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载途(zài) B.连翘(qiáo) C.两栖(xī) D.狩猎(shǒu)
迁徒 缄默 龟裂 清冽
)
销声匿迹 坚贞不渝 悬崖绝壁 怡然不动
衰草连天(shuāi) 草长莺飞(zhǎng) 阡陌交通(qiān) 悄怆幽邃(qiáo)
【答案】B
【解析】A.迁徙 C. 两栖(qī)D.狩猎(shòu)悄怆幽邃(qi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叔叔家有多年收藏的各种名画,每当他向客人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B.新来的李同学豁然开朗,性格谦和,平易近人,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她。 C.《中国诗词大会》董卿的服装精致得体,落落大方,天衣无缝。
D.邓稼先作为一个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他在公众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答案】D 【解析】
A.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B.豁然开朗: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C.天衣无缝:喻指事物(多系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D.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3.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日,南昌遭遇强降雨天气,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
B.中学生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台前的旗杆上。
D.为庆祝建校60周年,学校领导邀请了曾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的20位退休教师。 【答案】B
【解析】A.搭配不当,“狂风“不能和“下了起来”搭配;C.搭配不当,“掌声 “不能集中到“旗杆上”,D语序不当,数词和量词“20位”应该放在“曾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前面。 4.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
○1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2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3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 ○4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
○5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 ○6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A.○5○2○4○6○3○1 B. ○5○3○4○2○6○1 C. ○3○1○4○2○6○5 D. ○3○2○5○6○4○1 【答案】B
【解析】先提出观点○5,排除C和D,再根据○4的关键词“如此”和○2的“也是如此”判断出B选项。
5.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物候现象的特点及意义,把物候学这门学科介绍得饶有趣味,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B.第三单元《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文体相同,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
等抒发情感,表达方式则有不同。
C.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力丰沛,产量惊人,作品以科幻和科普最为人称道。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关雎》、《蒹葭》选自秦风篇,《式微》选自邶风篇,《子衿》选自郑风篇。 【答案】D
【解析】关雎选自国风篇。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醉后赠张九旭① 高适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②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注释】①张九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张九旭,即张旭,排行第九。以草书著称,人称“草圣”。又喜饮酒,时称“张颠”。②青云:指玄宗召张旭为书学博士一事。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张旭的与众不同。 B.“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从“草圣”“张颠”的称号着笔来刻画友人的形象。 C.“白发老闲事”写出了诗人过去对张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部门与愤恨。 D.“能更几回眠”,语带调侃,使题目中的 “醉后”二字,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答案】C
【解析】“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这一联写得十分传神,读者仿佛看到一位白发垂垂、蔼然可亲的老者,不问世事,一身悠闲,轻松自得。并非对张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部门与愤恨。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赠友诗用轻松随意的口吻展现了张旭的人品性格及特长爱好。
B.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张旭及其生活方式的倾慕之情,暗示了诗人内心挥之不去的愁绪。 C.第一联是诗人对张旭的总的印象,是实写,以下各联转入了对张旭形象具体刻画,是虚写。 D.此诗语言清新明朗,与诗中欢快活泼的情绪相适宜,真切动人。 【答案】B 【解析】这首诗里倾注着诗人对张旭无比钦敬的感情,并非暗示了诗人内心挥之不去的愁绪。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第8-11题。(10)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1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2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3回巧 ○4献技○5,以效○6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7之状与目谋○8,瀯瀯○9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10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11,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注释】○1李深源、元克己:作者的两位友人。○2刈(yì意):割。○3熙熙然:和谐愉快的样子。○4回巧:指山峦回环、云水萦绕。○5献技:指鸟兽呈现出各种技艺。○6效:呈献。○7清泠:形容景色清凉明澈。○8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9 瀯瀯:拟声词,水回旋的声音。⑩匝(zā)旬:满十天。○11澧镐鄠杜:地名,都是当时京都长安附近豪门贵族聚居的地区。
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予怜/而售之 C. 即更/取器用 D. 清泠/之状与目谋 【答案】B
【解析】A选项应为:从小丘 / 西行百二十步。C选项应为:即/更取器用D 清泠之状/与目谋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日光下澈: (2)即更取器用: 【答案】(1)穿透;(2)轮番,一次又一次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2) 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答案】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这些繁华的地方),那么喜欢游赏的、争相购买的人每天增加几千文钱(购买)反而(恐怕)更加买不到。
11.有人评论: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他笔下的小石潭和小丘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请结合以上两段选文,联系作者的遭遇,说说小石潭、小丘与作者之间的相似点。(2分) 【答案】小石潭、小丘景色优美,象征着作者身怀高才美德;都遭遗弃象征着作者怀才不遇、屡遭贬谪的命运。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2) (3) (4)
(6) (7) (8)
微君之躬, 。(《诗经·式微》) 求之不得, 。(《诗经·关雎》)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 。(《小石潭记》)
(5)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9) (10) 【答案】
,皆叹惋。(《桃花源记》) ,在城阙兮。(《诗经·子衿》)
(1) 胡为乎泥中
(2) 寤寐思服 (3) 宛在水中坻 (4) 水尤清洌 (5) 往来翕忽 (6) 无为在歧路 (7) 欲济无舟楫 (8) 黄发垂髫
(9)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0) 挑兮达兮三、现代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5题(9分)异国秋
思庐隐
①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清凉了。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钻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抖颤。
②书房里格外显得清寂,那窗外蔚蓝如碧海似的青天,和淡金色的阳光。还有挟着桂花香的阵风,都含了极强烈的、挑拨人类心弦的力量。我们不能继续那死板的读书工作了。在那一天下午三点多钟,我和波到附近的吉祥寺去看秋景。走出车站,绕过铁轨,就看见一座高耸的木牌坊,在横额上有几个汉字写着“井之头恩赐公园”。我们走进牌坊,便见马路两旁树木葱笼,绿荫匝地,一种幽妙的意趣,萦缭脑际,我们怔怔地站在树影下,好像身入深山古林了。在那枝柯掩映中,一道金黄色的柔光正荡漾着。使我想象到一个披着金绿柔发的仙女,正赤着足,踏着白云,从这里经过的情景。再向西方看,一抹彩霞,正横在那叠翠的峰峦上,如黑点的飞鸦,穿林翩翻,我一缕的愁心真不知如何安排,我要吩咐征鸿把它带回故国吧!无奈它是那样不着迹的去了。
③我们在这浓绿深翠的帷幔下漫步,前面有一条鹅卵石堆成的斜坡路,两旁种着整齐的冬青树,只有肩膀高,一阵阵的青草香,从微风里荡过来,我们漫步的走着,陡觉神气清爽,一尘不染。下了斜坡,面前立着一所小巧的东洋式茶馆,里面设了几张小矮几和坐褥,两旁列着柜台,红的蜜桔,青的苹果,五色的杂糖,错杂地罗列着。
④“呀!好眼熟的地方!”我不禁失声地喊了出来。于是潜藏在心底的印象,陡然一幕幕地重映出来,唉!我的心有些抖颤了,我是被一种感怀已往的情绪所激动,我的双眼怔住,胸膈间充塞着悲凉,心弦凄紧地搏动着。自然是回忆到那些曾被流年蹂躏过的往事;“唉,往事,只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我悄悄地独自叹息着。但是我目前仍然有一幅逼真的图画再现出来……
⑤那一年,曾随了她们德高望重的教师,带着欢乐的心情,渡过日本海来访蓬莱的名胜。在她们登岸的时候,正是暮春三月樱花乱飞的天气。那些缀锦点翠的花树,都是使她们乐游忘倦。最后她们发现了这个位置清幽的茶馆;便立刻决定进去吃些东西。大家团团围着矮凳坐下,点了两壶龙井茶,和一些奇甜的东洋点心,她们吃着喝着,高声谈笑着,她们真像是才出谷的雏莺;只觉眼前的东西,件件新鲜。……
⑥攀缘过陡削的崖壁,我由死的绝谷里逃命,使我尝着忍受由心头淌血的痛苦,命运要我喝干自己的血汁,如同喝玫瑰酒一般……
⑦唉!这一切的刺心回忆,我忍不住流下辛酸的泪滴,连忙离开这容易激动感情的地
方吧!我们便向前面野草漫径的小路上走去,忽然听见一阵悲恻的唏嘘声,我仿佛看见张着灰色翅翼的秋神,正躲在那厚密枝叶背后。立时那些枝叶都悉悉索索地颤抖起来。草底下的秋虫,发出连续的唧唧声,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凄冷;不敢向前去,找到路旁一张长木凳坐下。我用滞呆的眼光,向那一片阴阴森森的丛林里睁视,当微风分开枝柯时,我望见那小河里潺湲碧水了。水上绉起一层波纹,一只小划子,从波纹上溜过。两个少女摇着桨,低声唱着歌儿。我看到这里,又无端感触起来,觉得喉头梗塞,不知不觉叹道:
⑧“故国不堪回首”,同时那北海的红漪清波浮现眼前,那些手携情侣的男男女女,恐怕也正摇着画桨,指点着眼前清丽秋景,低语款款吧!况且又是菊茂蟹肥时候,料想长安市上,车水马龙,正不少欢乐的宴聚,这飘泊异国,秋思凄凉的我们当然是无人想起的。不过,我们却深深地眷怀着祖国,渴望得些好消息呢!况且我们又是神经过敏的,揣想到树叶凋落的北平,凄风吹着,冷雨洒着的这些穷苦的同胞,也许正向茫茫的苍天悲诉呢!唉,破碎紊乱的祖国呵!北海的风光不能粉饰你的寒伧!今雨轩的灯红酒绿,不能安慰忧患的人生,深深眷念祖国的我们,这一颗因热望而颤抖的心,最后是被秋风吹冷了。
【注释】庐隐,现代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称为“福州三大才女”。此文记述了作者庐隐和丈夫在1930年东渡日本东京后的一次秋游。
第一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内容上:写出了秋游时的天气(秋风)、毛豆叶子,小野菊,这些苍凉,凄冷的景色。
结构上:这些景色,勾起作者怅惘的思乡情绪,借景抒情,奠定本文的感情基调,同时也起到点题作用。 【解析】考察段落的作用题,应该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来作答。内容上就是概括段意,结构上就是在文章整体思路中都作用
请对选文第二段中划线句进行赏析。(3分)
【答案】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作者把一抹彩霞比拟为翩翻的黑点的飞鸦,使景象更加灵动,并借以表达自己思念故国的愁心难遣。【解析】考察句子的赏析,这个句子明显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文章主旨
【答案】作者通过在异国秋游勾起的秋思,惆怅的愁情难寄,充满着无限无奈 悲凉之感,抒发在异国他乡的漂泊的孤独和对破碎的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解析】文章主旨的概括,不仅仅需要答出感情,还需要答出作者是怎么表现出这些感情,也就是需要答出手法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6-18题(7分)
13、
14、
15、
睡眠这件“小事儿”
①睡眠这件“小事儿”,耗去了我们的小半生(我们人生的1/3都在睡觉)。睡眠在动物中也很常见,蝙蝠把一天内的20个小时都用来睡觉,而马似乎采用了所谓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内打几个盹就够了,加起来才3个小时。有些鸟类和水生哺乳动物的睡眠方式更加奇特,左右脑轮流睡觉,可以一边睡觉,一边飞翔或游弋。甚至连爬行动物、鱼类、果蝇和线虫也有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的安静的休息阶段。
究竟什么是睡眠?
②睡眠看似是一种简单的24小时周期性活动,是可逆的,但其背后却涉及复杂的行为
和生理过程。从行为层面上讲,睡眠是机体对外界环境失去知觉和反应行为。关于睡眠,可观察的行为包括特定身体姿势(躺卧)、闭眼、不活动、与环境互动或对环境刺激反应减少或消失、容易唤醒等。睡眠并非是机体的一种消极和被动状态,它是在多种神经网络和递质积极主动支配下产生的,并涉及大量生理、代谢和神经行为。
③一般正常成人在一个完整的夜间睡眠中,大脑在进行着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依据多导睡眠图描绘的脑电图模式、眼动和肌张力特征,人的睡眠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循环交替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
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两个睡眠周期之间通常伴有短暂觉醒,整夜大概出现4-6次。
④具体来说,非快速眼动睡眠又称为安静睡眠或者慢波睡眠,表现为同步化、高压、低频率的脑电活动,大脑活动水平低,肌张力弱,心跳和呼吸较为规律。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最后阶段,个体不易被唤醒;若被唤醒,则会感觉头昏脑涨,出现所谓的起床气。快速眼动睡眠则被称为活跃睡眠,表现为去同步化、低压、混合频率的脑电活动,与清醒状态类似,大脑活动水平较高,常伴有梦境、肌张力缺失、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心跳和呼吸不规律以及阶段性眼动爆发。快速眼动睡眠的这些特征(如肌张力缺失和伴有梦境)与一些睡眠障碍相关。此外,研究者已经证实:婴幼儿在快速眼动睡眠时可频繁出现肌肉抽动和扮鬼脸,属于正常现象。
人是怎么睡着的?
⑤人为什么会躺着躺着,然后就突然失去意识睡着了呢?科学家发现,入睡或醒来是体内激素对抗的结果。由法国和瑞士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发现,大脑前部一个被称为脑侧室前视核的区域主宰着人是清醒还是睡着。根据他们的理论,脑侧室前视核细胞在人体受到黑暗、酒精和温暖的气氛及其他因素影响时,就会发挥作用,令人入睡。这种细胞发挥作用时,还会阻止大脑的其他区域释放令人“清醒”的激素。这样又会使更多的脑侧室前视核细胞变得活跃,使人进入睡眠状态。这项发现可能为研制使脑侧室前视核细胞活跃或静止的新药开辟道路,帮助医治失眠症或使人保持清醒不眠状态。
人为什么要睡觉?
⑥有人坚持认为睡眠只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选择一个隐蔽的地方睡觉,比起四下晃荡也更安全一点,可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不同动物有着截然不同的睡眠习惯,也是不同的生活方式的适应结果。蝙蝠爱吃的昆虫只在黄昏时出来活动,因此只需那时出来捕食就行,其余时间还是躲起来睡觉更安全经济。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派观点低估了睡眠的作用。如果并非“保存能量躲避天敌”这样简单,那么睡眠到底有什么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呢?
⑦首先,从保养论的角度看,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恢复精力,消除疲劳。动物需要睡觉,而没有大脑的植物不睡觉;人体的有些器官,比如肝脏,是不休息的。因此可以说,睡眠是脑部特有的现象,睡眠可以使脑部修补自由基所造成的损害。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其他器官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来修补这种损害,但大脑无法这样做。只能让人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人体组织才能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通过合成抗氧化酶进行“抢修作业”。
⑧其次,从功能论的角度考虑,2014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睡眠会促进脑神经元上特定棘状突起的形成,维护特定的树突分支,从而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对健康成人被试者的睡眠情况进行控制,发现睡眠不足会引发被试体内711种基因功能的改变,涉及认知功能 、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领域,明确了睡眠对基因的影响。
(作者:闰冠男,选自《百科知识》)
16.本文小标题统领的几个部分能交换吗?为什么?(2分)
【答案】不能,文章标题为“睡眠这件‘小事儿’”,整片文章围绕睡眠展开。文章的说明对象是睡眠。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先谢了人和动物都需要睡眠,接着解释睡眠,最后进一步深化说明睡眠的意义和重要性。
17.请指出第⑥段划线句中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案】举例子,通过举出蝙蝠具体的实例对事理加以说明,说明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睡眠习惯,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8.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大概”能不能删除?为什么?(2分)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两个睡眠周期之间通常伴有短暂觉醒,整夜大概出现4~6次。【答案】不能删除,前面说有“通常”“约”等词,而且4~6本来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字,加上“大概”,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四、作文(50分) 19.请以“闲谈 ”为题写一篇事物说明文。 1.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补充题目。 2.不少于600字。 【例文一】闲谈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和刺绣一样,它是智慧和技巧的结晶,又蕴涵着生活的美。其实,剪纸也并非一桩难事,只要经常动手,坚持下来,就会功到自然成。那么究竟该怎样剪纸呢?
剪纸,选用工具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根据造型先进行纸张的折盈。例如,剪四方形的,对折再对折;五方形的,对折后,再按1:3的比例折成‘’V” 形。折一定要折得整齐、严实,并要压平。初学者可先将花纹用淡笔画上。第三步,根据画出的笔印剪。花样应多采用曲条纹,因为曲条纹往往耐看,富有流动感。在剪的过程中,手对纸的转动要和剪的方向配合好,胆大而心细,这样剪出的纹路才清晰连贯。最后,除去多余的部分,再剪出一个外框。这时,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对于另一类剪纸,也就是画面形的,如一个人物或动物,一座房屋,山、树等的具体形象的剪纸,更需要作者的细心。若是临摹,首先需把画面搬出,可利用铅笔涂印的方法;若是自我创作,则先要构思画面。它不同于画图,有的地方必须巧妙地连接,且不伤大局,否则一脱节就不能称之为剪纸了。值得注意的是,剪时不要先剪大块的部分,应先从细小的部分着手,由小及大,最后剪出外轮廓,否则细小部分不易固定,易剪坏而前功尽弃。
剪出的作品可以收藏在书中或空白笔记本中,夹在两页之间,上面再攫上一层半透明的纸,保持整洁。待心静时翻阅欣赏,嘿, 那才是其乐无穷呢!学习剪纸,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品性:精细、专注、耐心、灵活等。在不断实践中,你会感受到剪纸艺术乐趣无穷。 【例文二】闲谈中元节
中元节这天,道教在七月十五日要设坛醮祭。道教和佛教,在这天的活动,都有具体的规定和做法。民间的祭奠,则相对较自由,供品唯恐不够先人和孤魂野鬼享用,那些供品。由是形成了民间的节日。
在民间,除了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饿鬼外,人们在这一个月里会加多一两件金饰来避邪,他们也会注意说话,尽量避免说出不吉利的字眼来。小孩子尤其惨,据说小孩子的眼睛特别灵,可以看到些不该看到的东西,为了不让小孩受到惊吓,很多父母在晚上会把小孩关在家里。
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这天,晋北地区的妇女盛行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