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信息为什么成为资源?2.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差异?
1. 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存在状态。
信息,作为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方式以及关于这些状态和方式的广义知识,在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的流通、加工、存储和转换过程,可以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即信息资源。马费成等主编的《信息资源管理》一书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信息的利用在早期并不像物质和能源那样普遍和广泛,信息往往依附于物质和能源资源,借助于物质和能源资源的利用而发挥作用。因此,信息在早期并不是资源。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之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1.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物质和能源资源日趋枯竭。2.人类社会经济模式的转换。农业和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换。3.进去现代社会以来,各种形态的信息以指数形式增长并迅速积累起来,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信息的广泛应用。目前,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去并称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与此同时,人类自身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越来越认识到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2.信息资源与物质和能源资源相比,其不同点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①共享性。物质和能源资源的利用表现为占有和消耗。而信息资源则具有共享性,某一个人或组织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并不会影响他人对这一信息资源的利用。如,石油这种能源资源的原储量会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与石油相关的开发利用技术等信息资源却可以被共享,并不会因为一些使用这种技术而使得其他人不能使用。
②时效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一本书今天不读,明天读,它仍然还在,但书中的信息,作者的一些观点却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新的观点所推翻,成为过时的信息,失去信息原有的价值和效用。
③生产和使用的不可分性。如,新闻广播为一个用户与为一个地区的所有用户提供新闻信息所花费的努力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作为信息载体的报纸的数量却会有很大的差别。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是可以计量的,只有少数的原材料也可以进行生产,但利用这些原材料生产某种产品的配方,若不是完整的,则无法进行生产活动,也就是信息资源无法发挥作用。
④不同一性。以生产水泥为例,若需要生产更多水泥,意味着需要更多数量在配方信息上一致的原材料,但如果是需要更多的水泥配方信息,则意味着需要更多关于生产水泥所需的各种材料的比例及其他信息。
⑤驾驭性。组装一台电脑,若没有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即使具备了所有的零部件,也只能是一堆废弃物,不能为人所用创造出应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物质和能源资源必须依附于相应的信息资源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⑥累积性与再生性。物质和能源资源都是可消耗的,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物质资源都具有这种性质,比如化石燃料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会消耗得越来越多,原有的储量就越来越少,但化石燃料在工业方面的其他应用,比如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而这种
用途所包含的原理信息并不会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而减少,反之,它还可能得到改进和提高,从而获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