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st PC端安装软件,按照labviewRTFPGAIO driver装好。
2. 安装机箱和控制器以及C模块,然后再接以太网和电源,电源不上电。
3. 用以太网连接host PC和CRIO,按照如下步骤设置
A. 确定以太网连接主机和CRIO后,上电。
B. 打开MAX,在其远程系统(Remote System)中查找CRIO
C. 设置网络。在MAX里面为CRIO设置新的IP。首先将CRIO上的拨码开关中的IP reset放在OFF档位;其次,静态配置CRIO IP。MAX里面有network settings,之后IP setting里面选择edit the IP setting,然后选择suggestion Values,最后apply,完成静态IP设置。如果连续三次不成功,直接设置成0.0.0.0。
4. 在CRIO上安装软件。
A. 可以在MAX里面找到system settings,然后再里面给CRIO起昵称以及说明。
B. 单击MAX里面远程系统里面CRIO使其展开,会出现software项。
C. 右键单击软件,选择添加/删除软件会出现对话框,选择所有可选的软件(最好直接选择自动安装),然后选择Yes,等待软件安装完成,系统即进入可使用状态。
5. 扫描模式下编程前导(环境设置)
A. 开始菜单National InstrumentLabview 点击打开
B. 新建选择”项目”,此时生成的“项目项”树只有“我的电脑”,没有“实时目标”,如果在此处生成VI的话,只能运行在host PC上,也即只能如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考虑其延迟为ms级别,只能运行采样为几Hz的控制程序。
C. 右键“项目项”树的第一项(就是项目:***),选择“新建”再选择“终端和设备”,打开相应的对话框。
D. 然后选择“现有的终端和设备”,直接扫描就可以添加CRIO了,已有的C模块会同时出现。此时会在“项目项”树下面出现与“我的电脑”平行的“RT Compact RIO Target”项目。如果是分离式的CRIO控制器和机箱,还需要右键点击“RT Compact RIO Target””新建””Targets and Devices”,然后添加机箱。在添加机箱时,会有对话框来确定是扫描模式还是FPGA模式。至此,扫描模式下的CRIO环境构建完成。扫描模式适合采样率低于1kHz的控制系统,需要说明,这就是dSPACE ds1103能干的活,只能保证实时到ms级别,普通的机械控制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6. FPGA模式下的环境设置
A. FPGA需要在机箱下面设置,也即比”我的电脑”和“RT compact RIO Targets”低一级。
B. 在机箱下面右键”新建“”FPGA Targ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