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铺路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铺路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铺路教案吧。     教学目标
1、乐意参予活动,体验玩玩石头的快感。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起幼儿自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回忆起故事,鼓励幼儿一起回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扔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一看这里存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就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坚硬,有的扁平。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
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扔石头――能够数量扔石头     1)听口令捡石头     2)听到拍掌声扔石头
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第一次使幼儿扔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提振,通过听到口令、拍掌、小铃的声音等相同的方法去使幼儿扔适当的石头。然后又使幼儿自己数数买来的石头一共存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掌控在6以内。并使的幼儿能数的确切、恰当。然后使幼儿根据石头的扁平、坚硬的特征分类,使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存有了进一步的稳固介绍,又为下一环节的扔石头打下了物质的准备工作。)     3、分类
把捡到的石头送来回家:扁平的石头放到红筐里,坚硬的石头放到绿筐里     4、捡石头
1)建议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扔相同的石头     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再一次使幼儿去扔石头,而这次扔石头老师充份的认输,使幼儿民主自由的扔石头,但是在认输的同时又存有一定的掌控,例如使幼儿一块一块的扔相同的石头,主要就是为后面的排序做好准备工作。由于幼儿动作存有快慢,扔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出,有的则见到一块扔一块。因此幼儿扔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表明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相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较好的掌控,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引致有的幼儿扔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增添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三)铺路
1、幼儿民主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
(用石头铺路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就是难点。由于存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介绍的铺垫,因此在幼儿民主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就是按照小的石头交卷再排在大的石头,有的幼儿则就是先排扁平的石头再排在坚硬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就是没规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存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摄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扁平坚硬间隔的方法拍摄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民主自由铺路的时候展开了精细的观测,灵敏的观测至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使他们把不好的方法说道给同伴听到,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使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使幼儿根据图示去展开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予以提高,使幼儿自学间隔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旧有经验的提高变得心急了点,如果在提高的时候能够更认真、详尽就更加轻松了。)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砌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回去哪里走到?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
(最后通过回忆起在梅苑公园跑石头路的经历,再次唤起幼儿跑石头的兴趣。)     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铺路》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就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大、开朗、爱玩、好奇心弱,注意力难集中。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把握住他们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我使用了开心式教学方法居多,创设情境。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