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模糊逻辑控制与人机交互的移动机器人避障系统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与人机交互的移动机器人避障系统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6年19卷第3期 15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与人机交互的移动机器人避障系统 Mobile Robot AVOiding—ObStacIe System Based on Fuzzy Logic Control an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韩洁琼 曾 碧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工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90) 摘 要 主要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的方法,使用十六位单片机SPCEO61A的语音输入功能,构成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并使二者结合 起来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导航过程中,较好地搭建了一个基于人机监督指导的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系统、完成避障和路径规 划任务,可以克服基于多传感器的机器人避障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人机交互,模糊逻辑控制,机器人,避障,路径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the fuzzy logic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 and shows the achievement in the mobile robot navigation,including two following facets:avoiding-moving-obstacle and avoiding—static—obstacle.By the way. this way can avoid the drawbacks of multiple lasers in the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merging. Keywords:human machine interface.fuzzy logic contro1.mobile robot navigation avoiding—obstacle.path planning 在移动机器人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突见障碍物或 2避障与导航策略 以任何速度和方向随机运动的移动障碍物,这将影响机器人导 图2给出了避障规划的一个导航周期的汁箅框图。 航的准确性。由于从传感器中所获得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冗余、误 差以及不准确性,从而造成了机器人在避障性能方面的不稳定。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之处,本论文将模糊逻辑控制与人机交互引 入规划算法,以提高移动机器人对于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未知环 境的适应能力,以达到快速、准确的导航目的。 1 人机交互的硬件实现 在本系统中,硬件资源方面采用了凌阳16位单片机 SPCE061A,它不但具有微控制器的功能,还具有DSP运算功 能,可以用来进行数字语音(音乐)信号处理,根据此特点,我们 可以将其应用于本导航系统中,形成一款语音遥控器,可以用来 进行语音识别、录音等的语音信号的输入,人机交互系统硬件的 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视觉观察首先判断 障碍物的类型,通过按键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接着将观察所得 的近似距离值通过迈克风进行语音输入,然后根据输入值进行 查找控制表操作,并最终产生最后的控制输出,控制移动机器人 的避障和路径规划过程。 圈 凌困 线I"1 阳 l^Dc  f速 度  田I呈f SZ ̄CE06tA 一 制 控 图2避障规划的一个导航周期的计算框图 L竺_J 避障与导航策略分以下三步进行: 单 CPU Iu  I I1)在导航开始之前,需要完成相关参数的初始化工作,如移 片 角速  动机器人的最大速度和加速度等值,在每个导航周期的开始,主 L网 机u二__Ⅲ 双l匕 D埔IAC遒1 l制度控 要由操作人员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确定其行进的前方是否存 在障碍物及其类型。如果存在的是移动障碍物,则通过人机交互   l式接口命令移动机器人此时执行避移动障碍物功能模块,该控 制模块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保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不变,而改变 图1 人机交互系统碰件结构框图 其速度值的大小,主要执行减速运动,当机器人安全避过移动障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0500180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 碍物之后,机器人又开始新一轮的工作,这种导航方式极大程度 地克服了移动障碍物行进过程中速度与方向的不确定性及机器 人路径规划的复杂性算法。 2)如果操作人员发现障碍物为突见的静止障碍物,则经人 机交互接口命令机器人执行确定远近功能模块,与此同时根据 操作人员语音输入的距离值来确定障碍物距机器人的远近程 度。这里假设用W表示接近程度值,1一W表示两者的远离程 度,接着比较W与1一W的大小关系。如果接近程度值W较大 的话,说明此时的避障功能模块具有较高的优先级,相应执行避 障策略;而当1一W比较大时,说明静止障碍物与机器人之间还 存在较远的距离,根据实际的经验知,在此种情况下,可以令机 器人继续向目标模块移动,这样更为合理些。在执行避突见的静 止障碍物和向目标导引的模块中,两者都是通过改变机器人的 行进方向,前者是根据操作人员视觉的观察所得到的突见障碍 物的位置去改变机器人的方向的,而后者则是要根据最终的目 标的位置去改变机器人的行进方向的,在获得机器人的方向数 据之后,再根据语音输入的距离值,通过速度控制模块确定机器 人的速度的大小值。 3)首先根据由以上模糊控制模块计算出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的大小值去操纵机器人,之后再将它的当前位置与最终的目标 值进行比较,如果两者匹配,说明机器人已经到达了目标位置, 导航过程结束,若二者不匹配,则其将开始新一轮的导航周期。 3各控制功能模块的模糊模型 以下各模块的模糊控制模型均来自于操作人员的实践操纵 经验。 3.1避移动障碍物模块 若已经确定前方存在的是移动障碍物的前提下,操作人员 通过遥控器面板人为地切换到执行避移动障碍物功能模块,并 将两者的距离通过人机接口进行语音输入(当然这些语音输入 值均是以模糊语言所表示的近似估计值),然后进行查表操作, 从而产生最终的控制输出。主要是通过改变机器人的速度大小 值来达到避障目的的。模糊规则及隶属函数如图3所示。 J l 1 0 障研物较近 I 一— __——\ \ \、 \~ L O 20■40 r l5牵 物j 离 J l 1 0 I l、 ~~~____~_l__‘ ~一 L O 0 速度减 圈3避移动障碍特的输入输出隶属函数 采用的控制规则如下:用E表示两者之间的距离,U表示控 制输出量,CN表示距障碍物较近,CF表示距障碍物较远。 If E=CN,then U=Uli If E=CF,then U=U2;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与人机交互的移动机器人避障系统 备注:U1、U2为根据障碍物的远近程度,相应输出的减速 值。 3_2确定远近功能模块 此模块主要针对突见的静止障碍物的避障策略所设计。 操作人员观察机器人左前方、右前方、正前方所存在的障碍 物,将所得到的距离近似值作为该模块的输入值,而输出为机器 人与突见障碍物的接近程度值W,比较W与1一W二者的大小 关系。在向目标导引模块和避突见障碍物模块中进行选择,这个 过程中主要采用两条模糊控制规则: L.表示接近程度较大;S:表示接近程度较小; If E=CN。then W=L;/ 选取避突见障碍物模块 If E--CF。then W=S;/ 选取向目标导引模块 其相应的隶属函数如图4所示。 CN t/ CF \/ / \ 障碍物 离 J l 1 0 较低的接近艘 较 的接近度 .1 ㈠\。 \\1  。 图4远近控制隶属函数 3.3避突见障碍物模块 只需要改变机器人的行进方向,即可达到避障目的,根据机 器人所处的位置,控制机器人的更大自由空间沿该方向移动。 如果障碍物在其左侧,则机器人向右运动;如果障碍物在其 右侧,则机器人向左运动;如果障碍物在正前方,则机器人向右 或向左运动。在以上三种模糊控制规则中,输出的控制量均为机 器人的车轮的转角方向。 3.4向目标导引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是使机器人向最终的目标位置继续 移动,此种情况下输入值为机器人当时的运动方向和机器人指 向目标位置的矢量之间的角度,输出也是机器人的转角值。 3.5速度控制模块 在该模块中有两个输入值,即机器人的速度以及机器人与 最近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相应输出控制量为机器人速度的 增加值或减少值,所采用的推理规则为,_f A and B,then C,同 时要说明一点的是最小速度时其值为0,即此机器人是不允许 倒退的。其相应隶属函数如图5所示。 4结束语 本论文提出将模糊逻辑控制与人机交互系统相结合,并应 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导航过程中,来快速准确地完成避障和路径 规划任务,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将其进行推 (下转第26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PLD在CAN通讯卡中的应用 maddr: IN std_logic_vector(15 DOWNTO 8): if(pwr= 0 )then data(7 downto 0)<=pdata(7 downto 0): mad: INOUT std—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if; male: IN std—logic; if(prd= 0 )then pdata(7 downto 0)<=data(7 downto 0): mwr: IN std—logic; end if; mrd: IN std—logic; end if; ram_ctrl:lN std—logic; if(mcs= 0 and pcs= 1 )then 一一定义CPLD与RAM相连的地址总线addr,数据总线DATA.控—-制 addr(14 downto 8)<=maddr(14 downto 8): 线CS wr<=mwr: addr: OUT std—logic_vector(14 DOWNTO 0): rd<=mrd; data: INOUT std—Iogic..vector(7 DOWNTO 0): CS<=mcs;  .wr: OUT std—logic; if(male= 0 )then addr(7 downto 0)<=mad(7 downto 0): rd: OUT std—logic; else CS: OUT std—logic); if(mwr= 0 )then data(7 downto 0)<=mad(7 downto 0): END RAM; end if; ARCHITECTURE perform OF RAM IS if(mrd= 0 )then mad(7 downto 0)<=data(7 downto 0): signal pcs:std_logic; end if; signal mcs:std—logic; end if; begin end if; process end process; begin END perform; 一一PC机与CPLD之间的逻辑关系 5结束语 if(ane---。^0 and( pwr=~0 or prd= ^0)and paddr (19 downto 15)=” 11010")then pcs<= 0 : 本文所描述的利用CLPD和通用RAM实现双口RAM的 else pcs<= 1 : CAN通讯卡,是笔者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end if: 中开发的通讯卡。该卡是智能型符合ISA总线标准的CAN通讯 一一微控制器与CPLD之间的逻辑关系 if((mwr= 0 or mrd= 0 )and maddr(15)= 0 and ram_ctrl= 0 )then 卡,已在多个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这种方法实现的双口 mcs<= 0 : RAM经济实用,而且比一般的双口RAM容量大,省去锁存器和 else mcs<= 1 : 多种其它逻辑电路,还可以不改变硬件而进行功能修改。 end if; —-CPLD与RAM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pcs和mcs的互异关系,一一使 得某一时刻,只有一边可以访问RAM 参考文献 if(pcs= 0 and mcs= 1 )then 1 Stefan Sjoholm,Lennart Lindh.边计年译.用VHDL设计电子线路. addr(14 downto 0)<=paddr(14 downto 0):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Oo0 wr<=pwr; rd<=prd; 2邬宽明编著.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 CS<=pcs; 学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05.8.28] ’’'’,',,,,,,,,,,,,,,’’’’’’,,,,,,,,,,,,,,,,,,’'’’’,',,,,,,,,,,,,,,,,,,,,,,,,,,,,,,,,,,,,,,,,,,,,, (上接第16页) 广,可在机器人的前方安装上半球反射镜和CCD摄像机构成全 J l 景传感器,这样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人来完成一些危险作业。操作 人员只需根据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观察机器人的实时工作环境, 弼物 离较近 障掰物距离较远 从而进行远程遥控控制,具有很高的实用工程价值。 1 0 参考文献 1余永权,曾碧.单片机模糊逻辑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0 O 4 0 8 1 4 2 0 稚碍物 离 2王学慧,田成方.微机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1987 3余永权.单片机与家用电器智能化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4余永权.单片微机与模糊控制讲座.电脑.1993,5-12;1994,1—7 J 5余永权,李小青,陈林康.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功率接口技术.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述膻6 曾碧.单片机模糊控制的工程实现.1993年全国单片微机学术交流 t ̄t'E 速度较墙 会论文集:163-169 1 C {X 7 Robin R.Murphy.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蔡自兴,徐光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O 。’02。机器人谜J韭 9 S.Atiya.G.D.Hager. Real-Time Vision-Based Robot Localiza— ,4 0.8 tion IEEE Trans.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Dec.1993 10 N.Ayache,O.D.Faugeras,”Maintaining RepresentatiOns of the ● Environment of a Mobile Robot, reprinted in Autonomous ll Robot Vehicles.Springer Verlag,1990 1 0 \ 760 ̄7663 0 O.1 一 11王艳红,孙茂相,等.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环境中的运动规划.1995 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增lJJl或减少的速度 [收稿日期;2005.12.6] 圈5速度控制熏一函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