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1.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 A. 年满十八周岁
B. 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C. 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合格 D. 接受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E. 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答案:A B C D E
2、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 A ),最长不应超过( B ),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 D )。
A. 30天        B。 90天        C. 1年       D。 有关标准执行
3.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    )
A. 防止食入和吸入 B. 时间防护 C. 距离防护 D. 屏敝防护
答案:BCD
4.控制医疗照射的剂量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医疗照射实践的正当性      B.医疗照射防护的最优化 C.剂量约束                  D.个人剂量限值 答案:ABC
5.放射性同位素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和伤口    D。胃肠道 答案:ABC
6.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        )的健康体检.
A。 上岗前     B。在岗中      C。离岗时           D.应急 答案:ABCD
7。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辐射主要包括(       ),另外还会产生臭氧.
A、初级辐射    B。次级辐射     C.感生放射性      D.微波辐射、 答案:ABCD
8.以下辐射种类中,属于电离辐射的有( ABC       ) A。X射线  B。中子射线   C。电子射线   D。紫外线 答案:ABC
9.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分类,属于核医学的诊疗项目有(      )。
A.敷贴治疗   B。放射性药物治疗   C.PET影像诊断  D。γ相机影像诊断 答案:BCD
10。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档案.培训档案应当包括每次培训的(ABDE        ) A.课程名称    B.培训时间   C。培训地点   D。考试成绩   E。
培训机构名称
11.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有:(   ) A. 光电效应                             B. 核反应 C。 康普顿效应                           D. 电子对效应 答案:ACD
12.对Ⅰ类核医学工作场所室内表面及装备结构的防护要求有(    )  A.地面与墙壁接缝无缝隙                 B.表面易清洗     C.室内应设抽风机                       D.管道有特殊要求  答案:ABCD 单选题:
1。 下列哪种单位是吸收剂量(D)的国际制单位的专用名:(     ) A:伦琴(R)  B:希沃特(Sv)    C:戈瑞(Gy)  D:贝可(Bq) 答案:C
2.个人剂量计一般情况下应佩带于哪一部位以代表全身所受剂量(    )
A:左胸     B:右胸    C:腹部    D:任意部位 答案:A
3.剂量限值不是安全与危险的界限,而是不可接受的下限,是(     )过程的约束条件。
A.实践;B.干预; C.正当化;D.最优化 答案:D
4.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主要利用131I的(     )射线.
A。 α          B。 β         C. γ        D。 X 答案:C
5. 对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实施调查是年有效剂量超过(    ) A.1mSv;       B.5mSv;      C。10mSv;    D。20mSv。 答案:B
6。在来自天然源的照射中,人类通过吸入方式受到的最大照射的核素是(     )。
A.40K;         B。87Rb;        C.220Rn;     D。222Rn 答案:D
9.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    )周。享受寒、暑假的放射工作人员不再享受保健休假。 A.1~2           B.2~3       C.2~4         D.3~4 答案:C
10。能量为4MeV的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约为(     )。 A。2.5mm         B。2.5cm     C。50cm         D。5m 答案:B
11。放射性活度10mCi表示                 (     ) A.每秒10次核衰变           B.每秒3。7×108次核衰变 C.每秒3。7×109次核衰变      D.每秒3。7×1010次核衰变 答案:B
12。外照射屏蔽防护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对于电子,用重物质防护    B.对于离子,用低Z物质防护;
C.对于中子,用铅、水泥防护;
D.对于X线或γ射线,用高Z物质或混凝土、砖等防护 答案:D
13.下面放射性疾病属于随机性效应的是:(    ) A.辐射引起的皮肤损伤         B.辐射引起的甲状腺癌 C.急性骨髓型放射病           D.放射性口腔炎 答案:B
14.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椐逐级上报到(      ) A. 县级        B.市级        C. 省级        D。 卫生计生委
答案:D
15.《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其属于:(      )
A. 法律    B. 行规  C。 部门规章  D。 地方性规章 答案:C
16.制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目的:(      )
A. 保证生产质量                 B. 保证医疗安全
C.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D. 以上都是 答案:C
17.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放射工作单位负责向所在地(      )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A。 部      B. 省      C。 设区的市  D. 县 答案:D
18、某市级医疗机构一台CT机状态检测不合格,在等待维修期间,一县级医院联系转让。县级医院将CT机迁至本院后请厂家维修,然后投入使用.该案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市级医疗机构转让合法,县级医院使用违法; B.市级医疗机构转让违法,县级医院使用合法; C.市级医疗机构转让合法,县级医院使用合法; D.市级医疗机构转让违法,县级医院使用违法。 答案:D
19、《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制定的法律依据,不正确有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B.《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C.《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D.《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答案:D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分为评价报告书和评价报告表。
B.对放射性危害严重类的建设项目,应编制评价报告书。 C.对放射性危害一般和轻微类的建设项目,应编制评价报告表。
D.同时具有不同放射性危害类别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危害较为严重的类别编制评价报告书。 答案:C
21、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审核,应提交下列资料,其中一项错误的是:(  )
A.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审核申请表; B.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C.委托申报的,应提供委托申报证明; D.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 答案:D
22、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的方可向(  )申请放射诊疗许可证。 A.卫生行政部门 B.环境保护部门 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生产安全部门 答案:A
23、(  )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A.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 B.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C.放射诊疗建设项目预评价
D.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监督 答案:C
2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由(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 A.放射卫生服务机构 B.建设单位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卫生监督机构 答案:B
25、正确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竣工验收程序是(  ). A.申请、受理、卫生行政验收、批复 B.申请、受理、专家验收、批复 C.申请、受理、联合验收、批复 D.申请、受理、现场竣工验收、批复 答案:A
26、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由(  )负责组织。
A.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C.建设单位主管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D
27、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
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  ). A.安全帽 B.防护眼镜 C.个人剂量计 D.防辐射手套 答案:C
28.按照《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按照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危害程度与诊疗风险分类,正确的是:(  ) A.危害特别严重、危害严重、危害一般和危害轻微四类。 B.危害严重、危害一般和危害轻微三类。 C.危害严重、危害一般两类。 D.只有危害严重一类。 答案:C
29、对体外远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在进入治疗室前,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应首先检查机房门前工作指示灯显示,确定灯灭时,方可进入。 B.应首先检查病人是否己到,确定病人到时,方可进入。
C.应首先检查操作控制台的源位显示,确认放射线束或放射源处于关闭位时,方可进入。
D.应首先检查机房门是否能正常关闭,确定正常时,方可进入。 答案:C
30.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放射诊疗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对其进行(  )
合格后方可启用。 A.质量控制检测 B.状态检测 C.验收检测 D.稳定性检测 答案:C
31.医疗机构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放射治疗中发生的放射事件是指实际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  )。 A.5%以上的 B.10%以上的 C.20%以上的 D.25%以上的 答案:D
32、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罚款不超过(  )。 A.1000元 B.2000元 C.5000元 D.10000元 答案:C
三、判断题
1、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 答案:错误
2、放射工作单位应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答案:正确
3、个人剂量监测报告应当在每个监测周期结束后1周内送达放射工作单位。  答案:错误
4、被检查单位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碍、隐瞒。   答案:正确
5、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答案:错误
6、射线对人体的效应有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两种,确定性效应特点是没有阈剂量,而随机性效应有阈剂量。     答案:错误
7、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辐射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答案:正确
8、剂量当量的国际单位是居里(Ci)。
答案:错误
9、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应用辐射源等活动的用人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接受监督部门对其进行放射卫生监督。                            答案:正确
10、从事放射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加速器治疗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答:加速器治疗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危害有:X射线、电子射线、感生放射性、气载放射性、中子。
2、核医学活动中主要产生哪些放射性废物,举例说明。
答:主要产生以下放射性废物:1、固体性废物,如注射器、患者使用的口杯;2、液体性废物,如冲洗池污水、患者排泄物;3、气体性废物,如药物挥发物、患者呼出空气等。
3、根据GBZ130—2013标准,X射线诊断机房屏蔽应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答:CT机、乳腺摄影、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全身密度仪、具有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机房外30cm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uSv/h; 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不大于0。25mSv/h.
4、核医学放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是什么?
答:原则:切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的各种途径,尽可能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一切机会
具体措施:1、建立围封包容设施,防止放射性药物向环境扩散。2、保洁去污,减少污染. 3、穿戴个人防护用品。4、如果发生污染,要妥善处置放射性污染物和废弃物 5、简述工作场所分区的目的.(5分)
答:便于进行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的控制,预防潜在照射或潜在照射的范围,防止可能的污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