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最全解读!.pdf

《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最全解读!.pdf

来源:九壹网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最全解读!

财会[2016]22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会计科目设置

一、一般纳税人科目设置二、小规模纳税人科目设置三、会计处理明细科目前后变化本次通知主要的

11个变化一、应交税费二级科目由

3个增加为10

个原设:应交,未交、留抵税额共3个二级科目,本次增加为

10个。新增预交、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代扣代交

7个二级科目。二、小规模纳税

人通过应交税费应交明细科目核算,不设置若干专栏。三、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的通过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不设置若干专栏。四、应交税费应交下的专栏,除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改名为销项税额抵减外,其余不变。五、应交税费未交的核算

1、月份终了,将当月应交未交额从

应交税费应交科目转入未交科目。借:应交税费应交(转出未交)贷:应交税费未交

2、月份终了,将当月多交的额自应交

税费应交科目转入未交科目。借:应交税费未交贷:应交税费应交(转出多交)3、月份终了,将当月预缴的额自应交税费预交科目转入未交科目借:应交税费未交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

贷:银行存

值税4、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额借:应交税费未交

款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

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

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六、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举例:

2016年6月,纳税人购进办公

楼办公用,金额10000万元,进项税额1100万元,分10年计提折旧,无残值。6月所属期抵扣1100*60%=660万元,另440万待2017年6月抵。1、6月购进办公楼时: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660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440 贷:银行存款 111002、7月起计提折旧,每月折旧金额10000÷20÷12=41.67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办公楼 41.673、

应交税费应交

若未改变用途,2017年6月,剩余40%部分达到允许抵扣条件。借:

(进项税额)440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4404、若2016年10月,将办公楼改造成员工食堂,用于集体福利了。(1)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660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贷:

660(2)计算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率=

〔 10000 万元-10000 万元÷( 10×12)×4〕÷10000 万元=96.67%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100 万元×96.67%=1063.33 万元1063.33 万元>660 万元,660 万元应于 2016 年 11 月申报期申报 10 月属期时做进项税转出;该 660 万元应计入改变用途当期

应交税金应交(进

项税额转出)科目核算。剩余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差额处理差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1063.33 万元-660 万元=403.33 万元,该 403.33 万元应于转变用途当期从待抵扣进项税额中扣减借:

固定资产办公楼 403.33 贷:应交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403.33(3)2017年6月,剩余部分达到允许抵扣条件借: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36.67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36.67七、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核算会计确认收入或利得早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如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实现时,推定与收入相关的。待实际发生纳税义务时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简易计税。八、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由原来的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改为:借:税金及附加

或应交税费

1、印花税的分录贷:银行存款2、贷:应交税费应交房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的分录由原来的借:管理费用产税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改为:借:税金及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

地使用税九、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额,不再使用递延收益科目,简化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减免税款)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十、小微企业免征的会计处理1、实现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

贷:

2、月销售额不满3万(或季销售额不满9万)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主营业务收入十一、差额征税分录程施工

1.发生成本费用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工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2、取得合规扣税凭证且纳税

或应

义务发生时借: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交税费应交

注:小规模时贷: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该规定还有值

(一)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有如下一段话: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

得继续改进的地方在该规定的账务处理

2.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账务处理。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取得专用时,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经税务机关认证后,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科目。(以下涉及该段文字时用上述规定代表)

(进项税额转出)

这段话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存在如

下问题:一、没有计入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就直接做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从该段文字可以看出,收到专用时,不管是否认证,直接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认证后,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科目。中间没有计入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也没有冲减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这样的文字仅仅是出于精简,还是精简的太多了!容易让人误会的。二、购进资产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根据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准则规定,购进资产发生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财会[2016]22号的上述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有冲突。如果是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专用在当月能够认证,还可以在当月把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金额转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如果当月不能认证,还涉及到跨越调整相关资产成本及后续计量的问题,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下面看看当月未能认证,如果按照上述规定会怎么样。1、当月购进存货用于简易计税,当月使用完毕。甲公司年12月购进一批建筑材料(水泥)11700元,取得专票。该水泥已经于月全部用于房屋的维修,维修的房屋属于赁,简易征收。由于收到时间较晚,

201612

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对外经营租2016年12月未认证,是2017年1月通过

2016年12月:借:其

认证的。如果按照上述规定,我们的会计分录应该这样做:

他业务成本 10000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1700 贷:银行存款等 117002017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年1月:借: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做进项税额转出,调整

1700 贷:应交税费进项税额 1700同时,

1700 贷:应交盈余公积等调整,

2016年度的成本: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税费进项税额转出 170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还涉及到未分配利润、

严格来说还会涉及企业所得税的调整。是不是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极度复杂化了呢?2、当月购进,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同样道理,如果购进的货物是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如果专用不能在当月认证的话,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事,尤其是在跨年涉及企业所得税或涉及个人所得税时会很麻烦。

3、购进不得抵扣进项的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进不得抵扣进项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按准则规定本应直接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上述规定直接与固定资产准则相悖。无形资产也是同样道理。固定资产在入账后的次月就要开始折旧,这时又要对固定资产原值进行调整,无疑是增加了不必要的核算工作和会计账务调整。总之,感觉上述规定还有值得继续改进的地方。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

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

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