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瓦斯检查岗岗位作业流程标准

瓦斯检查岗岗位作业流程标准

来源:九壹网
瓦斯检查工

第一条 岗位职责

一、检查责任区域内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及温度。

二、检查责任区域内“一通三防”设施完好与使用情况。 三、检查责任区域内“一通三防”隐患,发现隐患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理。同时汇报上级领导。

四、发现有害气体超限、异常或无计划停电停风,立即组织撤出人员,并汇报上级领导。

五、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 六、杜绝空班漏检、假检。

七、做到瓦斯巡回图表、牌板、台帐“三对口”。 八、做到班前、班中、班后三汇报。 第二条 作业标准 一、上岗前的要求标准

(一)瓦斯检查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二)瓦斯检查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风量、气体浓度、温度以及对瓦斯检查的规定。

2.熟悉所用仪器的性能、参数。

3.熟悉矿井通风系统,掌握各用风地点的所需风量。

4.了解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知识。 5.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机理和规律。 6.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7.了解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8.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二、工作要求

1.测定矿井作业地点的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温度。 2.各地点气体测定检查次数: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各测点每班测两次,密闭处每周测定一次,其他地点每班测一次。 每次检查瓦斯后,必须及时填写瓦斯记录手册、瓦斯检查管理牌板和采掘工作面班组长签字,同时向通风调度汇报,必须做到“三对口” 。

3.瓦斯检查记录牌板的吊挂位置及规定:

(1)对于采煤工作面应挂在工作面回风巷 距采煤壁 20 米范围内。

(2)掘进工作面应挂在距迎头 50 米范围内。 (3)其他 地点应挂在距测点 20 米范围内。

(4)瓦斯检查牌板填写内容包括检查地点名称、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及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检查日期、班次、时间、次数、瓦斯检查工姓名等。

(5)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应随着检查点位置的变化而及时移动。 (6)经分析确定的不宜安排瓦斯检查员检查的地点,未经矿井技

术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安排瓦斯检查员进入检查瓦斯。

4.及时准确填报手册和各种记录。 5.负责本区域的通风设施的日常检查。 6.做到牌板、记录、台账“三对口” 7.在指定地点进行交 三、入井前仪器检查标准 1、下井前仪器仪表的准备及检查

(一)外观与附件检查:下井前要带齐瓦斯检测仪、探杖、胶皮管温度计、手册及其他规定的仪器、用具,仪器设备外观无明显伤痕和缺失。

(二)电源光谱检查:对要携带的瓦斯检测仪(光瓦)的光电路进行检查,要求电路畅通、光谱清晰,便携仪电源充足、显示正常。检查光谱时:由目镜观察,按下按钮,同时旋转保护玻璃座调整视度,使得观察数字最清晰,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检查便携仪时:首先在显示屏右上角观察电量显示标志满格为充足。检查显示正常时:cH4:0.00; CO:0; CO2:0.03; O2:21.0为合格。

(三)药品检查:检查吸收管(短管)内装的氯化钙或硅胶以及附加吸收管(长管)内装的钠石灰(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使用氯化钙)的吸收力,氯化钙颗粒直径一般为3~5毫米为合格。硅胶合格的情况下为深蓝色或天蓝色,失效后为粉红色。如发现药品颗粒不均匀、变色、失效,应该立即更换药品。

(四)气密性检查

1.首先检查吸气球:用右手捏扁吸气球,左手捏住吸气胶管,如果吸气球不膨胀还原,说明吸气球不漏气。

2.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将吸气球胶皮管与瓦斯检测仪吸气孔连接,一手堵住进气孔,另一手捏扁吸气球,松手后1分钟内不涨起还原,说明瓦斯检测仪不漏气。

3.检查气路是否畅通: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气球瘪、起自如时,说明完好。

4.如果漏气、气路不通畅,需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重新重复上述程序。

(五)仪器校正

简单的校正办法是将光谱的第一条黑纹对在“0”位上,如果第5条正对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当。否则应对仪器的光学系统进行调整。

(六)换气调零

1.用新鲜空气清洗气室:每班在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在和测量现场温度相接近(温差不超过10℃)的新鲜空气中按压吸气球5~6次,清洗气室。

2.调整零位:按下测微按钮,转动测微手轮,是刻度盘的零位与指标线重合,然后按下按钮,转动粗手轮,从目镜中观察,把干涉条纹中最黑的一条或两条黑线中的一条与分划板上的零位线对准,并记住对准零位的这条黑线,旋上护盖。

四、检测气体前的安全隐患排查

1.检查掘进工作面局扇是否正常运转或有其他异常响声。 2.检查掘进工作面瓦检牌板是否齐全。 3. 检查采掘工作面范围内通风设施是否完好。

4. 检查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是否到位,运行是否正常。 5、对现场工作环境的安全确认

(1)进入工作地点,观察巷道断面是否规整,前后10米内有无片帮、空顶、淋水,障碍 物,无拐弯。

(2)观察有无来往车辆、如有以上情况,可等待一段时间,待风流稳定后, 再进行瓦检工作。

五、现场作业

1、必须按规定对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进行巡回瓦斯检查或专人定点检查。

2、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瓦斯检查次数、检查周期、瓦斯检查方式,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瓦斯检查员要严格按照确定的地点、次数、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严禁空班、漏检和假检。 3、进入工作地点后测点的选取

(一)采煤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工作面进风风流、工作面风流、煤帮、割槽、机尾、进回风隅角、回风风流、尾巷风流、混合处风流等处。

2.工作面进风:指进风顺槽口至距工作面煤壁线以外的风流。 3.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底板各20厘米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空间风流。

4.上隅角:指采煤工作面回风侧最后一架棚向上一米范围内。 5.机尾:指距工作面煤壁10米以内的回风顺槽;

6.回风风流:指距采煤工作面10m以外的回风巷内不与其他风流汇合的一段风流。

7.尾巷:排放瓦斯专用巷道,尾巷风流与工作面回风混合形成的混合段长度不超过30米;

8.工作面煤帮:工作面距煤壁30厘米、距顶板20厘米以内; 9.割槽:指采煤机两滚筒之间。

10.进、回风巷高冒区及有可能渗出瓦斯的裂隙处。 11.所有电器设备安装地点。

(二)掘进工作面需测定瓦斯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掘进工作面局扇吸风、工作面风流、掘进工作面回风流和分区混合回风流。

2.掘进工作面风流(风筒出口至工作面煤壁30厘米外的风流;)。 3.掘进工作面回风流(正、副巷全风压通风联巷以里至风筒出口处);。

4.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前后各10m以内的风流。

5.分区混合回风是指:顺槽全风压通风联巷往外10米至盘区回风巷。

6.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电器设备安装地点(电气设备安装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的风流)。

7.局部高冒区及有瓦斯渗出的裂隙处。

(三) 放炮地点需检查瓦斯的地点有:

1.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工作面煤壁各20米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2.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地点向外20米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进行。

3.其他巷道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作业地点前后20米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进行。

(四)系统检查需测定瓦斯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无人工作区检查地点包括峒室、已采区、临时停工区、闭墙栅栏处及通风巷道。

2.除上述检查地点外,瓦斯检查工对负责地区的瓦斯情况、巡回路线上的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局部通风“三专两闭锁”情况、监测系统和断电装置的完好情况、各类牌板齐全,都应详细检查,并填写在巡回检查手册中。

4、气体的检查操作方法 (一)瓦斯浓度的测定

1、清洗器室:在进入待测地点前,必须在和测量现场温度相接近(温差不超过10℃)的新鲜空气中按压吸气球5~6次,清洗气室。

2、位置要求:气体测定时一般应在距巷道顶、底、帮20厘米的位置处进行测定,在有冒顶的巷道中,要将橡胶管伸入冒顶高处,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不得伸入冒顶高处,以防缺氧窒息。

3、测定气体:将调整零位瓦斯检测仪背在身上,把连接瓦斯入口的橡胶管或瓦斯检查杖伸入测定地点,然后慢慢握压吸气球5~6次,使得待测气体进入气室。

4、数值读取

(1)按动粗读数按钮,观看目镜,查看原来零位黑线移动位置,读出整数。

(2)按动精读数按钮,转动测微手轮,将零位黑线移动到整数位置,再查看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小数位。

(3)整数和小数相加,即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 (二)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1)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靠近巷道底板20厘米处检查。 (2)在检查完瓦斯浓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按上述操作检查混合气体的浓度(即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3)混合气体的浓度减去瓦斯浓度,再乘以0.95,即为该处的二氧化碳浓度。

(三)温度的测定

温度的测量,应采用最小分度为0.5℃并经过校正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测量时,温度计要离开人体或其他发热体0.5m以上。待测量一段时间,温度计读数稳定以后,记下温度计读数。采、掘面测量温度的地点为:距掘进工作面迎头2m处,采煤工作面(壁式)在回风巷距采煤壁15m处,机电硐式测量温度的地点在回风口处温度的测定的时间应选择8—16h之间。

(四)用多种气体检定器检查其他气体

在待测地点先将活塞往复抽送2—3次,使检定器内原来的气体被待测气体完全置换,然后抽取现场气样,把检查该气体的检定管两端的玻璃封口打开,将进气端插入到检定器的插孔中,(一氧化碳的检查:把出气端插到插孔中后,将气样吸入到检定管中)将三通阀拔到通气位置,推动活塞把,按照检定管上要求的通气量和时间,均匀地将气样送到检定管里,根据检定管上的产生的变色圈的刻度,读出该气样的浓度。测量 一氧化碳时,要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的一氧化碳的干扰。

5、特殊操作

(一) 采煤机和掘进机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员,必须坚守岗位。当采煤机、掘进机工作时,在安全的情况下,应在以下地点检查瓦斯并做到:

1.检查采煤机前后20m内;距煤壁0.30m、距顶板0.20m范围内的瓦斯。当局部积聚的瓦斯浓度达2%或采煤机前后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5%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

2.利用检查手杖、胶皮管检查采煤机滚筒之间、距煤壁0.30m、距顶板0.20m范围内的瓦斯。当瓦斯浓度达2%时,应停止采煤机的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部门及调度汇报。

3.对于使用掘进机的掘进工作面,当掘进机工作时,应检查掘进

机的电动机附近20m范围内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5%或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掘进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部门及调度汇报。

(二) 采煤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应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瓦斯检查员不在现场不准爆破。

(三)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应定点检查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及温度等。发现超限及有超限预兆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部门及调度汇报。

(四)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爆破放顶时,采空区瓦斯浓度的检查范围应按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的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 在临时停工地点(停风)检查瓦斯时,必须至少2人同行,携带氧气检测仪,并且相距4~6m,从外向里随时检查瓦斯和氧气浓度。瓦斯浓度达到3%或其他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一百条规定时,必须停止前进,并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条规定排放有害气体,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在24h内进行密闭。

(六) 在临时停风地点检查瓦斯时,不准先开局部通风机再进入迎头检查,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九条、一百四十一条的要求检查,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并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开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七) 对于可能存在的瓦斯积聚区,要进行瓦斯检查,发现体

积大于0.5m,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八) 在瓦斯积聚区测量瓦斯浓度时,用光学瓦斯检测仪取样后,要在新鲜风流中读数。

(九) 临时停工的掘进工作面或其它地点,一律不得停风,并切断电源,设置栅栏,否则必须在盲巷口进行“两断”,在距盲巷口不超过6m的地方临时封闭,并设点检查,如瓦斯浓度达到3%或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24%时,必须进行永久封闭。无计划停电、停风的地点,盲巷可以不进行封闭,但必须切断电源,在盲巷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由专职瓦检工(或由生产队组派专人)在盲巷口新鲜风流中看守,任何人不得进入停风区,看守人员必须现场交。

(十) 排放瓦斯严格执行要由外向里,先进风后回风的排放次序,一个盘区内严禁两台局扇同时排放。排除串联通风地点瓦斯时,必须严格遵守排放次序,首先应从进风方向第一台风机开始排放,只有第一台风机排放巷道瓦斯结束后,且串联风流瓦斯降到0.5%以下时下一台风机方可送电,排出瓦斯流经的区域内必须停电撤人,设置警戒或栅栏,揭示警标,停止其他工作。瓦斯进入盘区回风或总回风混合均匀后,瓦斯浓度分别不得超过1%和0.75%。排放盲硐瓦斯时,风筒口往外巷道风流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

(十一) 任何排放瓦斯,其回风流流经的路线,都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栅栏或警戒,停止其它工作。任何局部排除瓦斯都应坚持低浓度排放原则,采用“三通或错口对接”控制风量,使排

出的风流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后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严禁一风吹,瓦斯流经区域内必须停电撤人。

(十二) 矿井因为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或通风系统发生重大变化(受到破坏),恢复正常通风后,所有受到影响的地点,必须经过瓦斯检查员的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十三) 井下需要电焊、气焊、喷灯焊时的瓦斯检查,需按照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6、记录牌板填写

检查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温度后,瓦斯检查员要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入瓦斯检查手册,然后填入检查地点的瓦斯检查牌板上。

7、对沿途“一通三防”设施的检查

瓦斯检查员还应对沿途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8、其他地点气体 的检查测定

巡回检查其他地点,具体操作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9、三对口

做到“牌板”、“手册”、“台帐”三对口。 六、班中汇报和班末现场交 (一)班中汇报

(1)汇报当班: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氧气等各种有害气体含量。及通风设施、设备运行和完好状态以及区域内存在的隐患。

(二)

(1)向人交代本班工作情况(本班工作区域内有害气体及通风设施的检查情况和存在问题)。(2)接受人现场检查(双方对存在问题的现场检查确认)(3)问题的处理(对存在问题的进一步落实处理如果不能立即处理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4)履行手续(交接清楚工作经确认后在检查手册上签字)(5)下班(向通风值班室汇报当班工作情况并填写相关记录台账) (二)

(1)在指定的地点进行交,如有异常情况应在现场进行交。

(2)询问上一班工作情况及查看检查记录确认签字。 (3)对存在问题的交接汇报 (4)执行交手续 六、收尾工作

工作结束后仪器仪表的回收及缴纳

1、工作结束后应对所带仪器仪表进行清点回收

2、缴纳仪器仪表时应向发放修理人员说明仪器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的维修处理以免给第二天的工作造成影响。

第三条 作业流程

班前会→领取仪器→仪器检查→交→班前汇报→换气调零→检测瓦斯→读数→记录并填写牌板→现场班组长签字→班中汇报→班后汇报→交→交回仪器→填写台账→班后会

第四条 岗位危险辨识因素

通维工区瓦斯检查工危险辨识因素及预防措施

序号 危险因素 伤害预知 预防措施 1 2 3 4 5 6 不能及时发现仪器不完好、不1.瓦检员入井前必须对光学瓦检未按要求对齐备,无法测量或测量不准仪的电路、气路、光谱、药品进光学瓦检仪确,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行检查,确保完好后方可入井; 及辅助工具气体超限,造成缺氧窒息、有2.瓦检员入井前必须检查手杖、进行检查 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胶管、手册是否完备。 单岗作业矿对于边远地点检查瓦斯时,一入井前做好装备检查,出现以上灯熄灭及风人作业存有矿灯熄灭、风门压情况时呆在原地等待下一班人员门压力大人力大难以打开等危险因素,会前来。 员被困 造成人员迷失、被困等事故 检查是行走行走大巷时,巷道运输车辆遇车时及时躲入横贯、避车硐室大巷发生碰多,容易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人或用矿等警示。 撞事故 员受伤 进入工作地点未对周边未对工作地点的周边环境进瓦检员检查并确认作业地点顶帮环境进行检行检查(顶帮及运行设备)会完好,且运行设备无安全隐患后,查(顶、帮及造成人员伤亡 方可进行瓦斯检查操作。 运行设备) 1. 瓦检员必须严格遵守检查次数和检查时间间隔的规定,要求每班检查2次的地点,检查时间空班、脱岗、假检、漏检、未间隔要均匀,严禁在半班内完成空班、脱岗、填写记录,不能及时发现瓦斯全部检查次数; 2. 每次检查完假检、漏检及等有害气体超限,造成缺氧窒毕后,瓦检员必须及时填写原始记录不完善 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记录手册及牌板,做到牌板、原或爆炸 始记录手册、班报 “三对口”,字迹工整、清晰,无虚填假签,杜绝空班、脱岗、漏检、假检。 1.掘进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 2.采区回风巷、采掘未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井下瓦斯浓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限,造成缺氧窒息、有害气度超限 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1.5%; 3.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 4.总回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最大浓度值不超过0.75%。 7 未按规定检查有害气体浓度,拆除密闭前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未检查有害体超限,造成缺氧窒息、有害气体浓度 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8 进入盲巷时,未按规定检查有害气体,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未按规定进有害气体超限,造成缺氧窒入盲巷 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盲巷瓦斯超限未处理,造成缺盲巷内瓦斯氧窒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超限未处理 燃烧或爆炸 9 通风机突然通风机停风时,未及时采取措停电停风而10 施,造成缺氧窒息、有害气体未及时采取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措施 掘进工作面未及时断电、撤人,造成缺氧瓦斯排放前11 窒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未及时断电、烧或爆炸 撤人 未排放瓦斯未排放瓦斯或排放不及时,造12 或排放不及成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中毒、时 瓦斯燃烧或爆炸 瓦斯排放后未检测瓦斯未经检测,不能及时发现局部13 浓度,不能发瓦斯超限,造成缺氧窒息、有现局部瓦斯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超限 1. 瓦检员在拆除密闭前,必须检查并确认密闭前的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均不高于1.5%和氧气浓度不低于18%后,方可监督密闭拆除作业; 2. 瓦检员在密闭拆除过程中,必须对作业地点的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便携式测氧仪、便携式瓦检仪、便携式一氧化碳测定仪悬挂在作业地点,发现问题立即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瓦检员进入盲巷检查瓦斯或二氧化碳时,瓦检员要戴便携式氧气鉴定仪,边走边检查。当瓦斯、二氧化碳达到3%或氧气浓度低于18%时,立即停止前进并撤出,设置好栅栏、警标,汇报调度。 盲巷内瓦斯超限时,瓦检员及时按照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排放标准和措施进行排放。 1.主要通风机突然停风时,瓦检员必须立即通知调度室切断井下电源,责令各区域作业人员撤至进风大巷中; 2.局部通风机停风时,瓦检员必须责令停风区域内所有人员撤至全风压巷道中,并向调度室汇报,同时在停风区域入口处设置警标。 在排放掘进工作面瓦斯前,瓦检员必须检查并确认带班队长对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采取了断电、撤人、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等措施后,方可进行瓦斯排放作业。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瓦检员必须检查并确认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后,方可连续排放。 瓦斯排放结束后,瓦检员必须检查并确认掘进工作面风流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且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后,方可通知送电恢复生产。 未及时断电、撤人、设置栅14 栏、揭示警标措施,未向调度室汇报 综采工作面15 上隅角瓦斯超限 发现瓦斯超限后,未及时采取断电、撤人、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等措施,未向调度室汇报,造成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未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造成导致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在检测到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1.5%时,瓦检员必须责令带班队长立即断电、撤人、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同时向调度室汇报。 综采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 在瓦斯排放结束后,瓦检员必须临时停风地检测并确认临时停风地点回风流点瓦斯排放未经检测,不能及时发现局部中的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后,未检测瓦26 瓦斯超限,造成缺氧窒息、有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斯浓度,导致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且所有电气开关均开盖排除内部不能发现局积聚的瓦斯后,方可通知送电恢部瓦斯超限 复生产。

第五条 岗位管理红线 一、擅离职守或脱岗。

二、未在现场交,造成空岗。

四、未按规定巡回路线检查,假检、漏检,现场情况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三、“扒、蹬、跳”运行中的辅助车辆(包括工程车)或乘坐皮带、刮板运输机的;非人车车厢搭载人员的。

四、携带烟草、点火物品或酒后入井的;井下吸烟的。 五、随意拆除密闭、栅栏,进入无风区域或盲巷、采空区的。 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重伤事故的。 七、携带手机、电子表、手电筒等非煤矿安全标志产品入井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