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山陕甘会馆导游词 精品

最新-山陕甘会馆导游词 精品

来源:九壹网
山陕甘会馆导游词

小编整理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山陕甘会馆,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是您这次行程的讲解员,大家叫我小刘就可以了,山陕甘会馆导游词。

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段愉快的旅程。 那么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照壁了,他素雅大方,雄伟壮观,高86米,长165米。

照壁又称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它主要是作为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的情况一览无余,同时又作为人们进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

此外,照壁还具有两个功能,防止金钱外漏和挡住小鬼进屋,因为传说小鬼只会直着走,用照壁的形式挡他一下他就进不来了。

那咱们会馆的照壁呢从上到下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庑殿顶。

庑殿顶是中国建筑等级最高的一种屋顶形式,在故宫当中很多建筑都采用这种形式的屋顶,它是由一条正脊和前后左右四坡相交而成的四条垂脊构成,所以庑殿顶又叫做四阿顶或五脊顶。

咱们会馆的木雕、石雕、砖雕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被成为会馆三绝,其中砖雕就主要表现在照壁上。

咱们顺着房檐向下看一点儿,那四个突出的圆圆的叫做寿字纹梁头,它们将此部分分成了5个部分,中间又有两个龙形耍头把每个部分又分成了三个部分,所以砖雕的区域从左到右一共为15个部分。

那我们先从左往右数,在第二个区域中呢,我们看到一朵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大家都知道,牡丹是富贵之花,那花瓶呢?在中国语言中啊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我们把音相同的字认为是同意字,因为花瓶的瓶与平安的平相谐音,所以呢,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呢,就是富贵平安的意思了。

那我们往右看第三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一只小狮子驮着一个宝瓶,狮子的狮与世代的世音相谐,所以狮驼宝瓶就是世代平安了。

还有它旁边的那幅,也就是第四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两本书。

其实这是古代商人记账所用的账本,上面开着的是进账的账本,下面合着的是出账的账本,进账账本压着出账账本,代表只进不出,也是表达多多赚钱,好运连连的愿望了。

从左往右数在第六个区域当中我们看到花瓶之后出现了一把宝剑,那这也很好理解,就是保平安的意思了。

商人们在外经商,尤其是像咱们会馆都是山西、陕西、甘肃的商人可以说不远万里的来经商,出门在外,当然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家宅平安、财产平安了。 那咱们接着向下看,就能够欣赏到咱们会馆的石雕了。

相信大家看到照壁的第一眼就已经看到照壁中心的这个图案了。

它是一幅二龙戏珠图,这幅图里面是圆的,外面是方的,外圆内方呢这也是对古人天圆地方说的一种具体反映了。

我们看这两条龙爪托着的这颗珠子呢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宝珠,也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月明珠或者火焰珠,那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它是一只有眼睛有嘴巴而且还倒挂着的蜘蛛。

这蜘蛛,在古代又称为蟢子,是中国传说当中的喜乐之神,二龙戏蟢子,寓意着喜从天降、喜事到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蜘蛛吐丝结网,这同商人的商业网络是非常相似的,也表达了商人网罗全国的愿望。

旁边的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是我市著名的青年书法家也是我市的副陈国桢先生精心书写的,这四个字也是对关羽一生的高度概括,说的是关羽一生对国忠、待人义、处事仁、作战勇,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千百年来崇尚关羽关圣帝君的原因了。

大家看身后的这座建筑,上面写着关庙俩字,其实呢这座山陕甘会馆最早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共同集资修建的,后来随着光绪年间甘肃商人的加入,于是改名为山陕甘会馆。

会馆的主要收入是靠商户的捐摊,其次就是靠房屋和土地的租赁收入了。 当时的山陕甘会馆共计有房屋300多间,土地200多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就是关帝庙的部分,还不到当时的五分之一。 参观完照壁后咱们继续向前走。

穿过甬道后我们看到的左右两边对称的建筑就是钟鼓二楼了。 古代重镇和大型的寺院内都设有钟鼓二楼。

咱会馆这钟鼓二楼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214米,是由四根通柱擎撑,二层

以上又设有12根柱子,为重檐歇山顶,十分的华丽。

咱们山陕甘会馆的是开封经过战乱水祸后唯一保存下来清代钟鼓楼,建于清道光年间,您在其他景点看到的都是后来才建造的。

我们知道,古人是没有钟表之类的计时工具的,所以人们就以早晨敲钟、晚上击鼓的方式提醒人们时间,这就会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起晨钟暮鼓,又仿佛回到了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 那鼓楼啊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

据记载,鼓楼最早是北魏年间由县令李崇所建,当时是作为擒贼捉盗时传递信息的工具来使用。

那咱们都知道烽火狼烟,它和鼓楼的作用也是相同的,但是却没有鼓楼这么方便。

可以说,鼓楼是咱们中国人在信息传递上继烽火狼烟之后的又一大创举。 那看完鼓楼二楼以后呢,咱们回过身来看看咱们身后的这座建筑。 刚才通过甬道时咱头上面的这个呢就叫做戏楼,上面的就是戏台了。 一般较大的会馆都会有戏台,古代的戏台分为两种,一种是三面开口凸出式戏台,长什么样子呢,就是咱们会馆戏台的样子。 观众可以从三面观看演员的演出。

另一种为一面开口镜框式戏台,跟咱们现在舞台非常的相近。

那咱们会馆的戏楼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它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演戏、下面可供行走,有行走演出两不误的功效。

清代和的时候有许多名角都在这里演出过,尤其是在清代的时候,每逢正月十三、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都会在这里演大戏来祭祀关羽。

大家来看,这座建筑上最有意思的就是旁边的这两幅对联了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的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的毫发不差。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由此看来戏楼确实演绎了人间百态。

那我们会发现咱站在这里看戏呢时间久了就会感到脖子酸疼、非常不舒服。 一向以建筑结构合理著称的中国古典建筑怎么会犯这种错不是错误,那么最佳的观赏位置又是在哪里呢?那我在这里先给大家买个关子,答案咱们待会儿揭

晓。

继续往前走,左右相向而立的建筑就是东西厢房了。 屋顶明面上饰有黄色坊心,民间称为黄气冲天。

那咱们刚才说到会馆的砖雕、石雕和木雕被成为会馆的三绝。

在照壁那里咱们欣赏了砖雕和石雕,现在咱们就来欣赏一下会馆的木雕。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幅是九狮戏绳图。

画面上是九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在玩耍嬉戏一根麻绳。

我们可以发现这根麻绳的纹理非常清楚,两端还打有绳结,很多人就问这是不是工匠用一根真的绳子糊弄过去的,但我们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根木雕的绳子的。

那工匠的雕刻水平咱不用多说,反正现在这样的能工巧匠是没有了。 九狮的狮与世代的世音相谐,绳又与茂盛的盛谐音,那九狮戏绳就是代表九世和谐、和和睦睦的意思。

那我们现在四世同堂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过去的人们就算结婚早一点,九世在一起也够不容易的,那为什么偏偏要用九世呢?首先呢,九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大的数,代表多的意思,这就是商人希望自己多子多福,多子多孙的意思。

看完这个后呢我们再来看第二幅。 这幅图叫做游船小畅。

画面的中心是一位抱着琵琶端坐着的女子,她旁边有位穿红衣服的女孩子,她们两个一个弹一个唱,那她们两个弹的好不好、唱得又妙不妙呢?我们只能从旁边人反应上看出一二了吧!您看左边,她们不仅吸引了骑着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还吸引了玩着纸扇的公子哥,同时您稍微往右边看一点,在桥下有张石桌,桌子旁边坐着两个石匠,手中还拿着工具,他们肯定是手中的活计还没做完就被姑娘的歌声吸引过来了,可见啊,这两位姑娘不仅歌儿唱得好,长得也是非常漂亮的。

那最右边亭子下还有一位老奶奶,她手拿扫帚,还眯着眼睛,就好像票友一样一边听又一边轻轻的唱着。

工匠们用高超的技艺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幅。

中国的建筑啊讲究居中为正,是说像这样五间的建筑,中间的这幅雕刻就一定是最好的。

这幅图上雕刻的是八仙醉酒图,图上一共有16位人物,八位仙人以及服侍他们的八位童子。

相传他们在参加完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之后个个尽兴而归、酩酊大醉。 那我们肯定会认为这八仙醉酒图肯定是醉八仙了,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八仙醉酒实际上治醉了七仙,您能不能猜猜看是哪位仙人呢?咱们从右手边查第二位,那位穿黄衫手持荷花还站立着的就是何仙姑了。

那为什莫只有何仙姑没有醉呢,对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过去男尊女卑,女子地位地下,上不了席面,还有一种的说是女子不喝则已,一喝惊人,说不定真喝起来酒量比男子的还大呢。

那我们知道,中国民间是非常崇尚八仙的,就是因为他们个个都是真性情的神仙,绝对不会像别的神仙那样道貌岸然的说教、拒人于千里之外。

我们把八仙放在中间是因为对八仙的崇尚,但也有人说啊,这第四幅图才是雕刻得最好的图,因为您看那屋顶,特别的具有立体感,就仿佛真实的小阁楼摆在那里一样。

这幅图叫做街头即景,讲述的是北方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那它与其他几幅不同的地方呢就在于它是以一种画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咱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就巧妙的运用画轴这种表现形式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这幅图的右边是一位即骑驴将出门的老人家,旁边的那位呢就是他的老伴儿了,还趁机叮嘱了他几句,我想无非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下话语,比如咱们出门在外要少喝酒多吃菜,注意安全、早点回来之类的,说不定还会再加上一句,这路边的野花啊是千万不要采。

画面的中间位置我们看到一个正在奔跑的小孩儿,他的头上顶着一个葫芦,那他在干什么呢?咱们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个小孩儿的身后呢,有一位老人家在追赶他,可见,这个小孩子非常的调皮,他趁老人不注意啊,偷了老人装酒的葫芦。

讲到这里呢,我们是否都能够想起我们小时候做下的荒唐事呢?那除了这些呢,最右边的酒楼当中也有寻常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您看酒楼中一共有三个人,一个在喝酒,一个在劝酒,还有一个人头伸出窗外,他呀,是不胜酒力在醒酒呢。

您可能会说这有点不太雅观,可是这一方面表现了咱们北方人喝酒的豪爽的性格,咱可是一直都有感情深一口闷的说法的。

另一方面这又是当时最平凡的工匠用自己的目光观察这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普通社会情境了。

中国的建筑还讲究左右对称,那最后的这一幅呢,它同第一幅表现的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这幅是九狮戏带图。 那绳和带都有传承的意思。 这里我们就不再多说了。

这厢房中呢,是根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复原的立体模型,下面呢,我将为大家讲解这幅《清明上河图》。

在人民大会堂上挂有一幅汴绣,不用说您也知道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曾经作为国礼,送给马来西亚的贵宾。

那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幅《清明上河图》都倍加推崇呢?因为当我们展开画卷时,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生民之气、一股祥瑞之气、一股和谐之气。 张择端为北宋时期人,正是这位伟大的画家第一次将全体画师的目光由宫廷苑囿和花鸟鱼虫转到平凡的市民生活中来,从而描绘了这样一幅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景象。

咱们从这边看起。

在城外的官道上出现了一顶轿子,我们可以想象,里面一定是坐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

后面跟着的是一匹白马。

那女子坐轿在前,男子骑马在后,这与中国婚礼的风俗是截然相反的。 轿子上插着的柳枝点明了时间了时间--清明时节上坟归来。 因为坟地的阴气比较重,所以需要男子走在后面。

这队人马前面的家丁在驱逐着路上挡道儿的一头小猪,这头小猪受到了惊吓,

没头没脑的狂奔起来,于是它就惊倒了这个客栈里拴着的这匹小马驹。 小马驹不明情况,仰天长嘶,那它又惊吓到了路这边的小孩子,小孩子连忙哭着跑向他妈妈的怀抱。 有趣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随着人口的增多呢,我们也仿佛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叫卖声。 这条河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汴河了。

汴河是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一条漕运要道,引黄河水入淮河。 那我们都知道,黄河水是号称一碗水半碗沙的。

所以这汴河要是一年到头都通航的话河道一定会淤积得非常快。

所以呢北宋东京就有这么一条政令,说每年的十月份到来年的二月份汴河之上是不允许通航的,这个时候就专门用来疏浚河道。

那来年开春第一批船只到达开封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正是清明节前后。 这也就是张择端为什么不选端午、不选重阳而偏偏选择清明时节的一个要原因了,导游词《山陕甘会馆导游词》。

汴河之上一共画有2艘船,这其中有货船也有客船。

比如在这个位置,这艘船刚刚靠岸,正好两位久违的老友在岸边再次相遇了,不说别的,喝一杯先,于是两人就相互搀让着走进酒馆当中了。 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清明上河图》图案的中心--虹桥了。

虹是彩虹的虹,单听这个名字就非常美了,那其实它最美的地方是在它的制作工艺。

不说别的,就说这架虹桥浑身上下没有一根铁钉,全部是由木钉和木板对缝而成的就能说明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精巧。

相传这座桥是分别在两边建造一半出来,后来衔接而成的。 那具体是怎么样的,现在的工匠们和建筑学家们谁也说不清楚。

我们看到虹桥的桥拱之上有许多人都在向下张望,更有一些好事者还翻越到了栏杆外面,那同时呢,在河岸边也有一些人在向河中观看,他们在看什么呢?顺着他们的目光,我们发现他们都在看这艘将要通过虹桥的船。

那我们知道,这汴河之上一年到头船来船往的,想必周围的居民对于这种事情也应该见怪不怪了吧!可是这艘船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那通过仔细观

察我们可以发现,首先这艘船的吃水线非常深,那就说明这艘船上的货物非常的多,其次就是这艘船非常大,调头很不容易,同时咱们这个虹桥的桥拱又非常低,那可以想象啊,如果这艘船不小心碰到了虹桥,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于是这桥上的、岸边的热心人就非常紧张的在帮助舵手怎么样调整船才能让它顺利的通过虹桥。

虹桥下热闹,虹桥上也没闲着。

我们看到,这两边有非常多摆地摊儿的。

那北宋时期东京有条政令啊,说除了夜市的时候,任何桥上都不允许地摊这样既影响城市形象又阻碍城市交通的东西出现。

但是当时的开封人民是相当具有反叛精神的,至皇帝的三令五申于不顾,生意是做得红红火火啊。

可是咱们刚才提到了摆地摊儿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交通,您看,事儿不就来了?在桥上,一位坐轿子的文官和一位骑马的武官相遇了,两方的家丁互不相让,看起来一场争斗在所难免,咱们就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吧!下了虹桥之后,这个角店必须得给您说一下。 角店是相对于正店而言的。

封建社会对于酿酒权的控制是相当严格的,就像对制盐的控制一样。 那只有经过国家授权的、也就是正店才拥有自己的酿酒权,像这样的角店只相当于现在的酒水批发商,还外带零售。

这家石迁角店店门口挂着天之、美禄两块招牌,这是当时很卖座的两种酒的名称了。

您看门口房屋上面的这个东西叫做彩楼欢门。

您能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吗?其实它是作为这个酒店的招牌来使用的。 我们知道,过去的人是没有霓虹灯之类的现代科技手段的,但是古人有古人的智慧,他们用这种高于其它建筑的彩楼欢门的形式使人们离好远就知道这里有家酒店,可以闲来喝酒。

同时呢,这家角店的门口有一位店小二,就在这匹马的旁边。

那因为他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这里并没有把他表现完整,在原图中他是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碗的,那他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啊,他是一个送外卖的。

美国《生活》杂志在评价过去1000年来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0件事的时候关于北宋东京的就有一件,说北宋东京的小吃以及它的外卖服务。 那咱们继续向前走,这条街呢在清明上河园里也有复原,是一条专门的小吃街,虽然里面的东西不及北宋时期好吃,价钱也比当时贵了不知多少倍。 那我们看到在这棵树下有位神仙方士,上面的三块招牌也预示着他有三种骗人的手段。

像这样的方士呢,在东京一共有一万家之多,可见当时的人口肯定不少了。 那当时的东京一共有多少人呢?据考证啊,一共有150万人之多。 那在这里我还想专门跟你说的地方就是在这个算命先生之后的大院了。 这个院子其实是一座兵营,但您看院子门口站着的士兵他们或坐或躺,有一点士兵的样子吗?那我们知道,北宋时期采取守内虚外的,东京单单是禁军就号称有八十万之多,林冲不正是这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么?可是兵多又有什么用呢?这一大早的,他们却只懂得在这里懒洋洋的晒太阳,不知道勤加操练。 怪不得北宋时的国力那么羸弱,咱们的政权老是受到少数民族的欺负呢!看来就好像现在人们说什么都会或多或少恶心一下中国足球一样,张择端所在的北宋也懂得时不时的嘲笑一下这些士兵了。

咱们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城门,别激动,这只是当时东京外城的一座城门,离城市的中心还有很远很远,相当于现在北京五环以外。 城门楼下,我们看到了一队骆驼。

那当时的开封是不养骆驼的,现在的开封更不养。 那骆驼是从哪里来的呢?对,是从西域,从丝绸之路来的。

那虽然当时政局不太稳定,少数民族政权与政权的关系比较紧张,但是经济上也就是商贸上的往来还是非常密切的。

通过城门后,我们看到街对面这家酒店就是刚才讲角店的时候跟您提到的正点了,您看它的招牌更加漂亮一点。

正店就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大酒店,这家的规模不算大,北宋一共有正店72家,有名有姓有历史可考的就有36家之多。 那北宋72家正店之首是哪一家呢?它叫做矾楼。

矾楼这个名称您也许并不熟悉,但是跟您说一位矾楼中人,您一定再熟悉不

过,她叫李师师,是传说中矾楼中最漂亮的妓女了。

那她和宋徽宗的浪漫故事也传遍了整个开封城,为这座七朝古都增加了一脉温情。

那我们接下来看这里,这里有一家药铺,那有人就杜撰出来说这家其实就是王员外包子铺,于是又有好事之人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当中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的描写推断这个包子铺就是现在开封第一楼的前身,那您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尝一尝现代王员外的手艺。

真的假的咱暂且不说,灌汤小笼包确实发源于宋代的东京,但凭这一点啊,没吃咱开封的小笼包子您这趟啊就算白来。

最后,咱们来说说这《清明上河图》当中的最后一户人家--赵太承家。 那我说这是整幅图当中唯一一户官宦人家,您也许会问我为什么会这么肯定。 那您也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只有这家的屋檐下有斗拱,就是咱们在照壁和会馆房檐下经常会看到的东西。

那封建社会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说平民百姓的房屋不过三间五架,不允许有斗拱,更不允许有彩绘。

那这家屋檐下有斗拱,就说明这家的男主人在朝廷上的官位至少有六品以上。 事实也是如此。

根据史料的记载,这赵太承是朝廷上退休的一名御医。

跟咱们现代人一样,退休了,就搬到离郊区近一点的地方,一来是能够呼吸到更为新鲜的空气,二来是在这里开了家药铺,造福人民百姓了。

好了各位,《清明上河图》就为您讲解到这里,下面还有更为精彩的内容,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叫做牌坊,又叫做牌楼。 牌坊是用来宣传封建礼教的一种东西。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牌坊有两种,一种是女子的贞洁牌坊,一种是男子的忠义牌坊。

这个牌坊正面写着大义参天、背面写着流芳千古,显然是对关羽品质的高度赞扬,那它是属于男子忠义牌坊了。

您可能会觉得这和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牌坊不一样,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都是一

字型的牌坊,可是这个牌坊却是立体的,咱们从前后左右四面看啊它都是牌坊。 这叫做三间六柱五楼牌坊。

三间呢,我们很好理解,指的是左中右这三间,六柱就更好理解了,就是这六根柱子,五楼指的就是这中间的一个正楼和两边的四个角楼。

那在开封民间呢,又把这个牌坊叫做鸡爪牌坊,一来是说它形状就好像鸡爪一样,二来是因为传说建造这牌坊的工匠正是从斗鸡鸡爪中悟出了牌坊的这种建造形式了。

那我们在看这个牌坊的时候呢,会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那到底工匠是怎样保持牌坊的稳定性的呢?首先呢,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了,那两边各三根柱子分别构成了两个三角形,从而加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但是能够屹立二百年而不倒只有这一个原因是不够的,咱们来看这两边各有三块抱柱石从外、前、后三个方向把这个柱子牢牢抱住,抱柱石又因为它形如鼓面,所以又叫做抱鼓石,也有人根据谐音把它叫做保主石。 那鼓面上的石雕也比较有意思了。

比如这一幅,叫做丹凤朝阳,这一幅叫做苍龙出海。

那咱们刚才说中国的建筑讲究左右对称,那您来看这边,与丹凤朝阳相对的这一幅仍然是丹凤朝阳,但是这一幅却变了,不是苍龙出海了。

那您能不能猜猜看这幅图上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呢?那您看啊,这幅石雕上雕刻有一大一小两只猴子,显然不是一辈儿的。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以背部来面对我们的。 所以这一幅叫做辈辈封侯。

那我们知道啊,在封建社会中,士农工商,商人是属于下九流的,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不高,那所以呢,商人们就迫切的希望改变自己的这种社会地位,按照公侯伯子男的循序,公他们肯定是不敢想了,那她们就希望自己的后辈能够辈辈封侯、光宗耀祖了。

大家看东侧有一幅石雕戏曲故事《井台会》,人物造型比例适中,雕刻技法细腻。

咬脐郎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甲胄,一手挽绳,一手拿弓,背后一面大旗迎

风招展,在两个士兵的拥簇下,显的英姿勃发。

李三娘头梳高发髻,身穿圆领高衫,站在井台边上,一手提水桶,一手执杆,脊背稍向前倾,神情恬然,充分显示出一个含辛茹苦,劳累过度的妇女形象。 整幅图细致具体,母怜子状,溢于画面,感人至深。

西侧有一幅《狄仁杰登山望母》石雕,刻画的更是细致入微,狄仁杰身穿官服,面向天空,望着几朵白云,右手抬起想掩面哭泣,孝心动天。 整个画面简洁流畅,恰当的表现了一种思母之情,极富感染力。 面看完这个,咱们继续向前走。

步入大殿,我们首先当然看到的就是关羽关圣帝君的塑像了。 那其实这个塑像呢,并不是原来保存下来的。

原先的那个关羽塑像是浑身贴金的,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作为华北特务总司令部来使用了。

所以那个浑身贴金的关羽塑像就不知流失到何方了。

那您现在看到的这个是由我们河南大学的教授带着他的学生一起雕塑完成的,是关羽夜读春秋图。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是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 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关羽身长九尺。 关羽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

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由人而圣,由圣而神,由神而终成帝君。 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 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最后被封为盖天古佛。

是高得不能再高的一个地位了,那可见中国人对于关羽的推崇。

究其根本,主要是关老爷特别的讲义气,在这里呢,会馆的山西主人想到这关老爷想必对老乡特别的照顾,就把这武财神拉来,天威垂佑以保生意兴隆了。 那咱们来看地上。

这地上有这么两块拜石,咱脚下有一块儿,门口有一块儿。

那传说啊,在拜关老爷的时候呢,是离关老爷越近,愿望就实现得越快。

那所以这一块儿是达官贵人拜关老爷的地方,而门口的那一块儿是平民百姓拜关老爷的地点了。

那说到这儿,您再来回过头来看看咱刚才讲到的戏楼。

各位游客是不是觉得角度好了许多呢?那如果您能站到关老爷所在的这个石台上呢,效果会更好。

那所以说呢,这戏台上的戏其实啊是演给关老爷看的。 那您再抬头看看咱大殿的这个房顶。

是不是很明显的发现这并不是一间屋子呢?那其实呢,它是三间房子沿着进深的方向连在一起的,但您从外面看它仍然是三间屋子。

这在咱们中国建筑中叫做勾连搭,是一种独有的形式,这种勾连搭的形式增加了大殿的实用面积,非常的实用。

那后边呢,是开封市其他一些旅游景点的一些简介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观一下。

那山陕甘会馆就为各位介绍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大家再好好的回味一下中国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精巧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