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 人与人的关系 B. 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 人与世界的关系 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是( ) A. 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B. 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C. 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D. 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3.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白( ) A. 存在打算着意识 B. 意识具有相对的性 C. 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D. 意识打算社会存在变化 4. 右图漫画表明( ) A. 存在打算着思维
B.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 思维具有反作用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5.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生疏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 )
A. 世界观与方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 冲突双方的同一性问题
6.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 万物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7. 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即钟表,心脏即发条,神经乃游丝,关节似齿轮,生命是肢体各部分的和谐运动。”这属于(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朴实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8. 哲人逝已远,古道照颜色。孟子留下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经典名言。下列名言蕴含哲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 B.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C.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D. 欧布里德——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9. 漫画中的仆人翁犯了( ) A. 形而上学的错误 B. 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C. 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D. 唯意志主义的错误
10. “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样的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
肯定的片面性,是由于( )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自然界是客观的
C. 物质是本原,打算意识 D. 生疏具有局限性
11. 漫画中“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的观点属于( )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朴实唯物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12.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③可知论和不行知论 ④“一元论”和“二元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二、 推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14.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15. 思维能否生疏存在的观点就是不行知论。( )
16.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 )
17.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 ) 三、 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学问,简要回答问题。
18. 依据《生活与哲学》中所学学问,完成下图,以正确揭示相关学问间的关系。
四、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写出你的观点与建议。
19. 材料一:“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生疏。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了“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
材料二:霍尔是18世纪的一位有名哲学家。他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别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材料三: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制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它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1) 上述三个材料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观点?
(2) 以上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世界观?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其次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 D 2. D 3. A 4. A 5. C 6. A 7. C 8. A 9. C 10. A 11. C 12. A 13. B 14. A 15. B 16. B 17. A
18.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②可知论 ③不行知论 ④古代朴实唯物主义 ⑤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⑥客观唯心主义
19. (1) ①材料一的观点属于“古代朴实唯物主义”。②材料二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材料三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 ①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②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打算意识。