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铭记党恩,做党的好女儿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中学    张亚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被誉为将军县——原六安县现六安市裕安区独山中学的学生张亚兰,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牢记历史,铭记党恩,做党的好女儿》。
到过我们六安市独山镇的朋友们都知道,这里有“全国第一将军镇”的美称,在我们独山中学对面的青山之上,就赫然耸立着一座由爷爷题词的丰碑,这就是“六霍纪念塔”。这个春天,我看到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山下,拾级而上,瞻仰缅怀先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一群小学生站在纪念碑下,排成整齐的方阵,仰望着高高的纪念碑,满怀深情地高唱着《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而又激越的歌声在郁郁葱葱的松柏间萦绕,我被这一幕深深的打动了。
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虽然已经远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民不聊生的年代,虽然没有亲眼看见英雄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舍生忘死、拼杀沙场的壮举,但我们年轻的一代从来也没有忘记党的英雄的儿女们,一直铭记是伟大的中国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记得从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经常跟我说,在旧社会,连年战争,我们的土地被地主老财霸占,我的曾祖父那一辈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忍受欺压,有的被军阀强行抓去,从此下
1
落不明,老百姓苦不堪言。后来,在1929年的秋天,中国党六安中心县委组织领导我们独山周围十五个乡的近万名农民,举行,赶走了敌人魏祝三,占领了独山镇,建立了党的政权。此后,霍山的西镇等地相继举行了农民武装,掀起了六霍地区党领导下的农民武装斗争的高潮。“独山”后,组建了我省第一支工农武装——安徽红军第一游击纵队,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三区工农委员会。从此我们老百姓在中国党的领导下,从迷茫和悲痛中清醒,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战争中,坚定的跟着党走,迎来了新中国,获得了真正自由幸福的生活。
如今,回眸历史,九十载长路漫漫,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使独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看到了,独山旧貌换新颜,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四面八方。我听见了,独山的公园里,广场上傍晚歌声不断,欢笑声不绝。我还知道,老百姓从此不需再交农业税,孩子们义务阶段上学不需再交学费,农村人也可以买医保,不用再为看病难,看不起病而担忧。在党和的扶持下,山区林木经济、茶叶经济快速发展。
更可喜的是,今天的独山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还扶持建成了32家生态旅游农家乐休闲中心,解决了农村一部分多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农民增收拓展了渠道。我的父母这两年已经不用再去外地辛苦打工了,在家乡办起了养殖厂。独山的发展有了多元的方向,老百姓不仅靠勤劳致富,还靠科技致富、致富。
这一切的变化正是因为中国党的领导,它领着我们走在一条幸福的光辉道路上。
放眼华夏大地,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自从1921年7月南湖无声的响起的那声惊雷——中国党的成立,从南湖红船到八一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小康蓝图,九十年风风雨雨,九十年波澜壮阔,九十年壮丽辉煌。千千万万党人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引领中国速
2
度,世界惊叹。我们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正焕发蓬勃生机。
迎着新世纪的朝阳,迎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感恩党的教育。十年前,我们独山两位年轻的姑娘参加红军,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考验,她们就是刘伯承元帅的夫人汪荣华和徐海东大将的夫人周东屏,两位崇敬的老妈妈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今天,我要刻苦学习,按照“德、智、体、美、劳”的要求全面发展自己,为报效祖国打好基础,我还要努力争取做一名光荣的党员,当一颗的螺丝钉,为建设更加美丽的红土地,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2011年6月12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