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杨焕展
学风,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的气氛和学习习惯。班级学风就是班级集体里全体学生的学习气氛和学习习惯,特指班集体里全体同学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等。学风建设历来是技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有效地展示出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和行为状态,不仅直接关系到技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它是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技校管理工作者的重视。然而良好学风的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涉及各种因素和各个方面,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环节和途径才能形成。本文就自己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实践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班级学凤的形成过程
良好班级学风的形成往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经历较长时间,不要指望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成熟的稳定的良好学风,一般要两年左右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一般是进入学校后的第一个学期。这一阶段很重要,但对于刚从中学来的学生来讲又很难把握。因为在中学时期目标专一,学习内容也较简单,接触社会也很少。因此跨进技校,新生往往抱着不同的态度,有的人高兴、庆幸;有的人失望、悲观;有的\"要玩个够,以弥补中学时的‘损失'\";有的稀里糊涂,不适应技校生活等等。如果班主任和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不及时做工作,就可能出现一种\"烂摊子\"式的学风。
第二阶段是形成阶段,一般是进入技校的第二、三学期。因为经前一个学期的技校生
活以后,学生对技校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所了解和熟悉了,特别是经过第一次技校的期未考试后,即使是相同基础的同学,因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力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因此,这时来回顾、反思和总结前段的学习生活,发扬优良学风,克服不良学风,培养新学风,对形成良好班级学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技校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制定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提出具体要求和为成才道路打好了思想基础。
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一般是第四学期以后。因为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体验和学校老师的教导,特别是对学风的肯定、评判、修正和完善,已经习惯和熟悉了技校的学习生活方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这时一定的学风就形成了。
二、外部条件对班级学风的影晌
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不仅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而且有时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态。一个班级的学风建设关键是学生本身,这是班级学风建设的内因,但还必须有好的外部条件这是班级学风建设的外因,二者缺一不可。作为技校班级学风建设,我们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外,还要有以下外部条件:
1、必须有一套有利于学风建,设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常规。对学校学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有规可循。
2、必须有一支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得当,专业功底深厚的任课教师队伍。因为班级学风表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而任课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起着关键作用,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3、必须有一个有利于学风建设的安全、雅静的校园文化环境,造成一种人人谈学习,人人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
4、必须开展一些既有利于学风建设,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以适应技校生的生活需求,即使在抓学风建设的同时也不忘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良好班级学凤的途径
良好的班级学风,对学生来讲受益终身,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来讲也是功不可没。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班级学风呢?
1、狠抓思想教育,明确学习认识目的。学生学习必须在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强大的学习动力的精神状态下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特别是第一学期,是学生学习历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许多同学怀着好奇新鲜的喜悦心情跨入学校大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想像并不一样。跨入技校后,各种复杂的心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正视技校生活的现实,既不能有\"轻松感\",也不能有\"失落感\",而应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要有适度的精神压力才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其次要认识课程设置的意义,重视公共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再次要告诫学生珍惜学校的学习机会,请毕业离校的学生给他们谈谈上学读书一一毕业分配一一就业工作的经历,让学生在身边的实际中体会到学习时间的宝贵,必须好好珍视。
2、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以带动班级学风建设。班委会、团支部是班级领导核心,其成员不仅要积极工作,团结协作、热心为同学服务,起好学校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且更要成为班级学风建设的带头人。在组建新的班委会和团干部时,上述两方面的因素都
要考虑。学习态度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不能进入班委会和团支部,以便他们更能主动而大胆地抓学习。同时还要告诫每位学生干部牢记两点:一是学生必须以学为主,学业受到影响关系到自己今后的前途,二是学习成绩不好,在同学中就没有威信,别人就不会服你。因此要求他们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要把别人课余休息的时间都充分利用,更不要在上课时间和自习时间去开展工作而影响学习。
3、帮助学生及早完成由中学向技校的转变,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技校的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主,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如何合理地支配时间,科学地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搞好学习工作。这些都要求班主任做好指导工作,在学习方法上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请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同学介绍经验,帮助新生适应技校的学习方式,增强自学能力,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会调节和分配业余生活的时间,处理好个人爱好与专业学习的关系,控制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发展,以便集中精力学习。
4、深入学生宿舍、狠抓寝室学风建设。寝室就是同学们的\"家\",寝室学风是班级学风的基础,是我们进行学习管理和学风建设不可忽略的环节。针对学生班级情况可开展以下工作:经常地不定期地去寝室检查,督促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分学科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组成学习互助小组邀请任课教师讲授专门的学习方法;认真做好个别差生的思想、工作,指出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抓好寝室学习骨干的培养,以此来带动寝室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他们在寝室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寝室学风向更好更高层次发展。
5、抓好每个学习环节,促成良好学风。要想树立良好学风,就必须抓好每个学习环节。因此首先要针对各个环节,予以方法上的指导;其次,对每个环节经常进行不定期检查,做到\"四查\",查上课的出勤率,查学生的听课笔记; 查学生的作业,查学生的自习情况;此外还要严格把好考试关;为此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邻近期未时,做好期末考试复习的总
动员。因为平时学生有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喜爱的方面去了,这时应集中精力搞好复习,迎接期考;(2)考前动员,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考试舞弊行为,培养优良考风;(3)杜绝说情风,不管是谁,班主任一定要杜绝为考不好的学生去找任课教师\"讲情\",否则影响是很坏的;(4)考试后要好好分析总结,排出名序,分层次召开学生座谈会。例如30人一班,20名以后的会议内容主要是分析原因,寻找差距,予以鼓劲,力求上进; 10-19名的会议主要分析考试成绩,寻找差距科目,稳定学习情绪,争取考得更好,前10名的同学则要求他向更高的目标迈近,要把他必作为学习骨干培养,以便起到榜样的作用来推动班级学风的建设。
6、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班级学风建设。所谓激励,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手段,是一种使个体将外来刺激内化为自觉行为的适当的健康心理活动,是保持完成心理目标的行为处于高度激活心理状态的外在因素。激励机制是完成激励全过程的一系列相互制约形成体系的行为规则。技校学生的个性心理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在思维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性,开始形成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从多角度,全面地考察事物的本质,在情感上,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处于吻合状态,他们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对社会的复杂生活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容易根据一定的时间、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意志上,他们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能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能够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但有时又表现出意志薄弱的一面,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在价值观上,由于他有强烈的自尊心,因而希望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了解自己,强烈关心自己的价值,但又往往对自我评价缺乏全面性,过高或过低估价自己的价值。针对这些特点,在班级学风建设中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如:奖励先进,在班集体中激励竞争意识;严明学习纪律,以激励后进转化;预测未来求职就业前景,让同学们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基本技能,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就难以立足;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掌握真本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以激励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