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九壹网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应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把握历史探究性学习的过程结构,立足初中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本文就新课标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 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仍不尽如人意。历史这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通常被当作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而少有探究的成分。这样的历史学习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人为地分离,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上述问题的解决,是实施新课标、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一、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特别是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课程设计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初中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富于想像,思维活跃,有发展抽象思维的要求,但仍偏重于形象思维。他们有一定“以史鉴今”的意识,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有所增强,但容易产生偏激,辩证思维较弱。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并将探究的问题或任务把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课程设计要结合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性学习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征。主体性是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自身状态,合作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外在机制,实践性与体验性是探究性学习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开放性突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外部环境和学习资源。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中,“盛世经济的繁荣”部分的探究活动设计如下:分组(农业、手工业、商业)—收集资料—确定表达方式(农业技术与成果展览会、唐代手工业品展销会、游长安)—体验盛世经济的繁荣(假如我们沿着时光隧道回到唐朝,你会怎样生活)—思考(经济繁荣的原因)。

(3)要注重把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结构。科学探究遵循的典型呈现或模式是:形成问题、搜集数据、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交流结果。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参照,具有本学科的特点。本文认为,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基本结构是:情境感知—明确问题(任务)—计划准备—实践体验—表达交流—评价反思。 二、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途径

(1)常规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渗透于常规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最为常用、最易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形式。历史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在于:教师将“探究”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

程,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或活动任务;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历史活动课中的探究性学习。历史活动课是新一轮课改倡导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它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师指导下,按常规的教育内容和进度,以课堂为基本阵地,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期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中体验,在历史活动中成长。新版历史教科书每一册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动课”,目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既可以历史教科书的建议为依据,也可以从课文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

(3)课下自主探究性学习。课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包括: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以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探究历史问题,动手仿制历史文物、制作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课件等。课上的历史探究活动以课下的自主探究为基础,课下的探究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有益补充。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课下自主探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反思

在促进初中生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到学习的方法、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反思的问题。

(1)要处理好历史探究性学习与历史接受学习的关系。历史探究性学习是针对以往历史教学过于注重接受学习而提出的,探究性学习只是历史学习方式的一种,是对接受学习的一种扬弃。提倡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反对接受学习。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过去不可再现,需要借助史料中介来了解,因而历史学习不可避免地存在接受学习。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问题,仍需要教师的讲解。同时,接受学习也有主动接受学习和被动接受学习之分。主动接受学习同样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要避免追求历史探究性学习模式化。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基本分为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表达交流、评价反思这几个阶段。但是,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并非是机械化地按照探究性学习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主义。历史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要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探究性学习虽然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但并不意味着减少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指导。相反,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学生进

行探究性学习时,需要发挥引导、指导、诱导的作用。 总之,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改变学生原有历史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怎样开展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进行了尝试。应该承认,历史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落实学生主体性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历史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目前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问题,需要历史教师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