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小鸡和小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想象水平,语言表达水平。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3、教育幼儿互相协助、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图片一套 2、小鸡小鸭头饰人手一份 3、《小鸡和小鸭》的录音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想象水平,语言表达水平。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做小鸡小鸭动作进活动室。
2、 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和小鸭一起出去玩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二、看图讲述故事,幼儿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 幼儿观看图片1——2。
问:小鸡过不了河,小鸭是怎样协助它的? 2、 幼儿观看图片3。
师问:小鸭掉进坑里,小鸡会怎样把它救出来? (幼儿自由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 幼儿观看图片4.
师问:小鸡又是怎样把小鸭救上来的,它的办法好吗? (幼儿边看边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三、幼儿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学会用“一次又一次”说一句话,理解“驮、提、盛、浮”的意思。 四、展开相关“协助”的讨论。
1、 引导幼儿举例说说人们什么时候需要“协助”。 2、 你有没有协助别人?你是怎么协助别人的?
3、 你喜欢协助别人吗?当别人因为得到你的协助而很高兴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4、 每个人都需要协助,也都能协助别人。协助不一定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协助。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设定了3个目标:1、鼓励幼儿跟着教师和同伴一起说说玩玩;2、引导幼儿区分小鸭和小鸡的显著特征;3、学会基本礼貌拥抱。在准备材料工作中,我课前准备了剪好的小鸭和小鸡,以便幼儿分类、学习游戏。
在第一环节中,我先让幼儿听我讲一段小故事,引出小鸭和小鸡。小鸭和小鸡反别从两边向内走进,不小心互相碰撞了,但小鸭和小鸡并没有争执和吵架,而是友好的拥抱了一下。这个小故事想给小朋友一个警示。启发幼儿在平时和小朋友游戏的时候,难免会和别的孩子有碰撞,我们要像小鸭和小鸡一样,友好相待。在这环节中,我们班的
孩子都能认真的听完小故事,也会和旁边的孩子学者拥抱一下。拥抱后我发现他们很开心。就平时很调皮的孩子也会找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拥抱,出乎意外的是,我并没有以示什么,这调皮的孩子跑上来找我拥抱。
在第二环节中,主要让孩子学习区分小鸭是扁嘴巴、小鸡是尖嘴巴。或许是我准备材料的缺陷,两只小动物都是黄色的,还是自己画的。随意我们班的孩子不是很直观的表达出小鸭子是扁嘴巴;小鸡是尖嘴巴。通过反思,我想:把小鸭和小鸡用两种不一样的颜色表示或是用布娃娃(或木偶)小鸭和小鸡,效果绘更好一点。
在第三环节的游戏中,我让幼儿讲一讲谁不见了。我循环的把小鸭和小鸡藏起来,让孩子说说是谁不见了。看我们的孩子多能讲出谁不见了,我就提升难度,请小朋友讲出是“扁嘴巴小鸭不见了”还是“尖嘴巴小鸡不见了”。通过反思:可能是一句话太长了,我们班的个别孩子较小的和水平较差的孩子都不能很完善的讲完一句话(“扁嘴巴小鸭不见了”还是“尖嘴巴小鸡不见了”)。在游戏中,我们开心的结束了这节课。
邓 彩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