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小学书法课程设置的思考

中小学书法课程设置的思考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学书法课程设置的思考

作者:胡毓迪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22期

摘 要 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可传承书法艺术、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学生良好性格,都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重点从教学三要素和书法教育常规课程与特色教学活动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书法教育课程设置两方面的思考假设。 关键词 中小学 书法教育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1从教学三要素考察课程设置的时效性

从书法教师方面考虑:针对中小学书法课程教学的要求来看,重视书法仅是一个条件,做为一名中小学书法教师,如何进行一堂好的书法教学才是关键。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何使科学性、直观性、普遍性、艺术性能够有机地结合。就目前中小学的现实情况而言。多数教师自己的字写得并不规范。在现行《新课程目标》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作了书面上的明确的规定。因此,中小学书法教师不仅要使自己的字写得好,而且还要更好地掌握中小学书法教学。 但现在,书法课程和音、体、美课程相比,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最缺的莫过于书法教师了。从客观原因来看主要原因是书法作为学科起步较晚,我国书法专业学校较少,尤其是培养书法教师的专业学校并不多,某些大专院校附设的书法专业班,其毕业后要么去各级书协、各艺术馆等专业单位做书法家。但这样的为数并不多,大多数学习书法的专业生毕业后由于就业压力选择转行做其它,真正投身到中小学书法教育中来的相对较少。

从教材方面考虑:教材即教科书,是根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法来要求的,系统并简明扼要地叙述各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既是教师在日常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更是教育思想,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现在开设书法课的学校运用的教材大都是学校自己编辑或市场下的教材,教材主观随意性强,内容较为单一,教学的书体无科学依据,教学方法机械、教学过程盲目等,抹杀了学生学习书法的艺术个性。没有在国家组织下的教材,无法给出既合理又科学的教材。

对学生方面:学生需要明白写字课和书法课的区别,笔者认为学生对书法课有无兴趣点才是上好书法课的关键。

2书法教育常规课程与特色教学活动结合的假设

在小学开设书法课程需具备高水平师资,聘请专业书法教师,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校组织教师练习书法并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学生做带头作用;在常态语文课中,凸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写字的特色。在语文课中对汉字的书写要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汉字的字形、笔画结构中要强调笔顺的写法,勿使学生写错字、写笔顺错误的字。根据教育部《意见》学校可以将书法课作为学校自身的校本课程来开发并将书法课纳入常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和教师走进书法天地。学校可开设“周周书法讲堂”在每周一节书法课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由浅入深的安排;1-2年级的学生可以安排书法欣赏课。3-6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软笔课程,3年级是可以运用水写字帖让学生先适应书写的过程,到4-6年级学生可以从水写字帖过渡到用墨临写,此时的学生大致已经了解书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过渡到用墨时不会产生害怕心理;学校还可以开设社团活动培养书法特色,设展览室举办师生作品展写的较好的作品悬挂于校园中,既能美化校园又能凸显学校特色;可以开设午间硬笔练字课,提升书写的水平,学生在午间来到学校精神比较涣散,通过午间三十分钟的硬笔写字课练习既能让学生精神集中又能提高书写水平。在午间练字课时,可以采用“双师教学”全员参与调动教师的教授写字课的积极性。并做教学评比激励师生成长,教师的书写水平纳入最后的教师评价中,学生的书写水平的好坏纳入到学生评价中,以此激励师生写好字。

在初、高中阶段从实际考量就无法向小学可以细致的做安排。初、高中课程比小学要多,课时安排、课业压力等原因开设书法课程难度较大。若要开设只能占用综合实践课程,但是大多数学校在现实中由于课时任务较大都会占用这些课程。初中学生若有兴趣可以参加课外兴趣班;高中若要开设书法课只能以特长班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安排在周六、周日或是与学校商议安排时间。 3开展书法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写字课已经不再作为中小学的必要课程而沦落为附带课程,学生们的书写水平日渐削弱中小学书法教育景况并不乐观。现代社会教育需要通过书法课程设置来改变这种现状。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书法课程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学生的课业压力与高中学生相比较小,设置书法课程较为方便。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记录者也是中国文化之根,书法教育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重新审视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技能训练、知识训练等方法,使书法的审美信息根植在学生的脑中,从而启迪学生对汉字美的体悟与认知,培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这也是开设书法教育课程最大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蒋国忠.审美艺术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戴汝潜.识字教育科学化教学荟萃[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 皮连生.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语文出版社,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