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h指数的机构和个人绩效研究

基于h指数的机构和个人绩效研究

来源:九壹网
◎知识产权生态IP论坛 中国科技信息2017年第2期・CHINA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 Jan 2017 DOI・10.3969/j,issn 1001—8972.2017 02.002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国内规模最大、收录文献学科范围最广、文献 更新周期最快的三大全文数据库之一——中国知网作为数据 检索平台。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在中国知网数据检索平台 并导入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中,通过软件统计功能, 最终得到了我校近十年学术论文创新成果的产出、机构或科 研人员个人h指数的绩效情况。 论文生产力的年代分布状况 一上确定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CAJ—N)作为数 据统计样本的来源。CAJ—N作为中国知网重要的子库之一, 主要收录全国范围内科研人员的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 般认为,某一时间段论文产出的增加速度在某种意义 上不仅说明这一领域研究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也可以反映 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该子库收录文献内容覆盖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哲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等各领域。因此, 选择该子数据库作为本文的数据检索来源,可保障数据研究 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数据检索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 研究者和实践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程度。一定时期内科研机构 成果产出的数量状况,是了解该时期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的一 个明显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科研机构的学术生产力和 学术水平。目前,国内外已公认学术研究质量主要通过论文 被引量体现出来。文献被其他文献所引用,被引用的文献肯 检索策略与数据规范 在保证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前提下设定检索策略。在“单 位”检索字段中,分别输入检索式“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 科学校”OR“单位=南阳医专”,均选择“模糊匹配”, 数据来源期刊=“全部期刊”,学科范围=“全部学科”, 数据时间范围=“2006~2015年”,对CAJ—N进行检索。 依据上述制定的检索策略,初步得到CAJ—N收录我 校科研人员在2006~201 5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985篇。 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献被引用次数越多,则文献质量 越高,则该文献质量就越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就越大。因此, 依据论文年代产出数量及被引频次可比较客观地描述我校十 年间学术论文生产力分布及学术影响力状况。 2006~201 5年,CAJ—N共收录我校科研人员发表的 学术论文3782篇,总被引频次为7216次,篇均被引频次 为1.9次。从图1可以看出:①论文产出的数量整体呈现上 升的增长趋势。2006~201 5年间,我校科研人员的学术论 文成果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且增长速度较快。、毒出现 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课题组对7985篇论文作了如下 处理:一)将得到的全部论文题录数据下载并导入到文献管理 软件NoteExpress中,利用该软件的查重功能共得到42 拜 耋 l8一 — — 时葡庳 条重复数据(属于一稿多投)。②剔除全部南阳医学高等专 科学校三所附属医院人员发表的论文。最终确定实际用于统 计样本的数据3782篇。③将3782篇文献的题录全部下载 一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图1 2006~201 5年论文产出年代分布情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Jan 2016・中国科技信息2017年第2期 ;i翠凝 c ;0 知识产权生态lP论坛◎ 表1我校2006-2015年核心作者群的个人绩效(h指数)测算结果 作者 阮耀 王爱梅 李玲 黄川锋 马瑜红 h 8 7 5 7 6 作者 徐持华 张庆远 马凤巧 方家选 冯冬兰 h 6 5 5 4 4 作者 郭遂成 吕云玲 包东武 唐成定 李庆洁 h 2 6 4 3 4 作者 余雪 肖跃红 吕芹 赵霞 李斐 h 5 3 4 3 3 作者 袁国卿 归改霞 顾红霞 王雨波 孟晓红 h 4 3 4 4 4 作者 陈亚奇 李广霞 h 4 3 尚喜雨 吴立明 张国良 周小琳 马纪伟 闫冬良 周建辉 刘荣志 6 6 6 5 6 5 4 4 高征 李弋 郭延东 韩华刚 李改非 瓮恒 吴俊晓 丁可 5 5 4 4 5 4 5 4 范真 张少羽 王斌 周青玲 李克卉 周毕军 查道成 白建民 3 4 5 3 4 ;韩迪 夏西超 曲中平 李晓辉 李克锋 ;3 4 4 3 鞋禺}‘ ;程晓卫 崔娟 高建岭 周琳 贾真 O O 3 3 3 3 3 3 4 3 3 3 一 2 3 ~ 3 3 4 李明哲 一 一 一 刘洪波 张岳  一一姜小丽  一 ∞ 贺东霞 胡清茹 ………◆…上!且O殛且- -.……堕 婴~ lTx+1.272 =0.661 0 20 3O 40 50 OO O0 2OO,00 ;■}};一■ 蜢霉£ i■■一 一0  O 300.00 400.Dc 5∞0o 发文量/量 综合指数值 图2 h指数与发文量的相关性 图3 h指数与综合指数的相关性 二∞ 图4 h指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了快速增长期(2013-2014年)。⑨十年间,我校论文产 出的增长趋势略呈“S型”,这一结果与国际著名的普赖斯 逻辑增长曲线比较吻合。总体上说明近十年来我校科学研究 群中67位学术水平领先的科研人员的个人绩效,即个人h 指数。详见表1。 由表1及图2、图3、图4,经计算,图2中 R=0.39623226, 图3中R=0.81301906, 图4中 R=0.8031 1892。因此,由相关系数的相关知识可知,我校 逐渐繁荣,并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职员工的关注和重视。 我校机构及个人h指数分析 为了克服同行评议的主观性以及文献计量的学术失真问 题,2005年美国tJ!:l ̄U福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Jorge E.Hirsch 核心作者群中科研人员h指数的排名与被引频次具有高度相 关陛,学者被引频次越高,其影响力越强,则h指数排名越 靠前;h指数的排名与综合指数值也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对 h指数的影响与被引频次对h指数的影响相差无几:h指数 与发文量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属于低度相关关系)。发 文质量高对提高学者的h指数有利,这也验证了h指数的优 二咖 提出一个新的评价指标——h指数。h指数一经提出,迅速 得到了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广泛响应和认同。Jorge E.Hirsch 研制的h指数初衷是评价个人绩效的,后来被人们借鉴评价 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等领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h指数的 应用改变了人们一味追求成果数量的片面错误,鼓励高质量、 高水平成果的产出。 点(鼓励高质量论文的产出)。 结语 我校核心作者群中科研人员h指数的排名与被引频次、 综合指数具有高度相关性,学者被引频次越高、综合指数值 越大,则h指数排名越靠前:h指数与发文量之间不具有显 参照和借鉴h指数,课题组测出了我校的机构h指数为 24,也即是24篇由我校科研人员主持或参与协作的学术论 文被校外机构的科研人员引用频次在24次及以上。另外, 根据研究需要,本课题仅列出前文所测评出的我校核心作者 著相关性(属于低度相关关系)。 19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