在2009年大规模推出后,这种习惯更加普及。同时,博客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也不是个人表达自由,相反,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它所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

二、新科技视野下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及应对

近几年来,随着党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的不断加大,“高校辅导员“成为党和有关大学生教育文件中的一个高频词汇。《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总则第二条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作

为大学生管理与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广泛的教育工作者之一,但是随着前十几年大学教育的迅猛扩招,虽然与之相应的辅导员数量有一定增加,但面对呼啸而来的学生潮,众多辅导员们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据教育部统计,到2010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 0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而到2025年左右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学生潮,学校及整个社会都感觉到不小挑战。对此,不同学者的认识有所差别。宋长春认为挑战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生活多样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与挑战;网络文化的影响和挑战;大众文化的影响与挑战。费菊认为是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的影响。但不管怎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却是学者们的共识。而对于身处第一线的辅导员工作面临挑战更为直接:怎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如此多的学生呢?一般来说,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可分为传统方式与新媒体工具。而且,在现代的知识经济时代,包括博客新媒体工具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方式。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开始用博客等新媒体管理学生,但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统计显示,学生的需要和辅导员已开设博客中的内容未完全吻合,当前辅导员的博客未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当前辅导员博客内容板块的设计不完全合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为此,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优化博客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辅导员博客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第一,要加强辅导员博客内容的及时更新。有调研发现,在辅导员刚开始开通博客的时候,很多学生浏览的积极性相当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积极性迅速下降一直枯竭,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辅导员博客的更新频率太低,学生们不能从中获得更新的有用信息。

第二,一定要科学规划辅导员博客的板块和内容。建立辅导员博客,关键在于博客内容的科学规划,其内容的好坏、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博客生命力和教育引导效果。根据笔者的实践,辅导员博客应该包括四大部分:1、学校院系班级动态及公告;2、社会新闻;3、学习专区;4、师生互动专区。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子栏目:班级风采、最新动态(公告)、时政新闻中心、学生引航、学生成绩、学业规划、生涯规划、考研就业、公务员招考、文苑精粹、辅导员寄语、每周一言、专业学习(专业资讯)、心灵驿站、学长经验、生活常识、活动照片、班级管理(通知、新闻、检查)、学生作品、益智书目、励志必读、视频推荐、幽默空间、留言板、心理咨询、与我联系、办公电话、在线回答等。

第三,辅导员博客内容要弘扬育人主旋律,在潜移默化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其他博客不同,辅导员博客的内容必须与辅导员身份相符合,这是辅导员博客的基本要求。所以,辅导员博客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也必须更加注重思想性及引导性。在培养人的工作中,辅导员与专职基础教师的工作应该是相互配合的,一般来说,专职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辅导员虽然也在育人,但与专职教师相比,则更加注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政治觉悟的培养。而辅导员博客是辅导员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必须服务于辅导员的这种角色定位。

因此,辅导员博客的内容,首要就是弘扬育人主旋律,所以,辅导员博客里的政治内容,如对党的方针、创新理论的理解、心得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内容普及等方面的内容必须占绝对地位,而不能是其他内容成为主角以致喧宾夺主。

INTELLIGENCE

2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